口服“rush”中毒死亡1例

来源 :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rn赵某,男,39岁,同性恋.某年4月16日,赵某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冒充同性恋的刘某,两人至一宾馆约会.刘某在洗手间洗澡期间,其同伙三人闯入房间,以解救刘某为由敲诈勒索赵某,并于当日凌晨01:45左右强迫其喝下“rush”(“rush”瓶见图1).数分钟后赵某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等症状,嫌疑人第一时间全部逃离现场,之后赵某报警,被送至医院抢救.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外周血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储存时长对RNA质量的影响,优化外周血的保存方法.方法 选取8种预处理方法对3名健康无关个体的外周血进行预处理并保存在-80℃条件下,使用Quick-RNATM Miniprep Plus试剂盒提取样本总RNA.采用外周血添加DNA/RNA ShieldTM的方法对外周血样本进行处理后于-80℃条件下分别保存0、5、10、15、30和60 d后抽提总RNA并测定RNA的浓度、纯度以及完整性.采用SPSS 22.0软件对RNA的产量、纯度以及完整性进行比较.结果 纯度方面,
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可辅助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态、推测疾病过程及死亡时间、诊断死亡原因,可为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了解死后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死后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我国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