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技巧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教师,那就是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把握这个度,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教师的威信、能力外,还需要教师的管理技巧。
  一、善用魅力吸引学生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一旦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听你的课,那在听你的课时,他的精神状态肯定是最好的,他就不会违反纪律。教师最大的失败是学生不爱听你的课。
  因此,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增强教学魅力。
  1.要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设疑和激趣相结合,增强讲授的吸引力。要避免一些因设计不妥而造成的课堂失误。
  2.要尽量选取生动和形象的教学内容,注重运用比喻、设问等手法,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在课堂上要始终精神饱满和满怀激情,让学生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
  4.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学习的轻松和愉快。
  二、善用规则管理学生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课堂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要性与合理性的统一。规则是一种指引或约束。因此规则的制定要确保明确、合理、必要和可行。教师在确定课堂行为规则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引导性与激励性的统一。课堂规则为学生的课堂行为指明方向,其内容表述应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期望,多规定“做什么”,少采用“不准或严禁做什么”之类的词语。
  3.一贯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则一旦确立,就要坚定地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补充、修改。
  三、善用环境熏陶学生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环境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就容易造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的行为。因此,要有效达到课堂目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的时空环境、自然环境。比如教室的墙壁最好是白色、淡蓝或淡绿色,使教室显得素净淡雅,令师生心境开阔。墙面装饰要简洁、朴素,色彩搭配要和谐,给人以书斋学舍之感。除了正面黑板两侧分别贴课程表和值日表之外,在不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原则下,教室里最好能有一张世界地图、一份放大的《中学生守则》、几张哲理名言条幅。这些布置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走廊的墙壁可以挂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照片或画像,并在上面写上这些学者、科学家的国籍、出身、生卒年份和主要成就。
  心理环境主要指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信息环境。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
  四、善用激励引导学生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过惩罚学生,达到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会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一旦获得适当的强化,如赞许、表扬等,就会增加其强度,并逐渐巩固起来而成为牢固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在行为上表现良好,教师应该予以关注、赞赏和鼓励,激励学生进步,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专心投入的热情,这是很有效的策略。
  五、善用关爱帮助学生
  课堂目标要得以实现,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沟通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实施课堂教学和有效管理的源泉。
  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注意创造民主、真诚、友爱的班级气氛,以一种坦诚的、可亲的态度接纳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及时而积极的反馈。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减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
  六、善用理智转变学生
  无论什么课堂,问题行为都是难以避免的。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既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急躁武断,而应选择有效方法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使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和提示学生,以纠正已有的问题行为。
  当学生故意对师生采取敌视、挑衅的行为时,教师不能把违纪学生推向大家注意力的中心,这样只会使课堂纪律更加混乱,此时,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既不能采取训斥、辱骂和体罚或变相体罚等粗暴的方式,也不宜过多追问违纪的原因,而是需要用理性去引导,不要轻率地将事态扩大,可在下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标准化的颈椎影像信息的数字化转换标准,使得数字头影测量片上的颈椎影像信息可以较为准确、客观地转换成数字信息。同时希望从标准化转换的数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其价值观念具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农村教育经常跟着城市跑,没有自己独立的模式和结构,其培养目标的“应试性”和“离农性”,使得农村学生学不到适应农村生活相关的知识和常识,致使他们不能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服务。  这一倾向在课程上表现为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就拿农村学校的科学课程来说,研究表明,初等学校里的
目的:通过MTT(四?盐)法、口腔黏膜刺激实验及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对聚合物水凝胶义齿稳固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研究,为其的临床学应用提供生物学方面的依据。方法:选取小鼠成纤维
校园网是高校信息发布和管理的重要平台,是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校园网的强大功能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影响。    一、校园网在高校中的主要作用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加强,校园网已深入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领域,校园网是高校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思想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这涉及对班级管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经过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及反思,我认为班级管理核心是“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道理”。进行班级管理必须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生矛盾或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如果班主任靠自己的强势身份去压服,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充其量,
政府关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为根治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证,农村少年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现在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学校和家一样,有“和”方有发展。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我成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不仅要把学校“做大”“做强”,还要将学校“做久”,即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发展,构建和谐学校是途径、根本。何谓“和谐学校”?我的认识是,学校体现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稳中有序,校长、教师、学生之间和睦相处。近年来,我以“家”的理念构建和谐学校,积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校园
做一个好班主任,不仅能使学生一辈子幸福,也能使自己一辈子幸福。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带着这样一个想法,办校七年来,我们始终把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    一、抓先进理念的树立——解决观念问题    我们面对新组建的学校,面对“三流”的生源,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怎么办?我们想起老教育家的告诫:“对学校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