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第三常见部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通常被认为是终末期疾病,预后差。随着系统性药物治疗的进展,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腹膜转移患者生存获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第三常见部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通常被认为是终末期疾病,预后差。随着系统性药物治疗的进展,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腹膜转移患者生存获益仍然较少。腹膜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改善腹膜转移患者预后。新型治疗方法如腹腔加压气溶胶化疗、腹腔MOC31PE抗毒素治疗等也随之出现。为此,2020年第3期《中国肿瘤临床》特邀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兼大肠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蔡国响教授撰写《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该文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刊发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AGAP2-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457例结肠癌和42例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突变和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
在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范型中,人间幸福逐步摆脱西周以来的神秘性天命的主宰,人类自身的主体地位被提升到“与天地参”的高度。由于更加重视作为主体的人在治理万物、实现幸
患者女性,46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1周,于2019年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7年前因左乳腺肿物于外院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未行放化疗。病理诊断为乳腺腺样囊
病例:患儿,男,6d,因肝脾肿大,皮肤黄染4h入院,患儿系G2P2,足月顺产,出生时窒息,羊水Ⅱ°,体重3.0kg,阿氏评分不详.PE:体温37.8℃,呼吸66次/min,心率160次/min,全身皮肤、
患者,女性,52岁。2019年1月因便血1周于外院痔疮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提示:“肛门”查见较多的核异性细胞呈假腺样生长,倾向于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免
混合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可预见的教育变革趋势,但是仅从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结合的角度去考虑混合,对技术成分过于强调,可能会模糊人们对混合学习真正作用机制的认识。根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