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时代:科技以推动业务成效为本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正在从IT时代步入到B.T.时代。
  B.T.即Business Technology,业务科技。
  据调查,在企业当前的投资中,有50%与IT有关。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企业有80%的业务正运行在IT系统之上,企业的业务已经越来越紧密地与IT结合在一起。科技对于业务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在过去人们一直将技术和业务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科技往往是为了获得出色的运营或成本优势,业务和技术人员使用不同的语言。现在,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技术不仅支持着业务,技术已成为业务赖以发展的根本。可以说,IT的风险就是业务风险,IT的机遇也是业务机遇。
  充分发挥IT系统的价值,挖掘IT系统的潜能,使IT真正成为企业的发展动能,IT与业务融合,使用同样的工作语言,在相同的企业目标下协作,这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的发展必然趋势。
  业务科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用“业务成效”说话
  
  在B.T.时代,CIO与CXO将用同一语言对话,那就是业务的语言。信息技术已从传统的孤立角色向推动业务发展的模式转变。因此,CIO的工作效果应通过整体业务成效来评判,而技术服务级别协议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业务与技术融为一体,CIO也使用CXO的语言来重新梳理IT工作。
  “业务成效”(Business Outcome)指的是以推动利润增长为目的,通过运用企业的全部战略资源(包括人员、流程和技术)所达到的最终结果。它主要表现在管理风险、加速企业成长和降低成本等几个方面:
  在加速企业成长方面,业务成效表现为加快上市时间,完善决策过程,改善客户关系,增加企业收入,扩大市场份额等;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业务成效主要表现在降低IT和业务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等几个层面;
  在管理企业风险方面,衡量IT系统的标准体现在最大限度降低IT和业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法规遵从能力,优化企业的决策过程等方面。
  在B.T.时代,CIO与CXO看到的是同样的视野,CIO将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规划、客户愿景、战略业务单元、品牌组织、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等宏观及微观管理角度,重新看待、审视及梳理IT系统的价值。为了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效,CEO和CIO对彼此的期望惊人的一致:更顺畅的沟通,而这就要以业务成效为统一。
  
  让IT世界翻天覆地
  
  B.T.时代,IT世界将翻天覆地。
  B.T.时代,企业IT部门成为业务驱动力,将业务增长和推动创新注入到业务当中,成为IT部门的使命。如何让科技驱动业务,从而加快营收增加的速度,超过因降低成本而产生的收益速度。IT需要从整体业务全局,而不是单个的业务部门,来衡量技术与业务融合的价值,从而拉动整体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效应,IT部门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驾驶舱”。
  从执行战略的工具到成为战略创新的源泉,IT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IT基础构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惠普顺应B.T.时代大势,详尽地了解企业在B.T.时代遇到的各种挑战,第一时间整合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业务科技解决方案,构造B.T.时代的IT基础架构。惠普提出的业务科技解决方案,包括:业务信息优化(Business Information Optimization, BIO)、业务科技优化(Business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BTO)和适应性基础设施(Adaptive Infrastructure, AI)三大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所对应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组合可以为企业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制定更加明智的业务决策;有效控制基础设施,降低企业风险;降低IT成本,实现更高业务价值。通过对企业业务的每个角落和细节的精确挨近,全面提升业务成效。
  B.T.时代,CIO也在分化——“身在其中(IN)”的CIO,将把对业务的支持作为挑战的目标;而“心在其中(ON)”的CIO,则把对业务的改造作为挑战的目标。前者集中精力于执行和改善当前的业务能力,让科技实现业务;而后者则帮助业务创新产品、服务与能力,让科技创造业务。
  惠普致力于帮助CIO与CXO实现“身”、“心”统一。根据Gartner的调查,业务流程优化与管理和商业智能技术,高居近三年来CXO们的关注榜首,业务成效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信息科技所求。“身在其中”的CIO正在向“心在其中”的CIO过渡,CIO与CXO“身”、“心”合一的一天已为期不远。
  科技不再是支撑业务的辅助性工具,已经与业务融为一体,将业务与科技独立分开对待的观点,正在成为过时的历史,全新的B.T.时代正在出现——IT已经成为过去时!
  今后,技术就是业务,业务就是技术。
  全新的B.T.时代,你做好颠覆IT的准备了吗?
其他文献
把手机设计史抬到手机发展史的高度有些过分。设计,在厂商那里,实际上是技术换代间隙之中的生存之道。  随着iPhone的发布掀起新一轮手机设计高潮,联想扬天电脑设计大赛高调启动又将设计之风更往前推进一步。一时间“设计制胜、设计无疆”似乎成了IT发展的主流。  有媒体称“手机发展史就是一部手机设计的编年史”。我对这个观点持辩证态度。这个观点正确的一方面是因为外观设计的确已经成为新款手机夺取市场份额的重
食品安全追溯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RFID、条形码等技术。RFID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在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高防伪性、自动获取、批量读取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条形码技术相对而言,成本更加低廉,适合追溯链条较短、标签不易污损的食品使用。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自动识别技术也将成为食品安全与质量追溯方面的利器。    奥运食品安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外企业赶集似地涌入中国,力争本土化,而这时的中国企业却在积极准备着国际化。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无论是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还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都需要考虑到大量的资金、成本、设备、生产线、渠道、专利等各个层次的问题。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复杂。在人们眼里,互联网自身就可以贯通全球,需要考虑的只是技术、服务和人才。  然而,一切又不那么简单。实际上“
目前,并行计算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各自的超级计算机计划,我们选取了其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计划,希望能给所有关心高性能计算和并行计算发展的读者一些启发。    美国ASCI计划    美国能源部自1996年开始了一项名为ASCI计划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项目。该计划是在全球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情况下,美国为了保持其核威慑及核垄断地位而提出的一项计划。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最
“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泡沫,老是吹但却吹不破。”这是著名导演张纪中的一次戏言。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还记得2000年到2001年的那次互联网寒冬,由于筹集的资金迅速枯竭,后续资金又没有跟上,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com公司倒闭。  “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泡沫,老是吹但却吹不破。”这是著名导演张纪中的一次戏言。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还记得2000年到2001年的那次互联网寒冬,
消费者对笔记本CPU的关注要素  数据来源: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  对CPU品牌的关注并非主板市场的专利,随着Intel与AMD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其他品牌的横空出世,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面临CPU品牌的选择。CPU的品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应用这些CPU的产品的选择?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对这一现状进行了调查。    PC:注重CPU品牌    在本次调查中,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对33位PC用户
面对奥运,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表示,通过跟Intel的深层次的合作,海信在全球POS机市场上会成为一个领导者而不是一个跟随者。  在10年前的中国,如果有超市使用POS机,足以让人们倍感新鲜;而现在,如果哪家超市没有POS机,顾客们才会感到“新鲜”。POS机在超市等场所的普及,代表着人们支付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开始加速。  奥运期待良好支付环境  近日,奥运支付
服务器所用处理器的发展方向    但凡是企业级用户,服务器在其整体的IT部署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基础地位。那么这些企业用户,尤其是大型企业用户,对服务器的采购着重考虑哪些因素呢?随着芯片、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服务器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如其他产品的市场发展那样,两方面因素决定了服务器市场的成长:一是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第二就是市场的现实需求。那么,企业用户在服务器采购方面主要
OASIS CEO Patrick Gannon(中)为普元公司、神州数码、中文贰仟、中企开源四家软件企业颁发OASIS会员证书。  “标准是软件业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有主动权。”6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软件企业标准化工作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此次会议上,OASIS(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关键字:IBM/SOA/Buell Duncan     Buell Duncan:IBM致力于帮助用户架构SOA。  面对3000多亿美元的软件市场,全球有25000多家软件公司角力于此。2006年的市场份额显示,Microsoft、IBM、Oracle分列一、二、三位。Microsoft和Oracle均是专注于软件领域的厂商,IBM的压力不言而喻。  履新仅两个月就访问中国,这让Buel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