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寨遗址先民食谱分析

来源 :人类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通过C、N稳定同位素分析已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粟作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等,依然未能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对姜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一期、二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探索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人骨的δ13C平均值(-9.7±1.0‰)和δ15 N平均值(8.5±0.5‰),表明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依赖于粟类作物的动物等)在姜寨先民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动物资源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两期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先民一直从事粟作农业以及家畜的饲养活动。食谱分析并未发现第二期先民食用更多野生动物的证据,这可能与先民样品量相对偏少、二期先民食用的野生动物比例上升较小、动物类食物在先民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等原因有关。对比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年代相近的姜寨、史家、半坡遗址先民δ13C值,姜寨(-9.7±1.0‰,N=19)与史家(-10.0±0.7‰,N=9)接近,而远高于半坡(-14.8±1.9‰,N=5),表明半坡遗址粟作农业的种植规模要逊于姜寨和史家遗址。我们认为,不同遗址间先民δ13C值的差异,可能受半坡样品量偏少、遗址间小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MDT)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地震波通过深海海底及下覆地层传播时,会产生严重的地震波衰减,导致下覆地层地震信号振幅和频带的损失,下覆地层地震信号表现为振幅弱、频率低、子波形状畸变等特点,分辨率和保真度降低。如何有效补偿地震波通过海底及下覆地层的吸收衰减,恢复下覆地层的地震信号尤为关键。国内外以往的解决办法是运用反Q滤波方法、时频分析吸收补偿等方法,但是补偿效果有限。反Q滤波方法主要是在单道地震数据上进行,开展过程中没有考虑地震
碑志文起源于碑文,唐宋开始以墓志铭和墓碑文为主体。陆游所作碑志文共10卷53首,其碑文题材重大,气势雄浑;墓志铭主要为陆氏族人、交往师友、朋友亲属而作,注重中下层官吏和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经常规保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B-Lynch缝合
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全面实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写为EVA)考核,这将引导中央企业注重资本使用效率,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解决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出路,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当前高负债的成因和现状分析,指出国有股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