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溢价效应——来自城中村改造的准自然实验

来源 :中国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10-2018年间的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二手房交易房源与城中村的精确地理信息,在Hedonic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城市更新对商品房市场的外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在改造之前,城中村对周边住房市场产生负外部性;城中村改造后周边住房价格平均上升了2.32个百分点;(2)城中村改造的外部性在空间维度上呈现距离衰减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步推进趋势;(3)在交通、商服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城中村改造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现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近年来,不断跃升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实体经济创造着新增量和新空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放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此本刊
随着商业银行集团化、综合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对客户进行综合化服务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为实现“一点接入,全集团响应”的客户服务目标,集团内部联动项目逐步增多,境内外、总分行、母子公司、部门条线间的协作已成为常态。面对持续增长的联动项目,传统以财务会计为载体的业绩分成体系在时效性、精细度、成本效益方面的问题凸显。为解决传统财务会计分成模式的痛点,A银行创新思路,通过管理会计方法,将业绩分成过程和结果均纳入管理会计体系,业绩分成与预算管理、考核评价对接,形成财务管理闭环,实现了业绩分成应用和联动营销
摘要:当今世界,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后勤事务点多面广,要达到效率、效益、效果并重的目标,必须坚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走专业化管控的道路。面对企业建设智慧后勤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大型企业综合基地建设经验,研究提出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智慧后勤实施路径,为国内企业建设智慧后勤体系,实现后勤综合管理部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智慧后勤;建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