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童年时期的阅读可以点亮奇思妙想的火花,培植精神生命的幼芽,开启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在舒适的阅读空间里静心凝神、细细品读,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自由思考、畅想古今,你会发现阅读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北京史家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体验阅读的这种乐趣。
  打造孩子们喜欢的阅读空间
  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空间。史家书院是史家小学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地方,这里既是图书馆、阅读室,同时也是书法教室。史家小学的教师团队和施工方对古代书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用富于现代感的建筑设计传承中国古代书院的精神与文化,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富有历史内涵的读书环境,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这里阅读、学习的孩子们。
  史家书院的整个空间被巧妙地划分为阅读区和文化沙龙区。位于空间正中的是阅读区,空间开阔,自然光源充足,古朴的书架环绕四周。阅读区的九张书桌以中国传统河图、洛书的形式布置成九宫格的样式,而嵌在桌面上的山西推光漆器画板上的图案则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作完成的。几级上升的台阶将阅读区自然分割出来,由玻璃覆盖的水道取义“曲水流觞”。阅读区的一侧是文化沙龙区,曲水流觞桌高低错落地摆放着,可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身高。阅读区和文化沙龙区之间用双层玻璃旋转窗作为隔断,玻璃窗内夹着的十幅历代著名碑帖都是老师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寓意“寒窗十年”。从阅览区的主入口向内望去,过渡区内侧的聚酯纤维隔断若隐若现,看似不起眼的稻草纤维,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理念。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中,纸是树皮和稻草粉碎后被重新赋予的全新形态,而墨则是草木焚烧后炭黑加工而成的产品,它们都是自然植物的升华与蜕变。隔断墙所用的材质充分彰显了这种关联性,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之道的理念不谋而合。
  正因如此,史家书院具有了一种高于建筑本身功能的精神境界,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对历史的敬畏、对知识的尊重。孩子们来到书院以后,要么心无旁骛地坐在九宫桌旁或蒲团上,伴着曲水流觞的涓涓细流,遨游书海;要么在文化沙龙区交流心得,切磋琢磨。每逢传统节日,孩子们还可以到书院参加兰亭笔会和中秋诗会,翰墨润泽,澡雪精神。
  史家小学的教育理念和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是契合的,古代书院追求的最大的目标就是成人的理念,演化到今天就是我们的人格教育。史家书院不仅仅是对古代书院这一形式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史家书院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基地。
  从自由的阅读到自主的思考
  除了在设计上体现古代学院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想,史家书院还处处体现着古代书院具有的思想自由、有教无类的活跃氛围,史家书院“传统文化小主讲”活动正是传承了中国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孩子可以主动报名到书院做“小主讲”,并邀请父母、老师和专业人士做助教,讲授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是古代乐器、古代机械、文房四宝或是青铜器。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可以给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上课,有时候连老师都会跑来“蹭”课。现在“传统文化小主讲”活动已经固定为史家小学的校本课程,书院文化在同伴分享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学校里有一个小女孩性格腼腆、不善言辞,但是特别喜欢扇子。为了给大家讲好扇子,她认真备课、反复琢磨,还专门跑到扇子店向老师傅请教学习。试讲之后,她认真听取其他“小主讲”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自我评价时,她说:“我做‘小老师’的法宝是,我用我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同学,让大家愿意跟我互动,同时让微笑成为我内心强大的支撑。每次备课、试讲看似很麻烦,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从浅显的喜欢到认识上的提升,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也许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同伴间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现在史家书院的“小主讲”活动报名火热。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参与的要求,“小主讲”活动由原来的两周一次增加到现在的一周一次,书院统一安排“小主讲”课程表,各班自主选择听课的内容。从“北京的四九城”到“故宫里的动物园”,学生们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为了讲好一节课,学生会在书院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为图书馆补充新的书籍。图书馆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学生走进来,而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第一时间想到图书馆,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活起来”。
  “一日三读”,习惯成自然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史家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每日“三读”就是其中之一。“晨间诵读”是史家小学的经典诵读传统活动,每天清晨,随着“书香史家书声朗朗,让我们大声诵读吧”的铃声,各个教室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诵读经典,低年级阅读《弟子规》,高年级阅读由老师们根据传统经典汇编的《学而》。“课间闪读”是个体阅读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大小课间在书院或者在楼道、教室里开展短时阅读。“午间品读”是每个班级利用午休时间,轮流到史家书院集体阅读,每天到书院阅读的学生超过百余名。一日“三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也营造了史家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
  爱阅读,更要会阅读
  史家书院是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的地方,老师们就把书院的阅读卡当成奖品鼓励孩子们。同时,为了在学生中间形成阅读的风气,老师们还让爱读书的孩子带动不爱读书的孩子。有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原来对阅读不感兴趣,每次到了图书馆都会阅读《机器猫》这一类的漫画书。细心的老师发现后,便主动跟他交流,得知这个男生很喜欢军事,便向他推荐了几本军事方面的入门级书籍。半年后,老师发现这个男生几乎每天都会来书院阅读中国十大元帅的相关书籍,听说他在研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深层次原因。史家小学的学生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在史家书院,你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查阅资料,天文摄影的爱好者在书中找到摄影的奥秘,科技小组的同学在书籍中找到自己的课题解决方法,阅读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把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钥匙。
  爱心和知识皆因传递而美丽
  史家小学的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图书漂流箱”,这个小小的“漂流箱”承载着每一届毕业生对学弟学妹的深切的期望。按照惯例,史家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会把自己的一本书捐给史家书院,并为这本书写一张“图书推荐卡”放在书后面的书袋里。这些捐赠的书籍统一整理后会分到各个班级,学弟学妹们拿到书以后会第一时间阅读“推荐卡”,阅读图书后又把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放进书袋里。这些大大小小的“推荐卡”像书评一样,发挥了导读的作用,而且充分体现了伙伴学习的互动性。一年以后,这些图书将由学校捐给希望工程,下一个六年级毕业的时候,又会有一批书籍留给学校。这样的“图书漂流”活动让每一本图书都发挥了最大的能量,也让孩子们体会到“爱心和知识皆因传递而美丽”。
  史家小学的图书不仅在校内“漂流”,而且“漂”向了社会,特别是那些渴望阅读的地方。史家小学先后开展了“捐一本图书,圆一个梦想”等多种“图书漂流”活动,学生们纷纷把读过的图书捐出来,“漂流”到贫困学校和地区,并先后在内蒙古、云南、河北等地建立了二十余个图书角。一位学生在“漂流书”上写道:“一本好书不仅可以给你带来知识,还可以为你的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一起来享受阅读的快乐吧!”“图书漂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更加珍惜图书、热爱阅读,而且更加热爱公益,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史家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充分诠释了史家和谐教育倡导的“五大和谐”理念,即通过阅读,培养人与知识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是书香能致远,优雅的读书氛围不仅能传递整个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可以让学生们读书明礼、格物致知。在史家校园的浓浓书香中,孩子们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系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德育主任、史家书院院长)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 cn
其他文献
1978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做了一项实验,找来一群孩子玩拼图,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实验之前,教授就预料到,孩子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事实也确实如此。伴随拼图越来越难,有些孩子开始抗议:“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后来实在受不了,坚持要“放弃”,甚至直接将拼图推到地上。但她没预料到的是那些“成功孩子”的表现,当面对特别难的拼图时,一个10岁的男孩拉来一张椅子坐下,搓
【摘 要】核心素养价值导向下的教学要重视教学从概念到观念的转变,要处理好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强调学生立场。在此条件下,也应重新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考量。以生物学科为例,教师应重视知识选择与整合、活动设计与组织、动力激发与维持三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基本功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重视教学从概念到观念的转变,要处理好学科素养与综合
苏轼被贬黄州的凄苦与挣扎成就了他的旷达与超然,《赤壁赋》一文流露出的瞬时感情巨变则体现了他当时复杂、难言的微妙心境:月夜泛舟—乐,壮志难酬—悲,参悟人生—喜。    一、游赤壁之乐    苏轼于明月之夜泛舟赤壁,尽情游玩,其乐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同游之乐——“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里的苏轼不像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不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是邀约了朋友,共同分享游
尊师重教从古至今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如何让广大教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并让“尊师重教”真正写在社会每个人的心中,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当下是否还具有价值?“互联网 教育”的大潮下,我们该怎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继承并发扬师德建设的优秀传统?新时代的教师,又应如何“敬业爱生、教书
《江山如此多娇》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词意,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联合创作的国画作品(见图1)。在这幅毛泽东亲自题款,高5.5米、宽9米的巨幅作品里,青山绿水、冰天雪地、长城、黄河浑然组合为一个跨越时空的整体,两位画家用酣畅淋漓的笔墨将艺术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画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特点,表达了中华民族豪迈气魄和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象征着伟
本刊讯 2016年6月28日,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田家炳基金会主办,北京中学承办的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情感—交往型”课堂全国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学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首抒情诗感情真挚、想象丰富、语言明快晓畅,都适合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抒情方式,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品味诗歌精美凝
一、“模块化”教学提升体育锻炼意识  《中国教师》:请问您怎么看待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  余立峰: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大背景来说原因太多了,我认为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高中的体育课改引入了“模块化”教学,部分教师对于“模块化”教学的理解不到位,造成“模块化”教学与专项教学的等同。比如,一个教师上篮球课,那么他对整个班的教学可能都比较倾向于
“对于是否上课,学生们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  对于习惯了当今教育体制的人们而言,可能不会相信世界上竟然存在着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学校。  而这样的学校并非是天方夜谭,它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的创办者尼尔(A. S. Neill)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从最开始就认为:“应该让学校来适应孩子,而不是
中国台湾地区于1994颁布“师资培育法”后,师资转向多元化的管道方式进行培育。然而,随着师资储备人员的扩增,社会面临少子化(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师资需求数量紧缩,使中小学师资培育政策面临重大的挑战。近年来,台湾地区积极展开一连串的师资培育改革政策,试图调节改善师资供需关系,以期能有效地改善并提升师资培育的“质”与“量”,落实“优质适量”“保优汰劣”的目标。此次访谈邀请三位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共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