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育规划必须要从教育结合、全面考核、系统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全力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重点探讨了高职兽医专业在相应的就业领域内如果发展工学结合教育的相关问题,为提升高职兽医专业的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兽医;工学结合;教育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1. 高职兽医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建设目标
1.1校企共建工学结合教育基地
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必须要有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这样几种途径:(1)学校联合企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这种建设模式以校方的投资为主,建立的是有企业加盟的校内形式的训练基地,缺点是实训的形式仍然会与市场环境有所区别。(2)学校在企业内部设置实习岗位,利用假期进行实习安排,实现学生提前就业,完成结合性的教育。(3)与企业合资进行共同的兽医研究基地建设,这种双向投资形成的企业可以将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变成教育的基本形式,使得学校有了企业发展、教育实训的良性循环能力。
1.2建立优势化的育人模式
高职兽医专业的学习要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主,实现这两种训练必须要依靠企业联合教育。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能够实现 “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作为高职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形式。“工学结合育人”基本内涵能够办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使得“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三大板块统一于全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也统一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之中。[]
1.3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
育人模式的建立为兽医专业教育提供了核心理念,但是为了避免过于形式化,校方必须要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彻底地将“实践训练”的成绩融入到学科考核之中。校企双方共同对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职业岗位拟定出岗位要求,制订出各岗位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考核标准。
2. 工学结合教育规划基本程序
2.1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养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只不过这种德育是以“职业道德”训练为主。在市场人才竞争环境之中,单独有技能是不够的,职业道德素养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兽医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职业道德”学习,校方可以聘请相应的职业道德讲师,进行专业的感性认识、敬业能力的相关训练。
2.2职业技能培训
兽医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要配合基础学习,学生要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 根据教学内容畜禽选种、配种、保育、育肥、疾病防治和销售等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并进行前沿知识的学习。因为兽医专业需要与先进科技为导学,所以高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能以传统知识内容为主,必须要随时加入先进化的兽医专业知识。
2.3职业综合能力实训
综合能力实训就需要学生以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生产.并与企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对接。实施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工学交替为主的多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3. 工学结合教育规划策略
3.1课堂车间化
所谓课堂车间化就是实现“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二为一,利用每学期的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理论课程的内容融入到企业车间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的转换。在车间化的过程中,学生直接承担畜禽养殖任务,在全真的企业职业氛围中,在企业技术专家指导下,随着工作过程的展开,学生或在选种、或在配种、或在保育、或在育肥,完成具体任务,逐渐探索解决阶段性学习问题,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培养。总之,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呈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水平,寻觅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逻辑,检视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问题,探寻未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策略。[]
3.2管理全能化
对于实训方面的管理包括这样几条途径:(1)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过程离不开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实训空间,自然就能够实现面对面、一对一的实践管理。(2)校企共同制定实训管理内容。校方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听取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同时要向学生宣传受训基地的企业文化背景,建立全面的校企管理纽带。(3)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如校企双方不仅有由双方领导组成的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还要有由第一线操作人员组成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运作层面的合作小组,而且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有聘任、有待遇、有项目、有任务、有考核、有例会、有记录、有效果,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办学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
3.3全面考核系统建立
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实践成绩。由于高职学校内部的专业知识考核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因此,全面考核系统的建立重点是对实践成绩的考核。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技能成绩由各门主干课程技能平均成绩(30%)、教学实习技能平均成绩(15%)、专业劳动平均成绩(10%)、专业实践课平均成绩(15%)、社会实践平均成绩(10%)、顶岗实习平均成绩(20%)六部分构成。完成了这些方面的考核,高中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和肯定,使得用人单位对高职兽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抱有肯定的看法,促进高职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育规划必须要从教育结合、全面考核、系统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全力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用刚. 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成才之路, 2009,(23):66-68 .
[2]赵华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32-33 .
[3]耿洁.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8) :63-67.
关键词:高职兽医;工学结合;教育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1. 高职兽医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建设目标
1.1校企共建工学结合教育基地
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必须要有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这样几种途径:(1)学校联合企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这种建设模式以校方的投资为主,建立的是有企业加盟的校内形式的训练基地,缺点是实训的形式仍然会与市场环境有所区别。(2)学校在企业内部设置实习岗位,利用假期进行实习安排,实现学生提前就业,完成结合性的教育。(3)与企业合资进行共同的兽医研究基地建设,这种双向投资形成的企业可以将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变成教育的基本形式,使得学校有了企业发展、教育实训的良性循环能力。
1.2建立优势化的育人模式
高职兽医专业的学习要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主,实现这两种训练必须要依靠企业联合教育。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能够实现 “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作为高职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领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形式。“工学结合育人”基本内涵能够办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使得“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三大板块统一于全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也统一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之中。[]
1.3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
育人模式的建立为兽医专业教育提供了核心理念,但是为了避免过于形式化,校方必须要建立全面化的课程和考核体系,彻底地将“实践训练”的成绩融入到学科考核之中。校企双方共同对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职业岗位拟定出岗位要求,制订出各岗位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考核标准。
2. 工学结合教育规划基本程序
2.1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养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只不过这种德育是以“职业道德”训练为主。在市场人才竞争环境之中,单独有技能是不够的,职业道德素养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兽医专业的学生要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职业道德”学习,校方可以聘请相应的职业道德讲师,进行专业的感性认识、敬业能力的相关训练。
2.2职业技能培训
兽医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要配合基础学习,学生要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 根据教学内容畜禽选种、配种、保育、育肥、疾病防治和销售等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并进行前沿知识的学习。因为兽医专业需要与先进科技为导学,所以高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能以传统知识内容为主,必须要随时加入先进化的兽医专业知识。
2.3职业综合能力实训
综合能力实训就需要学生以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生产.并与企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对接。实施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工学交替为主的多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3. 工学结合教育规划策略
3.1课堂车间化
所谓课堂车间化就是实现“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二为一,利用每学期的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理论课程的内容融入到企业车间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的转换。在车间化的过程中,学生直接承担畜禽养殖任务,在全真的企业职业氛围中,在企业技术专家指导下,随着工作过程的展开,学生或在选种、或在配种、或在保育、或在育肥,完成具体任务,逐渐探索解决阶段性学习问题,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培养。总之,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呈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水平,寻觅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逻辑,检视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问题,探寻未来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策略。[]
3.2管理全能化
对于实训方面的管理包括这样几条途径:(1)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过程离不开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实训空间,自然就能够实现面对面、一对一的实践管理。(2)校企共同制定实训管理内容。校方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听取企业管理者的建议,同时要向学生宣传受训基地的企业文化背景,建立全面的校企管理纽带。(3)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如校企双方不仅有由双方领导组成的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还要有由第一线操作人员组成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运作层面的合作小组,而且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有聘任、有待遇、有项目、有任务、有考核、有例会、有记录、有效果,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办学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
3.3全面考核系统建立
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实践成绩。由于高职学校内部的专业知识考核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因此,全面考核系统的建立重点是对实践成绩的考核。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技能成绩由各门主干课程技能平均成绩(30%)、教学实习技能平均成绩(15%)、专业劳动平均成绩(10%)、专业实践课平均成绩(15%)、社会实践平均成绩(10%)、顶岗实习平均成绩(20%)六部分构成。完成了这些方面的考核,高中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和肯定,使得用人单位对高职兽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抱有肯定的看法,促进高职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育规划必须要从教育结合、全面考核、系统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全力实现高职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用刚. 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成才之路, 2009,(23):66-68 .
[2]赵华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32-33 .
[3]耿洁.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8)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