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国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宣传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外一些媒体不断出现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诸多非议,有力批驳和澄清这些非议中的谬论和糊涂观念,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确凿的论证,是我国媒体理论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篇跨界研究,一个领域内的观点突破,往往来自这个领域之外,作者希望能达到这个目的。
  【关键词】理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的理论创新;反驳谬说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国家空前富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国内外一些媒体却不断出现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诸多妄断。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某些人抛出一套凭空杜撰的歪理,认为我国搞的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甚至“是个帝国主义国家”。我国理论刊物和党报上的澄清文章,大都回避要害问题,多局限于空洞说教。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当代性,以确凿的事实和数据作出有力的论证,是我国媒体理论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伟大构想。可是,对其就是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宣传,无法有力回击否定我国社会主义的种种谬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本文是一篇跨界研究,从理论宣传的角度对当代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做出概括。一个领域内的观点突破,往往来自这个领域之外,本文希望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一、西方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谬说与宣传手法
  国外媒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恶意歪曲中国的发展道路,主要来自右翼学者的理论文章。一些民主社会主义的信奉者企图以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形态进行片面分析,提出种种谬论或误解。这两种研究观点经各类媒体的广泛传播,对各国学术界、政界和新闻人士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媒体的理论宣传讲究“引用技巧”,对深奥的专业问题多引用专家的论断,证实宣传者的观点。蒂姆·沃斯塔尔(Tim Worstall)是伦敦亚当·斯密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在福布斯网站对经济学家巴克利·罗瑟(barney rosser)的“一篇有趣的文章”作出评述,题目是《中国现在是地球上最邪恶的自由市场经济》,攻击中国的经济制度,借用罗瑟的话确认,中国经济的组织结构同西方截然不同,有很大一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沃斯塔尔由此得出结论:“在我看来,中国现在是地球上最邪恶的自由市场经济。”“与欧洲或美国相比,在中国,你可以以闪电般的速度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和你如何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邪恶的自由市场。”沃斯塔尔以“偷换概念”的荒谬逻辑,把中国的高速发展与邪恶等同。这种奇怪而恶劣的宣传手法,竭尽攻击之能事,倒是很邪恶。
  西方媒體引用专家的论断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往往把混淆是非的言论,说成是牢不可破的真理。据美国社会观察家费迪南德·巴达(Ferdinand Bada)2019年3月在《世界事实》(World Facts)杂志上发表的《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经济》一文中介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说法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时中国进行企业和经济改革,中国政府以私营方式经营这些企业,政府保留所有利润。在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中,这些利润将以有利于全体人民的方式分配,而不是由国家掌控。该文断言:“批评家们质疑,不应该用‘社会主义’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经济。”“这个体系鼓励资本主义,允许私人持有股份,特别是通过金融市场持有股份,这种不稳定的资本主义形式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谬论不值一驳。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实施有效管理,除本企业内部员工的分配和留下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外,其余利润才上交国家。对私营企业通过税收拿去少量利润,入不敷出的企业国家则给予贷款支持。国家收取的所有利润都用于基础建设、科研、教育、军需和全民福利支出,恰恰是以“有利于全体人民的方式来分配”。企业股份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有利手段,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利用,据此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毫无道理。
  西方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者也有一些人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运思机妙”,在宣传策略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经典语录,针对我国经济与政治的运行机制,公然指责我国已经变成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维阿维沃(Wiawimawo)2017年10月在网络日志上发表评论《中国2017:社会主义还是帝国主义?》一文,断然认定,中国在搞资本主义的同时,已经蜕化为帝国主义。该评论引用托纳(N.B.Turner)等人2015年出版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吗?关注点与证据》小册子中的观点,认为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据是:(1)马克思主义没有定义过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输出商品和向外投资;(2)中国现在号称有319位亿万富翁,仅次于美国,而乞丐们却在街上缠着路人走;(3)一个赶走了帝国主义、赶走了资本家和地主、实行充分就业的国家,怎么会两极分化到这个地步?托纳等人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国际帝国主义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它们“共同对经济不发达国家进行掠夺,并在这种制度下共同剥削全世界的劳动人民”。托纳的这本小册子列举了中国除向非洲投资,向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占该地区所有外来投资的87%,这表明,中国正在输出金融资本,是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国家。“这违背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定义——资本出口,已成为极其重要、有别于大宗商品出口”的帝国主义经济特征。   捏造中国“乞丐们在街上缠着路人走”,纯属妄口泼污。自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中国老百姓从解决温饱到今天的消灭贫困,在城镇乡村很少看到乞丐。这种信口开河、生编乱造的宣传,只能蒙蔽和欺骗那些没有到过中国的人。所谓中国的两极分化。是由于市场经济和创造财富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的结果。我国政府正在努力降低基尼系数,通过扶贫、提高民众收入和降低所得税,着手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借助列宁的观点,认为中国出口商品、向外投资就是帝国主义,是对现今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毫无所知,更是违背列宁对帝国主义“形成垄断组织、金融寡头统治、瓜分殖民地”三个主要特征的论述。
  西方媒体对中国问题也刊发大量客观文章,尽管这类宣传包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却有力回击了西方的偏见和对中国的恣意抹黑。美国的自由撰稿人肖比特·塞斯(Shobhit Seth)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古巴和朝鲜如何运作》一文中写道:“实际上,中国从‘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政权很快意识到,把中国经济与世界隔绝是对自己不利的。从那时起,它成功地在‘集体’和‘资本主义’之间取得了平衡……2004年(实际是在1982年)政府开始允许个人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建立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使国家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塞斯的这篇文章在理论刊物上发表后,美国各大网站一再更新转载。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沃尔夫(Richard Wolff)2020年8月在《勇敢的新欧洲》网站发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中国的模式到底是什么?》一文指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得很快,与美国和欧盟经济体竞争,在2000年互联网危机、2008—2009年经济大萧条和2020年COVID-19危机中,对造成的损失有了更好的准备和控制。中国党和政府调动私人和公共资源,重点解决需要优先解决的社会问题,培养了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实际工资的上升。这些年对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和交通给予大量投资,供给的增长高于中国民众的需求。”沃尔夫是美国“民主化工作团”(Democracy at Work)的创始人和宣讲人,由他主讲的《最新经济》节目在美国100多家广播电视台定时播出,他的上述观点,对美国广播电视受众影响广泛。此前,国内媒体很少发表理论文章回击西方污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对国际错误舆论任其流传,没有担起“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崇高责任。
  二、国内某些网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糊涂观念
  国内社交媒体上也经常出现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博客、微博和微评,同国外不同的是,这类言论不是来自专家、学者或社会观察家,而是多出自独立撰稿人或网络用户的随机感想。这类文字主观色彩较浓,语言粗俗,常带有情绪发泄的口吻。网上的这类言论说明,许多网民十分关注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但各类主流媒体很少给予透彻的回答和阐释。
  名为“美世留声”的网民曾在百度上发了个《中国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帖子。他说:“我觉得中国当前的制度很像资本主义社会,帮此一问,希望大家说说!诚然中国经济取得了非常之大的发展,但在现今社会(尤其是现在),腐败和黑暗仍然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如:社会风气是拜金主义,传统道德沦丧,大多数人无任何信仰。但愿中国的明天会更好!!!”另一个网民发出呼应:“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的现状外国人一看就会说,就是资本主义嘛。有中国特色的这句话经常出现!究其原因,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就是美国也远没有达到!”
  有篇题为《中国只搞一种方式的社会主义肯定不是长久之计》的博文,提出一大堆杂乱的概念,似乎对社会主义理论不够熟悉。这篇博文说,只搞一种方式的社会主义,甭管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比如继续革命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等,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有名“百度网友”在一篇微博与帖子中还抛出这样的观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如果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美国是第一名!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美国还没有达到,只是金融业已经初具规模了。至于中国,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两码事儿。”
  少数网民的糊涂观念不容小觑,因为持有这些言论的人,钻进了西方帝国主义妄图颠覆我国政权的圈套,客观上充当了颜色革命的义务宣传员。对这类重大理论是非及时发声,是我国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维护党的领导权威的重要使命。实践证明,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中受到人民的拥护而被选择为执政党的。这个政党在最近几十年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实行公平正义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加速社会进步的最灵验的政治杠杆。
  三、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传统和当代两种科学模式
  针对以上种种错误观点和糊涂观念,我国媒体宣传科学社会主义,首先要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然后重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国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我国理论刊物和新闻媒体过去阐释社会主义问题,大都拘泥于传统模式,有时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混淆,甚至把不是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硬加给现实的社会主义。
  苏联、中国、古巴等国家多年的实践的经验教训,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探索应有新的结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的认识也需深化。长期以来,媒体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宣传,往往持有“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的观点,不仅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而且脱离现实社会的实际。以历史唯物论考察,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要区别恰恰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消灭私有制,但阶级却消灭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全部生产资料才能实现公有(共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但能不能一下子消灭私有制呢?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明确回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產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存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要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宣言全文找不到“社会主义要消灭私有制”的说法。从实践上看,列宁在1921年3月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就允许建立私营企业,让农民占有土地,欢迎外国资本家到苏俄投资,这同我国今天的情况极其相似。   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论断的曲解。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三五年内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旧的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剥削制度就消灭了,作为是否以剥削占有生产资料和财富的社会集团的阶级,也随之被消灭,无产阶级专政就失去了对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不能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管理干部专政,反之,各级管理者也不能对各类劳动者专政,否则就摧毁了社会主义的平等和正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强大动力,只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最初几年发挥作用,不是社会主义整个漫长历史阶段的制度要素。列宁认为,在由资本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的任何过渡中必须有专政,无情地镇压剥削者的反抗。这个专政实施的时间有多长,要看剥夺剥削者、镇压剥削阶级反抗需要多长的时间,不可能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去的理论宣传,把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视为贯穿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漫长时期,而不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理论混乱长期支配人们的观念,成为极左思潮的根源。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坏思想和少数人企图复辟旧制度的动机,属于思想改造范畴。不能以思想好坏和正误划分阶级和开展阶级斗争,不能对思想问题进行专政。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与安全的行为,是违法犯罪问题,只能用法治手段解决。过去的理论宣传缺乏这种辩证分析。
  既然社会主义不能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支柱产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同时存在经过个人努力而形成的大量私营企业。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们觉悟的极大提高,智能化大企业高效率地生产创造出丰厚的财富,私营企业主自动放弃生产资料的私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才能实现公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合理、顺畅地配置资源和消费品,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和货币,也就存在市场。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商品和货币。资源配置和生活资料流通是在社会共同体之间协商调配的。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但由于社会成员的能力、智慧和贡献不同,收入必然存在差别,少数创造财富奇迹的人(比如发明专利所得、生产销售畅销商品获得高利润)可能极为富有。这是公平合理的,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由于社会成员的职业不同,工作的艰苦程度与劳动条件不同,人们的物质需要也会不同,生活资料与工作待遇也就有差异,不会实行平均主义。媒体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恰恰要阐述社会主义不是均富,富裕程度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强调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理论宣传更重要的任务是,阐释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性和民族性,以及如何实现它。马克思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空想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实际可能的前提下,是能够实现的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说清楚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特性与原则。
  笔者认为,在当代,我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性与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和多党协商合作的政治制度,由人民当家作主。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政策的连续性,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各行各业奋发图强,精神焕发地投入新生活建设,社会发展总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西方多党制的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因为社会民主党上台可以推行一些社会主义政策,当它在竞选中失败,资产阶级政党上台,这些社会主义政策被推翻,实现社会主义的努力就会陷入反复和内耗。
  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个特性和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取得胜利,推行全面的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如果社会主义在小农经济广阔、工业落后、没有庞大而成熟的工人阶级的国家取得胜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丰厚的财富,人民不会很快富起来。人民忙忙碌碌几十年仍然贫穷,连饭都吃不饱,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冲破单一公有制的传统模式,允许每个有能力的人建立私有和个体企业,发挥每个人和各种经营活动的创造力,是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殷民阜利的重要动力。据2018年的数据,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这样的社会主义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体现。认为存在私有制就是资本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国家资本主义”,都是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媒体的理论宣传要深刻反映我国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人们认识一条道理: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的是实效原则,什么手段能使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让人民幸福、满意,就采取什么手段。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高喊口号。
  认为中国搞资本社会主义的另一个依据是,私营企业主成为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我国出现了剥削。这一观点在群众中流传很广,媒体的理论宣传却回避这个敏感问题。敦实而论,我国现在的私营企业不是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带有剥削性质的企业,那些企业在1956年公私合营中就消失了。现有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中历经磨难闯荡出来的,除了留有发展资金、工人工资和福利支出,在劳动与商品交换中基本遵循等价原则,多数私营企业家的管理與投资收入不是很高。少数高利润的企业,政府以提高税收和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线,对剥削行为加以抑制,剥削制度难以形成。如果工人对民营企业家取多予少,对利润共分共享,大家坐吃山空,企业只能走向破产,最终导致工人失业。因此中国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个特性与原则是,在资本利润、工人收入和企业发展后劲中寻求平衡,既避免利润分配差距过大,又要促进企业的良l生发展,剥削行为受到国家的有效抑制。媒体的理论宣传,要列举事实与数据讲清这个道理,增进员工和企业家的合作互信,引导优秀民营企业家根据情况逐步提高工人的工资和待遇,对社会公共福利与慈善事业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在全球传播。SARS-CoV-2主要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巨大,同时水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情况展开评价发现东西湖主
目的评估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及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快速
目的探究心肌炎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23(nterleukin-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