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能紧密结合新教材,作文教学进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含义,还介绍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最后表述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作文先导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0-02
作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求,让他们通过对语用与语境的学习与掌握,而且能按照作文实际要求的来安排作文教学的学习进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还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作文教学创建一个平台,能够使老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作为学习中体会到运用语文知识的乐趣和语言的魅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安排课程以及布置教室场景来满足作文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更加扎实地学习知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敢于提出疑问,能够勇敢地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加深入。让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自身拥有的不同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把课堂教学当作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实际需要来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突破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了灵活多变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环境变得欢乐轻松,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准确地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可以增添作文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培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于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教学,这样就能够突出重点,使作文教学能取得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一)“作文先导式”教育模式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教学不再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作文的写作技巧以及语句知识的积累,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整体的语文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就会呈现活跃生动的气氛,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不再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提升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素养。在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点放在了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与生词量的积累掌握上,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上,通过课堂中的情景设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情景设置中充分开拓思维创新能力,勇敢地准确地表达出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建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综合学习能力。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整体性
“作文先导式”更注重教学的整体性。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进行板块式教学,虽然比较有规律性,但是比较沉闷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创新能力。使教学安排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连,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旭青.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06:125.
[2]刘玉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2:89.
作者简介:
王春梅(1966,1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中专,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语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作文先导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0-02
作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求,让他们通过对语用与语境的学习与掌握,而且能按照作文实际要求的来安排作文教学的学习进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还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其实就是通过作文教学创建一个平台,能够使老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作为学习中体会到运用语文知识的乐趣和语言的魅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安排课程以及布置教室场景来满足作文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更加扎实地学习知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敢于提出疑问,能够勇敢地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加深入。让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自身拥有的不同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把课堂教学当作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实际需要来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突破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了灵活多变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环境变得欢乐轻松,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准确地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可以增添作文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培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于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教学,这样就能够突出重点,使作文教学能取得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一)“作文先导式”教育模式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教学不再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作文的写作技巧以及语句知识的积累,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整体的语文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就会呈现活跃生动的气氛,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不再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提升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素养。在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点放在了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与生词量的积累掌握上,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上,通过课堂中的情景设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情景设置中充分开拓思维创新能力,勇敢地准确地表达出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建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综合学习能力。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整体性
“作文先导式”更注重教学的整体性。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进行板块式教学,虽然比较有规律性,但是比较沉闷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创新能力。使教学安排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相连,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旭青.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06:125.
[2]刘玉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2:89.
作者简介:
王春梅(1966,11-),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中专,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