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运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u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点,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去。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意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串讲回顾,巩固课堂内容
  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分成小问题进行串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课堂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多种形式设计一些问题,除了教师自己为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以外,还可以设置让学生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在抢答游戏中對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投入课堂之中。
  例如,在《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中,教师设置相关问题:(1)神经系统有哪些组成?(2)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是什么?(3)兴奋是通过什么物质以什么样的方式传导的?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通过学生的回答找到学生的知识盲区,并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尽最大可能在课堂中就解决完学生的疑难点,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该节课学习的新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情境提问,通过扮演病人,以不能说话、不能走动、身体维持不了平衡、喝酒之后站立不稳、膝跳反射等问题让学生判断是哪一部分神经出了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将所学新内容尽快内化,从而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提问串讲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将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将知识整合之后再进行提问,这样不仅会节省课堂时间,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串连记忆。
  二、学生自主提问,强化知识体系
  问题式教学不能只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还应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后提出相关问题,并让教师作出解答,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学习的主人,还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扩充,在课堂上提供各种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在满足了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学生也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例如,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的物种对我国来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笔财富呢?为什么每年地球上都有物种在灭亡等问题。通过这些实际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问、自主回答,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上给学生讲授一些生物界的奇闻奇事,例如,在《动物的行为》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雌螳螂要吃掉雄螳螂才能顺利受精产卵的现象,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雌螳螂为什么要吃了雄螳螂?”“雌螳螂是怎样受精的?”“雌螳螂一生要吃掉多少只雄螳螂?”等,教师就可以接着学生的问题引出雄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心在头部,失去头部后其躯体内的精液就会流入母螳螂体内,确保卵子受精。在这个时候,雌螳螂不仅可以用雄螳螂的躯体果腹,还可以顺利将获得丰富营养的卵子产出等一系列的神奇的原理,从而引出《动物的行为》一课中其他的例证与理论,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进一步探索,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三、设置问题探讨,增强学科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一切教师至上的迂腐想法,让学生操控课堂、掌握课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环境,抛出需要探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结论汇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新课程的学习。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分组达到优劣互补、资源共享,通过让学生在问题探讨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并且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相互间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点与同学分享,要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将每个人的智慧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例如,在《探究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中,教师提出“植物中有10%的水分是被自身吸收的,那么剩下的90%去哪里了?植物是通过什么器官散失水分的?”等问题,准备好新鲜的10cm带叶的树枝、新鲜的10cm没有叶的树枝、清水、三角瓶等实验器材,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A组的学生将带叶的枝条插入装满清水的三角瓶中,并用凡士林密封好瓶口;B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带叶的枝条密封好,积极回答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为什么要用同样多的清水?用凡士林密封有什么好处?”等问题,做好实验品之后将两组同时放在阳台上进行观察,通过对比两瓶水的剩余水量让学生得出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的结论,从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索实验,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自己对蒸腾作用的理解,不仅能在实验中通过对疑惑问题的探讨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学习中去,积极为学生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运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增强学科能力,为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话都点明了质疑精神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学生不能成为有待填充的标准化容器,要时刻具备质疑能力,敢于大胆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小学阶段是培养质疑精神的黄金时期,我们教师要努力让小学生在起始阶段就开始发展质疑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培养质疑精神;教给质疑方法  学贵有疑,质疑精神是创新能力的根。有了质疑能力,进而思维才有可能创新。课堂
2017年4月18日,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学校信息中心领导为近350名师生上了一堂网络安全教育课,通过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账号信息丢失、网上购物陷阱、网络诈骗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六合中专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并以德育人,以德塑魂,以德筑校,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以“德育”塑平安校园之路。
[摘 要]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了能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及方案的设计等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应更新观念,深度备课,以问题为主线,系统建构化学高阶思维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在化学课堂得到训练。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高阶思维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训
【摘 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通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寓行为习惯培养于生活和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德育教育;生活;素质教育  关于德育的理念我们在幼教的实践中一直在摸索、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也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仍然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一
[摘 要]基于现代学习理论和核心素养的视角,论述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从实践的角度提出:真实是情境创设的生命;活动是情境创设的核心;问题是情况创设的灵魂。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核心素养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1.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视角  丹麦的克努兹·伊列雷斯认为,任何学习过程都会包含两个过程:获得过程和互动过程,如下图1[1]。  由上图可知,除了获得传统教学中所注重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外,
【摘 要】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理念相符的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给小学语文教师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带来了可靠依据,教师采取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有助于围绕主题有效挖掘和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延伸性学习,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加大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本文提出了三条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主题式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就是说英语教学要凸显出知识的应用。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选择使用语篇教学法,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语篇教学;任务设计  语篇教学对于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语篇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语篇教学任务。此外
课堂追问之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本文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缘起——公开课上的“还有吗?”  一堂《外贸业务协调》之保险条款订立的公开课上,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际全损与推定全损的区别时,教师问:“根据课堂上的条件,同学们能给我举出实际全损的例子吗?”学生们立刻翻阅书本,并回答:“船沉到海底了”。教师点头说:“非常好,还有吗?”接下来的三名学生相继列举了书本上的例子:茶叶遭海水浸泡后没
8.31亿峰值  据测算,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数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网络就业累计制造岗位超千万  当数百万毕业生焦急地挤在就业大门外面时,互联网可能正为毕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技能大赛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建设和开发实训基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寻求了一条极具创新性的发展之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技能大赛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接着分析了技能大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