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何以成为可能

来源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研究对象,是与“日常生活”进入哲学视域得到相关批判建构有关。在西方后现代化、消费社会文化的语境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由此成为中国文艺学界重要的理论资源。然其基于“言说立场”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文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作为学科建制内的讨论与具有审美意味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关系值得再予探讨。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lated to the critical 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 into the philosophical horizon.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post-modernization and consumer society culture,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daily life has been further explained and interpreted,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for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However,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speaking position ”,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in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nd its discussion as an intradisciplinary discussion with the aesthetic tradition of Chinese daily life deserves further discussion.
其他文献
王熙凤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她作为大观园里的管家奶奶,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为了能够让自己始终处于掌权的状态,她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现状,本文从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参与作品的探讨解读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练习方式等方面,分析指出只有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更好地
读是写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方法,并将课内与课外积累相结合,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使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实现读与写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源出元稹《莺莺传》中的人物崔莺莺,其形象在文人笔下不断发展变化.本文以时代为分界点对崔莺莺的形象变化过程作对比分析,并对较为明显的变化作原因分析.
当代作家王海鸰用文学的笔触积极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关伦理、情感、爱情、婚姻、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等问题.王海鸽从与王朔合作《爱你没商量》开始,到《牵手》、《不嫁
梁祝的故事家喻户晓,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殉情化蝶”的情节更是让人们感动不已.明代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有较为完整的关于梁祝故事的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风趣幽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同时,他的作品也因为其奇巧的构思、出其不意的结局而著称.他的作品中
苏曼殊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家,在我国文学革命前期的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分析苏氏译诗的原则,指出曼殊之所以热衷于翻译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是因为
在一个以官场为主的社会里,中国古代文士关怀终极价值,沉溺于自营的理想境界,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由此生发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我国共有油茶林面积大约33.3万hm2,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18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