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学而易忘”的尴尬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已经给学生讲授过的知识点或是练习过的题目,为何再次检测时,学生又失分了呢?如何尽量避免这种“学而易忘”的尴尬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抓住联系点,避免“学而易忘”
  语文学科是一门倚重记忆的学科,而学生“学而易忘”无疑又增加了教学难度。避免“学而易忘”,在一定的时间里,学生如果能及时地联系前后所学知识点,将会有效地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仅存于考前的复习,而要将其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在新授课的教学中适当链接学生已学知识。如,教学七年级文言文“黔之驴”,在讲解课文重点实词、虚词这一环节时,像“而”“其”“之”“习”“然”等字,就需要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过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这些字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将知识点串成线,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还需善于抓住学生知识记忆的重点、难点和盲点,指导学生及时巩固,适时地将课堂反馈训练融于其中,通过练习不自觉地生成有效教学,避免学生“学而易忘”。
  二、加深理解点,追求“学而勿忘”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是有效记忆的前提。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来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呢?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不妨借鉴孔子的方法,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法来进行检测、辨别。如教学七年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辨别说明方法及分析其作用。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在讲授前先让学生复习主要的说明方法,示范例句辨别并分析其作用,待学生们表示理解后,即指定段落,要求学生找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在这一训练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判断说明方法,在分析作用时,多数学生不能规范答题。待逐一纠正之后,笔者又展示文中其他语句让学生练习,学生答题准确率明显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样举一反三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要能真正理解知识点,并很好地运用到解题中去。如此,“学而易忘”就不再可怕,有效记忆会让学生更有信心。
  三、强化整合点,实现“学而难忘”
  语文知识的掌握要靠点滴的积累,但积累的过程却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需要适时地帮助学生“减负”,即指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完七年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后,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笔者立即引导学生整合知识体系。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为例,从这些文章中概括出说明文语言的两点特征:准确性和生动性,再结合课文语句赏析、课外练习,归纳题型及解题方法,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就复习了知识点、课文及课外的练习,真正做到了由“学”到“会”。知识体系的整合,有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网络,便于学生记忆,实现“学而难忘”。
  四、着眼实践点,走向“学而不忘”
  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从“学会”慢慢成长为“会学”。“学而易忘”的现象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在面对稍加“变型”的题目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力感。如,教学议论文时,学生在掌握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及相关知识点后,笔者提问:“论据分为几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论据与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马上做出了正确回答。笔者再问:“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请补充一个道理论据论证这一论点。”学生中有部分列举出了爱迪生、刘翔等人的事迹。此时,笔者提醒学生注意论据的类型及区别,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做题时没有很好地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可见,学习仅仅靠知识的积累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问题的具体变化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而发展思维,才不会总被稍加变型的题目难倒。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细致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由“学而易忘”渐渐走向“学而不忘”,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在基于常规方法的水电站水库发电调度图绘制方法中,由于选取典型水文年样本数量有限,使其水文特征代表性有局限性。引入粒子群算法,利用所有历史实测资料绘制水电站发电运行
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规划,直接影响系统今后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电能质量、网络结构及其将来的发展。以北京地区为例,建立了一个不确定性电源规划优化模型。本
本文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畜产品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畜产品生产结构将发生明显改变,生产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未来一定时期,猪肉生产增加缓慢,牛羊肉产量快
食品市场失灵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需要政府管制的介入。对政府的管制目标,理论界有“公共利益说”与“特殊集团利益说”,但就食品安全这一领域的管制,本文认为政
针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间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PES(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APES)算法的间谐波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在误差功率最小化目标下的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了
本文从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原因,以及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五个方面对食物中毒进行了概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靠模仿或者是外界输入是很难形成的。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积累一定的运用经验,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笔者以“假设策略”的教学为例,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尝试运用策略,培养策略意识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形成策略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把这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上升为数学思考,才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人们开始关注雨水资源的利用。本文阐述了雨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以及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南京市浦口区为背景,分析了区域内的雨水资源条件及特点,对雨
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学生,都是从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下面就根据我的经验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领悟到,小学生的许多学习习惯是受教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