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预测足月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u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预测足月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规产检的初产妇女,孕周≥37周、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除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外,同时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测量产程进展角(angle of progression,AOP)、胎头至会阴距离(head-perineum distance,HPD)、耻骨弓角及不同状态下孕妇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等指标;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追踪其分娩方式,并筛选出与自然分娩相关的指标,使用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预测自然分娩的效能。

结果

共142例初产妇纳入本研究,其中自然分娩112例,人工干预分娩30例,自然分娩组与人工干预分娩组之间,年龄、孕周、双顶径、头围、体质指数、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OP与自然分娩相关(OR=1.048,P=0.008)。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OP 96.92°为节点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0.909 1。

结论

足月初产妇产前超声检查预测分娩方式具有可行性,其中AOP与分娩方式相关,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肠道和肝脏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探讨脑-肠-肝轴存在的可能性。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10只/组),应激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方法持续刺激4周制备慢性应激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应激刺激,正常饲养。造模结束后,纳入对照组大鼠10只,应激组大鼠7只,采用糖水偏好实验评价两组大鼠抑郁行为。糖水偏好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16S rRNA测序分析检测肠道
期刊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及其组合皮瓣在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例外鼻肿瘤切除后存在鼻翼贯通或全层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1~89岁。依据鼻翼缺损范围,选择岛状皮瓣、岛状皮瓣联合鼻唇沟瓣或V-Y推进皮瓣、岛状皮瓣联合双叶皮瓣等进行修复。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切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版(2020)和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版(2017)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评估的诊断效能,验证中国版TIRADS的价值。方法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采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浅表器官和血管学组
期刊
目的探究经会阴超声测量3种生理状态下肛直肠角(ARA)的变化与产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同期(产后6~8周)检查盆底超声的147例女性,测量并分析其超声数据,按照诊断标准分为POP组与对照组。测量在静息状态下、最大缩肛状态下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ARA,比较3种生理状态下两组间角度变化的差异,分析最大V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在我国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医学难题。HF使心脏发生重构,因此需要先进的成像技术对心脏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是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早期、准确地定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