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如何有效地听课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研活动的力度越来越大,教研活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听(看)课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作为青年体育教师,怎样快速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听课就是最好的一种手段。当然,听课需要目的明确,需要视角独特,更需要方式方法。如何有效地听课,最大限度地避免形式化、任务化、走过场的听课,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听课前:积极钻研、认真准备、明确目的
  1.积极钻研
  在听课前必须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选择教学的方法等,以利于听课时准确地了解教学内容与授课特点。例如作为一个篮球专业的年轻教师,可能没有怎么接触过武术课,当听此类课时更需要先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点,为下面的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听课时就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2.认真准备
  在听课前除了积极钻研教材外,还应做好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如带好听课笔记本、测量心率用的秒表,甚至做好运动量、强度、密度等各种表格,以便为看课记录相关信息。我们更应转变观念,把听课看成是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好机会,自始至终保持高度听(看)课,听、看、记、想全神贯注,最大限度地捕捉授课者教学的闪光点,避免形式化、任务化的听课,达到取人之长的效果。
  3.明确目的
  在听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后,还应明确看课的目的。体育课既有常态课又有观摩课,常态课是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实施正常教学活动所组织的体育课,而观摩课是因研讨、展示、评比等多种活动而特殊设计的课堂。所以笔者认为看常态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学习行为,以此来判断或推测学生的学法是否合理有效,进而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我们不但要把学生“教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平时教师在上课时很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只有通过多看常态课,才能达到相互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看观摩课的主要目的是领悟教师的设计思路和创新之处。不同的观摩课会展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一节好的观摩课有它很好的亮点和价值,会带给观摩者很好的引领性和普及性。通过观看观摩课有利于自身组织观摩课,更能提升常态课教学设计环节的合理性。
  二、听课中:确定视角、把握原则
  1.确定视角
  体育课看什么,或许会有多个视角。例如可以从安排的内容、时间、组织方法等是否合理上切入,可以从教师的语言组织上切入,也可以从场地器材等方面切入。但如何确定看课的视角,关键是根据自己看课的目的进行切入,只有明确目的才能在看课中收获更多,才有可能不会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年轻教师,最常用的听课视角可以从体育课的教学阶段和练习活动上切入。一节体育课一般分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阶段,可以从此入手分析各阶段的组织内容、方法、形式、时间等的特点及安排的合理性。如看准备部分教师的组织是否得当、学生的表现及充分性如何、有无安全隐患及亮点等。一节体育课主要由各种练习活动组成,我们也可以从此入手来把握学生参与活动是否主动、教师的组织练习是否合理、练习的次数及时间是否得当等等各方面的信息。总之,听课的切入方法还有很多种,如从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上切入,从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上切入,从场地器材的布局上切入,不同的看课目的有着不同的切入方法,各种方法又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从一个视角切入,也可以从多个视角同时切入。
  2.把握原则
  我们在明确目的做前提,确定视角做方向标外,还应把握一些看课的原则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看课效果,得到更多更大的收获。一节体育课是动态的、连续性的、不间断的,它体现的信息量可能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看,还要听,更要记。这也是对年轻教师在听课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手、眼、耳并用,而且学会看、听得明、记得快,才能提高看课的效果,所以掌握好“手眼耳并用”的原则非常重要。一节体育课最关键的两个要素是内容与方法。内容是指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方法是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一节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课堂应该是内容与方法有机结合的合理运用,所以我们在看课时除了看课的内容选择是否正确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如某节课某一部分的内容选择非常好,但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适合,这就需要我们把“内容与方法有机结合”来听课,只有把握好这种原则,听课的效果才会更佳。总之,听课的原则还有很多种,无论是看什么样的课,不能盲目地看,把握一些听课的原则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失时机地收获亮点和发现问题,才能达到更佳的听课效果。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学高中部 528403)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树立整体的观念,如何关注课堂教学“点、线、面”的统一结构,并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思考的问题,而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就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严谨完整地统一在一起。通过《站立式起跑》课例,从体育课设计、单元教材、主副教材、场地器材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整体性进行一系列思考,进一步阐述了关注体育教学整体
短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的加速度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而步频和步幅是影响跑速的决定因素。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巧妙运用体操棒纠正错误动作,能有效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  一、左右摆臂  纠正方法:运动员站立进行摆臂练习,教师左、右手各持一根体操棒,握于棒的一端,水平架于运动员的身体两侧,高度至运动员的肘关节处。运动员在摆臂过程中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臂,手臂不得碰到体操棒。通过以棒限
帮妈妈做家务,我喜欢炒菜,最怕洗刷。有几次我把厨房的水槽堵了,污水满溢,一片狼藉。妈妈说我粗心,可她也有把水槽弄堵的时候。  能否在凹槽处做点小发明,解决这个常堵的问题?  我得先了解这个水槽的结构:凹槽中有一个活动的不锈钢过滤网,使用时,污水排入下水道,杂物落入过滤网中。通常情况下,直接将过滤网取出清理即可。但米饭、残菜等容易产生异味,加上大量的油渍粘附在滤网上,不易清理。我最初的设计是在不锈钢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认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中的言行仪表方面有待提升;应该继续加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激发;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不容忽视。期望研究能够促进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摘 要:以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探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结果显示:松田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贴合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要,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既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求,两者紧密贴合实现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摘 要:文章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需要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
摘 要: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适应时代需求发挥应有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获取生存空间并更好地传承发展。烟墩大鼓在共时性社会结构下体现出相应的功能和价值,新时代背景下需发挥应有作用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及社会需求。烟墩大鼓等代表性突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下实现立意表达,在助力乡村振兴、协调乡村治理、辅助精准扶贫、参与對外交流方面发挥作用。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对华南师范大学羽毛球队不同级别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训练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的训练,各种心理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也变得相当重要。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羽毛球比赛;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忧虑;状态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摘 要:现有的教育模式调整为学习共同体模式后引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来,并构建出一套有利于提高初中体育中考项目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学习共同体模式教学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实践检验。实验后发现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成绩提高效果明显。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有效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
“文明”一词,和国家形象、社会现象以及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例如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宠物在小区随地大小便、公共场合随意喧哗等。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为什么出境游的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屡被外媒关注?必须承认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明显偏缓。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增强社会整体文明素质呢?  首先,我们要尊重人的尊严、保障公民基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