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刚入初中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但一年后,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习惯及口笔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却现出了悬殊的差异。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怕学、厌学、弃学等反常现象。究其根源,学生心理疲劳和教师方法失当是主要原因。
一、 就学习者本身而言
布鲁纳的四大原则之一——动机原则,提倡最有效地促使学生确立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西方学者常把驱力(driver), 需要(need)和诱因(incentive)混在一起去解释动机的成因。教师上课常用OK, Good, Excellent来肯定学生,用奖品分数来刺激学生努力学习。这些做法对于中上等学生能起正诱因作用,而对于中下等学生反而会起负诱因作用。因为中下等学生一直存在作业较粗心,预习复习欠缺,学习缺乏毅力等缺点。表扬的次数是绝对少于优等生,甚至没有。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初期是外在因素,即获得学习荣誉的满足。如我们不注意引导,学生即使有好奇心,有好愿望,也难以产生兴趣。即使产生,也难以维持长久。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他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而部分学生畏难,怕羞,课堂上不敢开口,想参与又怕参与,越不参与,口头表达能力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二、 从教育者方面看
中学英语教学法所概括的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都是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依据的。它们既适用于教,也适用于学。比如,教学法强调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用,强调用英语教英语的原则,而部分老师图省力,大量用汉语来教英语,影响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发展。又如:外语教学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部分老师照本宣科,或满堂灌,导致学生昏昏沉沉。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为了打好基础,学生就必须接受系统的严格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对这方面认识不足,造成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就出现漏洞和差异。致使学生形成紧张心理。还有的老师一味指责学生,导致学生自卑厌倦,产生疲惫心态。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呢?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在运用中增强学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每一课都有它的实际情景可供学生操作。每一个单元都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值日生英语汇报, pair work, group work及(act)扮演角色的表演。课外也经常组织学生唱英语歌,鼓励他们用英语交谈。这些做法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及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及兴趣。
(2) 交换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和保持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为提高学生愉快程度,笔者经常变换教学形式。
(3) 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促进兴趣。首先,我们要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消除学生畏惧的学习心理。如:分层次提问,先易后难,先优等生后学困生。在ready过程中,常给后进生个别辅导,或安排优等生给予帮助,并对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错误采取容忍态度。
2. 钻研教材,减轻学生负担,避免过度疲劳
根据JEEC现行教材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如:编写教科书依据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循环式编排方法,系统地安排内容,不断复习,多次循环,逐步扩展加深。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在从容轻松的气氛中回忆起遗忘的知识。
Where’s “A”? It’s here. Book I L17
Where’s “she”? She is at home Bood I L23(be的变化)
Where are the egg? There aren’t any eggs. Book I L89(名词的复数)
Where’s the ...? It’s next to Book Ⅱ L89(方位介词)
Where’s the ...? Go down ... Book Ⅱ L33(问路)
Ask the way. Book Ⅱ L65(总复习)
在课文中where的句子更是不计其数,讲解新知识前,先唤醒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的回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况且句型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无数实际句子概括出来的模式,它把语法、词汇、语言点都包罗在内。课堂中的pattem drill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笔者让好学生先操练或操练难的,让学困生后操练或操练简单的。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这对于后进生的自尊心培养很有好处,也为接下去的交际活动作了准备。一次次的成功推动了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面向全体,把好入门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英语学习的入门也是如此。学生一开始学英语,笔者便要求他们大胆开口,表演配上动作。并按教学要求人人达标。学生在记单词方法未入门时最容易掉队。笔者要求学生用手指当笔,空间当纸。老师说: Spell the word “morning.” 学生边看黑板上的“morning”边口头拼读。老师及时评价。笔者把这种做法,称为“空间教学法”。用这种方法记忆单词,符合学生好动心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面向全体,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兴趣,耐心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不仅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一、 就学习者本身而言
布鲁纳的四大原则之一——动机原则,提倡最有效地促使学生确立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西方学者常把驱力(driver), 需要(need)和诱因(incentive)混在一起去解释动机的成因。教师上课常用OK, Good, Excellent来肯定学生,用奖品分数来刺激学生努力学习。这些做法对于中上等学生能起正诱因作用,而对于中下等学生反而会起负诱因作用。因为中下等学生一直存在作业较粗心,预习复习欠缺,学习缺乏毅力等缺点。表扬的次数是绝对少于优等生,甚至没有。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初期是外在因素,即获得学习荣誉的满足。如我们不注意引导,学生即使有好奇心,有好愿望,也难以产生兴趣。即使产生,也难以维持长久。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他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而部分学生畏难,怕羞,课堂上不敢开口,想参与又怕参与,越不参与,口头表达能力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二、 从教育者方面看
中学英语教学法所概括的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都是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依据的。它们既适用于教,也适用于学。比如,教学法强调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用,强调用英语教英语的原则,而部分老师图省力,大量用汉语来教英语,影响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发展。又如:外语教学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部分老师照本宣科,或满堂灌,导致学生昏昏沉沉。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为了打好基础,学生就必须接受系统的严格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对这方面认识不足,造成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就出现漏洞和差异。致使学生形成紧张心理。还有的老师一味指责学生,导致学生自卑厌倦,产生疲惫心态。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呢?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在运用中增强学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每一课都有它的实际情景可供学生操作。每一个单元都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值日生英语汇报, pair work, group work及(act)扮演角色的表演。课外也经常组织学生唱英语歌,鼓励他们用英语交谈。这些做法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及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及兴趣。
(2) 交换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和保持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为提高学生愉快程度,笔者经常变换教学形式。
(3) 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促进兴趣。首先,我们要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消除学生畏惧的学习心理。如:分层次提问,先易后难,先优等生后学困生。在ready过程中,常给后进生个别辅导,或安排优等生给予帮助,并对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错误采取容忍态度。
2. 钻研教材,减轻学生负担,避免过度疲劳
根据JEEC现行教材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如:编写教科书依据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循环式编排方法,系统地安排内容,不断复习,多次循环,逐步扩展加深。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在从容轻松的气氛中回忆起遗忘的知识。
Where’s “A”? It’s here. Book I L17
Where’s “she”? She is at home Bood I L23(be的变化)
Where are the egg? There aren’t any eggs. Book I L89(名词的复数)
Where’s the ...? It’s next to Book Ⅱ L89(方位介词)
Where’s the ...? Go down ... Book Ⅱ L33(问路)
Ask the way. Book Ⅱ L65(总复习)
在课文中where的句子更是不计其数,讲解新知识前,先唤醒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的回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况且句型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无数实际句子概括出来的模式,它把语法、词汇、语言点都包罗在内。课堂中的pattem drill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笔者让好学生先操练或操练难的,让学困生后操练或操练简单的。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这对于后进生的自尊心培养很有好处,也为接下去的交际活动作了准备。一次次的成功推动了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面向全体,把好入门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英语学习的入门也是如此。学生一开始学英语,笔者便要求他们大胆开口,表演配上动作。并按教学要求人人达标。学生在记单词方法未入门时最容易掉队。笔者要求学生用手指当笔,空间当纸。老师说: Spell the word “morning.” 学生边看黑板上的“morning”边口头拼读。老师及时评价。笔者把这种做法,称为“空间教学法”。用这种方法记忆单词,符合学生好动心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面向全体,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兴趣,耐心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不仅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