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后的高中写作教学

来源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颁布以后,在我们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对我们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落实过程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就写作问题说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写作;教学
  目前,我校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从学生这方面来说,真正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同学把写作当成负担,写作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而已,没有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平时写作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认真,认为写作没用,不是不写就是敷衍了事,这是当前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两大症状,以至于在考场上为了分数不得不写的学生中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像语法错误太多,感情虚假等等,这是导致学生作文得分低的重要原因。
  从老师这方面来说,写作也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误区,不知写作该如何教。这一点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相关文章就会发现,有的文章主张这样写,有的文章提倡那样作,处处强调创新,老师也没有标准讲评。再从批阅方面看,批改作文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一项工作,仅就错别字一项,有时批改的就连老师自己也不知对错。因此就有很多老师也把写作当成是一项负担了。布置了写作任务,学生反映不积极,批改的时候力不从心,批改的不详细,有的同学就认为老师对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不重视。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尽可能的少布置作文,学生尽量的少写甚至不写作文,陷入一个怪圈。
  我在课堂上曾布置过一篇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其实这个题目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多的内容可写,可以写祖孙之情,父母之情,手足之情;可以写亲人对自己的感情或自己对亲人的感情;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使自己感动的亲情故事;可以写成议论文,就自己对亲情的感悟作一下阐述。可是这样一篇作文有的同学却认为没有内容可写,更有甚者竟然抄袭,让人哭笑不得。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策略:在写作课上,老师感到可以操作的往往是怎样审题,怎样拟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等等这些看似很有规律可循的内容,总是不厌其烦的大,可是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就在写作教学的这条死胡同眼看就要走到底的时候,新课标出台了。课程标准上提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主写作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了出来,摆正了写作主体的地位,把教师从支配地位上请下来,回到自己本来位置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交流写作成果,让学生“愿意写”并“有内容写”。
  常言道:“文有法而无定法”,其实写作,写就是作,作就是写。本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读书小组”,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目,小组集体通过购、租、借等各种方式找到一些经典书目,准备一个精美的读书笔记本,看到自己喜欢语段的先摘抄下来,对自己有所感动的就写一下感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不定期的开展书评。有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成立读书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写作,可为什么没叫“写作小组”或“读写小组”呢?就是因为担心有的同学看到“写”就感到是一种负担,采用了“读书小组”,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乐意和同学们交流,他们也有相同的观点。顺便再提一句,成立“读书小组”对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非常有利。比如在学习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时,已经有几个同学看过《红楼梦》,再研讨课文就有很好的表现,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对环境、细节等描写的分析,以及对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更深的感悟。
  总之,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成长的珍贵日记。在自由写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写作潜力,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创造出大量优秀的美作佳文。
  参 考 文 献
  [1]刘文洁.浅谈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J].神州(下旬刊),2011(9).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才能取长补短,做到更完善,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卸下华丽的外衣,化繁为简;减少预设,变被动为机动;重视黑板板书,静中有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有效结合  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后,不足已然明显。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如何实
【摘要】面对传统文化失落的现状,教师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着手,针对性设计了甲骨文剪纸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进而喜欢上传统文化,最终达到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综合实践活动  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自己是一名画家,但是已没有时间作画,因为有太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他必须尽自己之力去拯救它们。另外,他提及的两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获悉位于偏远地区
【摘要】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的部分,也是学生们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一遇到现代文阅读就会晕头转向,错误百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体阅读;现代文;技巧  高考命题在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时,共有两种题型两个大题,即在第一卷客观性选择题中检测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共有4个小题12分;在第二卷主观性试题中检测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共4个道题,1
【摘要】作文长期以来是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但却落了个“爹不疼来娘不爱”的尴尬处境。其实作文本身是很重要的,无论是高考的分值比例(总分150分,作文60分),还是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作文都是高考语文考查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方法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方法的见解,我从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获得了一些经验。我个人觉得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系统性,即从计划写作——写作指导
【摘要】而待优生的心理,有一些与众不同:有的自卑,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抬不起头;有的叛逆,觉得我是待优生我怕谁,稍有不满就剑拔弩张,小小的批评也视为水火不容;有的自暴自弃,反正自己是待优生,还抱什么希望?快乐地混时间就是最佳选择……怎样才能让待优生走出心理阴影,健康成长呢?要善待待优生,用真诚获得信任,用友好感化心灵,打开了心结就打开了转化之路。  【关键词】待优生;态度;教学  “发展与创新”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意识;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在与学生每日的接触中,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调整,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