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现代教育化的基础,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课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那么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了信息技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基于信息资源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环境也应运而生,它必将作为传统教育的一大补充。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课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多媒体”与“因特网”成了划时代的两大信息技术。当前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飞的速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作为收集运用信息能力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网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有可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运用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样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网络情境创设:即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环境下,为了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运用网络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中我们通过营造情境,把学生变成解决问题的能者,积极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学计算机病毒时,由于学生对对网络缺乏认识,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又都有自己的QQ。在教学时我就以“QQ尾巴病毒”来创设情境,打消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害怕心理。没有了害怕心理,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轻松了。
(二)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任务情境
故事和游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好奇与好动心理,教学中让学生参加游戏活动,把抽象无趣的知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所接受,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在创设情境教学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合理创设各种情境即可。如在教学flash时,可以在网上播放著名的《小小动画系列》,观看后可以引起学生对动画创作的积极性,感觉原来我们玩的游戏也是这样来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网络,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以往的传统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本、电视等。简单的知识来源不可选择,学生只能照本吸收,全盘皆收。而今,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信息,手机、电脑、网络时时刻刻吸引着孩子,如果我们不合理运用,正确选择信息来源,将对孩子成长不利。
我们在利用网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选择正确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将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究,从中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弄清教与学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的大容量,快速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知识,有趣的人机交互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查阅与教学有关的电子教材,观看视频课件,筛选做好笔记。做到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
(三)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
未来知识的主体必将是基于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现今信息的处理与交换,电子商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已经对因特网产生了依赖性。如果现在教学还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将完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离开校园也将不适应社会,凡事将从头再学。那么,我们的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借助网络来实现信息获取的网络教学,那么就要求学生懂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基本常识,能利用软件来接收、处理信息。因此,在小学时就要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遨游互联网的铺垫。从而让学生体验网络,揭开互联网的面纱,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化的社会打好基础。
三、利用网络,提高学习反馈速度
要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习的学习能力离不开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利用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检测成绩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调整学习方法。因此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反馈必是最及时、最方便、效率最高的反馈方法。
教学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检测题,放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学生通过网络形式访问,进行测试,以实名制提交答题。提交后对与错及时体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师通过汇总学生的答题结果,及时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改变教学策略与进度,所有的一切方便又快捷。
我们也可以制作各类问卷,如各单元学习前的学情调查,学习后的成绩分析。通过各种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汇总分析,知道还有哪些学生需要巩固,哪些可以跳跃,哪些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探索出高效的教学课堂。
海量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技术的重要体现,我们利用网络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但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坚决杜绝不良信息与犯罪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否则网络无边,将会把学生带向“黑暗”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志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DB/OL].
[2]韦国.《刍议网络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DB/OL].
(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县土坎镇中心校)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课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多媒体”与“因特网”成了划时代的两大信息技术。当前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飞的速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作为收集运用信息能力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网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有可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运用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样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网络情境创设:即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环境下,为了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运用网络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中我们通过营造情境,把学生变成解决问题的能者,积极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学计算机病毒时,由于学生对对网络缺乏认识,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又都有自己的QQ。在教学时我就以“QQ尾巴病毒”来创设情境,打消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害怕心理。没有了害怕心理,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轻松了。
(二)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任务情境
故事和游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好奇与好动心理,教学中让学生参加游戏活动,把抽象无趣的知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所接受,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在创设情境教学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合理创设各种情境即可。如在教学flash时,可以在网上播放著名的《小小动画系列》,观看后可以引起学生对动画创作的积极性,感觉原来我们玩的游戏也是这样来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网络,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以往的传统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本、电视等。简单的知识来源不可选择,学生只能照本吸收,全盘皆收。而今,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信息,手机、电脑、网络时时刻刻吸引着孩子,如果我们不合理运用,正确选择信息来源,将对孩子成长不利。
我们在利用网络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选择正确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将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究,从中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弄清教与学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的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的大容量,快速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知识,有趣的人机交互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查阅与教学有关的电子教材,观看视频课件,筛选做好笔记。做到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
(三)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
未来知识的主体必将是基于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现今信息的处理与交换,电子商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已经对因特网产生了依赖性。如果现在教学还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将完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离开校园也将不适应社会,凡事将从头再学。那么,我们的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借助网络来实现信息获取的网络教学,那么就要求学生懂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基本常识,能利用软件来接收、处理信息。因此,在小学时就要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遨游互联网的铺垫。从而让学生体验网络,揭开互联网的面纱,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化的社会打好基础。
三、利用网络,提高学习反馈速度
要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习的学习能力离不开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利用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检测成绩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调整学习方法。因此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反馈必是最及时、最方便、效率最高的反馈方法。
教学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检测题,放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学生通过网络形式访问,进行测试,以实名制提交答题。提交后对与错及时体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师通过汇总学生的答题结果,及时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改变教学策略与进度,所有的一切方便又快捷。
我们也可以制作各类问卷,如各单元学习前的学情调查,学习后的成绩分析。通过各种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汇总分析,知道还有哪些学生需要巩固,哪些可以跳跃,哪些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探索出高效的教学课堂。
海量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技术的重要体现,我们利用网络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但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坚决杜绝不良信息与犯罪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否则网络无边,将会把学生带向“黑暗”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志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DB/OL].
[2]韦国.《刍议网络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DB/OL].
(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县土坎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