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指定的利弊权衡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隔代指定就是提前确立下一位接班人,其好处在于能够实现思想上的更统一,更早结束接班人选择的不确定性,形成比较稳定的预期;但弊端就在于接班人选的唯一指向性会过快形成第二权力中心,危及现有权力系统的稳定。
  自从穿越剧火了以后,“四爷”就很忙,雍正成为各影视剧中的主角。雍正继位之谜,近300年过去了,至今史学家未达成共识,而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因为康熙看中了乾隆,隔代指定,才传位于雍正。史书记载,四阿哥之子弘历(后来的乾隆)深得康熙喜爱,曾经陪康熙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晚年时光。雍正并不是非法篡位,而是康熙钟爱弘历,为了弘历将来能承继大业,先将皇位传给雍正,康熙“隔代指定”乾隆,雍正作为“中间人”,只是一个传棒的作用。
  《清高宗实录》有一段记载,故事说的是康熙有一次与弘历去围猎,命令侍卫射杀野熊,熊倒地良久,康熙让弘历去给熊补上一箭,好让弘历获得初次围捕就将熊猎杀的英武美名。但一向行动敏捷的弘历上马后迟迟不动,康熙有些生气问弘历怎么不上前,弘历回过神来,骑马欲进,谁料此时野熊突然起立,朝着弘历的坐骑扑来,此时康熙临危不乱用长枪刺死了野熊。围猎结束后,回到帷帐中,康熙对温惠妃说,这个孩子的命贵重,福大命大,将来必定比我的福气还大啊。
  《清高宗实录》卷一还有这样一段话:“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詒,周注于后。”说的是康熙十分看好弘历,已经默定了弘历此后的继位,但是古之没有帝传孙之说,所以只能先将皇位传给雍正,再由雍正传给乾隆。
  康熙临终遗言:“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康熙临终之际不仅指定了接班人雍正,还为雍正隔代指定了接班人乾隆。
  康熙帝的隔代指定并非个案,明成祖朱棣隔代指定朱瞻基也是一例。
  朱瞻基(1398—1435年),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成祖在位时,并不喜欢太子朱高炽,最喜欢另外一个儿子朱高煦,甚至还动了换储的念头。只是太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这个皇太孙了,所以最终没有换太子。
  传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皇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有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以后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也产生了影响。
  因此,朱高炽之所以能够成为仁宗皇帝,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儿子的光。明成祖确实有眼光,事实证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被史学家称之为太平天子、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并开创了明王朝的“永宣盛世”。
  (作者系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文章选自李光斗即将出版的《接班》一书。)
其他文献
患者,男,65岁.因左侧鼻塞,多涕20余年,伴左侧头面部疼痛月余于2004年8月23日入院.患者20多年来左侧鼻腔通气不畅,鼻涕多,有时流黄涕,较黏稠.1月前因受凉左侧头面部疼痛、鼻阻
还记得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那件能够和主人交流的超智能战衣贾维斯吗?如今,科技正在把汽车改造成贾维斯。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人、车、道路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人性化,这就是车联网技术。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很早就开始倡导智能交通,早在2004年,他就向国家信息产业部门建议打造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类似今天所说的车联网平台)。史其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车联网是未来交通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前额开窗-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
M记的蛋挞,K记的油条、中式早点……如果你以为这些是洋快餐们为中国本土化而研发的新品种,那你就错了,这些食品其实都是速冻产品,而且来自一家本土食品企业——思念食品集团(以下简称“思念”)。  从依靠“汤圆起家,水饺发家”扩张至生产300多个食品种类,年产能逾50万吨,在近20年的时间里,思念依靠一系列自主研发和创新,已经走到了同行业的前列,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食品业大佬。  口味创新:舌尖上的“压力
例1,男,74岁,因渐进性声嘶2个月、呼吸困难10d入院。不伴有发热、吞咽困难。患者有吸烟史40余年,约20~40支/d,高血压病史10年,14年前行右肺切除术。2006年12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