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文精神 着力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深化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立足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新时期高中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人文精神;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精神,让他们在掌握好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去应用和实现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立足人文精神教育,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 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社会责任感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继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然而,在大多数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理解教材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缺失。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在实际中落实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正,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去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切身地去感知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继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胶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去切入今天的主题,让他们明白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继而更好地让每一位學生都有发表自身观点的机会。
  二、 加强美学熏陶,体会化学学科之美
  高中化学也具有其本质美,它是人文精神与化学有效的融合。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很多的教学知识内容都依附于大量的图片,这种图文并茂的特点给教师提供了更优越的机会去向学生进行呈现,也能够使得化学知识更易于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美学与哲学的熏陶,让学生切身地去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中氮循环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氮气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氮气是如何变成蛋白质被植物吸收的,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从植物体内转入自然界中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多姿多彩、充满魅力,也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巩固化学知识,继而更好地感受到化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美学的认知。
  三、 注重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有效的展示和提高。研究性学习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其以后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除此之外,这种研究性学习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继而更好地去适应激烈的社会,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有利于化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教学时也要能够与时俱进,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去探究学习,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小组同学之间进行探究与学习,例如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等等话题。当然,学生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能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化学内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四、 注重课外实践,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课外实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但能够检测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够提高教师在化学教学上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飞跃。当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积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化学,并且知晓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专题讲座、接触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例如:在学习“地沟油的危害与利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化身为小记者去采访身边的居民地沟油的影响和对人们的伤害,如何更好地去改造地沟油使其成为比较清洁的能源,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与协作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也进一步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力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它更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以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去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房宏.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
  [2]臧景芽.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7(8).
  [3]王宝斌.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三大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5).
  作者简介: 王春燕,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本文围绕怎样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阐述,旨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思维;生活;教学  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能力都起着至
摘 要: 本文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出发,首先对微课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微课资源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基础上,总结了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开发  目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中随处可见微电影、微信和微博等信息传播媒介。微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被有效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的。本文对高中物理实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生物学科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给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地适应这一转变,教学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主动地去学习新课程理念,反省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教学反思;新课程;高中生物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国家率先兴起培养教师们的教学反思的能力,然后迅速波及世界各个范围。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图书馆文献交流系统的中间环节、社会宣传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外在表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同分异构现象是常见的概念之一,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同分异构体只是以概念的形式提到了,而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是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考点之一,因此,该考点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学好有机化学的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 同分异构现象;高考;同分异构体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同分异构的判断和书写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有关同分异构体试题的分析,让考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形式,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引入微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与不足,有利于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文章指出了新型网络载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对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网络载体;微生物学;应用优势;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