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提升音乐素养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关键词]创设 情境 提升 音乐 素养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低年段音乐教学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 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所谓电教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如在欣赏第一册《平安夜》时,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柔和、优美,与中国过年的音乐风格相差甚远,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时,我直接让学生欣赏了全曲,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说,听了以后感到很悲伤、很可怜、很想哭。还有一位学生竟然问:“老师,为什么外国人过节这么悲伤呀?”此时我用任何语言进行解释,都不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因此在上课时,我先到网上找了一段关于过圣诞节的影像资料,然后配上《平安夜》的歌曲,学生边看边听,看着外国人围着圣诞树快乐过节的情景,看着他们在虔诚祈祷的情节,真正了解了“平安夜”的内涵,两节课的效果明显不一样。
  二、 借用图片展示情境
  图片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图片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如在教《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的意境,我选用了美丽的大草原作为背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大草原的印象,自主地到画上你自己想画的大草原上有的其他东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一幅“草原美景图”就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了。通过引导学生也参与情境的创造,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歌曲。
  三、 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
  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我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转移:“朋友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了吗?渴了吗?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人们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挤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去学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 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
  如欣赏《快乐的一天》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生活编演小品《快乐的一天》,同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音乐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两只小象》时,让学生扮演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情,学习它们要团结友爱。这样,通过各种表演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 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因此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时,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新课程非常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孩子们乐于学,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实践证明,低年段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要求“轻负担、高质量”,实现 “向课堂教学要效益”。通过备学生、做好认知的导演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调控教学活动等多种措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育专家们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要最大程度地
[摘 要] 近年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与措施,供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学科大概念存在着内在联系,以大概念视角理解技术,开启全新的信息技术备课思考,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一种突破口。本文以整体的、关联的思想理解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