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面貌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背景 图书馆 下乡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35-01
在农村,完全对农民朋友开放的图书馆很少。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还应建设精神文明。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简化或是忽略,这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图书馆下乡(以村为单位,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能很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娱乐方式
农闲季节,农民朋友一般通过看电视、打牌、闲聊、到处转悠等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看电视除了能打发时间外,只会让人越看越空虚。打牌除了能让人消遣时光外,只会让人越打越浮躁。闲聊除了能让人彼此交流外,只会让人越说越无聊。到处转悠除了让人漫无目的的游走外,只会让人越转悠身心越疲惫。这些传统的娱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也不能提高农民朋友的素质。唯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能让人为之欣喜和振奋。
(二)科学文化知识缺乏
在农村,近亲结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病不就医而信迷信的大有人在。可见,科学在农村还很匮乏。导致科学在农村匮乏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普方面的图书在农村严重不足。常常由于经济原因的制约,很少有农民主动买书看。如何解决农民免费阅读图书的问题是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实,在农村建设村级小型图书馆供农民免费借阅是一个可行且不错的办法。如果有供农民免费借阅的图书,肯定有不少农民会利用农闲时间来看书。看书对增长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图书馆下乡,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无图书可读的问题。图书馆下乡应做为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的重中之中。我们不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一蹴而就,但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随着图书馆下乡而不断深入。科学早一天在农村普及,就能早一天惠及农民。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下乡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农村,缺乏的不是粮食,而是精神食粮。好的图书无疑是一种上好的精神食粮,而农村,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好的图书。图书馆下乡无疑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让农民朋友尽情享受文化盛宴。农民朋友不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农民朋友的精神风貌随之焕然一新,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二)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源
在农村,大多数小学、中学还没有图书馆,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阅读资源,而他们仅仅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下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图书馆不仅对农民朋友开放,同样也对小学生、中学生开放,让他们有好书可读。图书馆下乡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有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和中学生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这个年龄段学到的知识可以终身不忘,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他们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供足够的知识资源。
(三)图书馆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简而言之,书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书能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书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图书馆下乡,服务对象和受益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持续阅读,他们的素质会随着不断的阅读而不断的提高。
(四)图书馆下乡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农村,酷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大量的图书,这成为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图书馆下乡如同久旱逢甘露,长夜得明灯,及时满足了那部分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图书但又酷爱读书的农民朋友的学习阅读需求。图书馆下乡,意味着图书可以免费借阅,农民朋友不用自掏腰包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图书,从而免去了他们由于购买图书而支出的那部分费用,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五)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
农村图书馆实行免费借阅制度,借阅者将图书从农村图书馆借出去,并在规定还书日期内将图书还回图书馆,这样图书就可以周转使用,同一本图书就可以被不同的借阅者反复借阅,真正做到了图书资源共享,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每一本图书的作用。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既做到了大家有书可读,又可以节约大量用于印刷的纸张,节能环保是肯定的,这与国家和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高度一致的,必定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书馆下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下乡是培养现代农民的基本保障,图书馆下乡是指导农民科学务农的重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期待图书馆下乡能早日实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闻骥.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时代,2009,10.
[2]张闻骥.论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常进图书馆的意义,现代交际,2010,0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背景 图书馆 下乡 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35-01
在农村,完全对农民朋友开放的图书馆很少。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还应建设精神文明。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简化或是忽略,这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图书馆下乡(以村为单位,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能很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娱乐方式
农闲季节,农民朋友一般通过看电视、打牌、闲聊、到处转悠等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看电视除了能打发时间外,只会让人越看越空虚。打牌除了能让人消遣时光外,只会让人越打越浮躁。闲聊除了能让人彼此交流外,只会让人越说越无聊。到处转悠除了让人漫无目的的游走外,只会让人越转悠身心越疲惫。这些传统的娱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也不能提高农民朋友的素质。唯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能让人为之欣喜和振奋。
(二)科学文化知识缺乏
在农村,近亲结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病不就医而信迷信的大有人在。可见,科学在农村还很匮乏。导致科学在农村匮乏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普方面的图书在农村严重不足。常常由于经济原因的制约,很少有农民主动买书看。如何解决农民免费阅读图书的问题是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实,在农村建设村级小型图书馆供农民免费借阅是一个可行且不错的办法。如果有供农民免费借阅的图书,肯定有不少农民会利用农闲时间来看书。看书对增长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图书馆下乡,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无图书可读的问题。图书馆下乡应做为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的重中之中。我们不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一蹴而就,但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随着图书馆下乡而不断深入。科学早一天在农村普及,就能早一天惠及农民。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下乡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农村,缺乏的不是粮食,而是精神食粮。好的图书无疑是一种上好的精神食粮,而农村,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好的图书。图书馆下乡无疑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让农民朋友尽情享受文化盛宴。农民朋友不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农民朋友的精神风貌随之焕然一新,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二)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源
在农村,大多数小学、中学还没有图书馆,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阅读资源,而他们仅仅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下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图书馆不仅对农民朋友开放,同样也对小学生、中学生开放,让他们有好书可读。图书馆下乡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有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和中学生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这个年龄段学到的知识可以终身不忘,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他们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供足够的知识资源。
(三)图书馆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简而言之,书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书能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书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图书馆下乡,服务对象和受益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持续阅读,他们的素质会随着不断的阅读而不断的提高。
(四)图书馆下乡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农村,酷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大量的图书,这成为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图书馆下乡如同久旱逢甘露,长夜得明灯,及时满足了那部分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图书但又酷爱读书的农民朋友的学习阅读需求。图书馆下乡,意味着图书可以免费借阅,农民朋友不用自掏腰包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图书,从而免去了他们由于购买图书而支出的那部分费用,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五)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
农村图书馆实行免费借阅制度,借阅者将图书从农村图书馆借出去,并在规定还书日期内将图书还回图书馆,这样图书就可以周转使用,同一本图书就可以被不同的借阅者反复借阅,真正做到了图书资源共享,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每一本图书的作用。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既做到了大家有书可读,又可以节约大量用于印刷的纸张,节能环保是肯定的,这与国家和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高度一致的,必定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书馆下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下乡是培养现代农民的基本保障,图书馆下乡是指导农民科学务农的重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期待图书馆下乡能早日实现,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闻骥.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时代,2009,10.
[2]张闻骥.论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常进图书馆的意义,现代交际,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