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性:5年以上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确定青少年中(13~19岁)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耐药性。

方法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回顾性调查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452例于本院就诊的青少年患者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了该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分离株(239例)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

结果

萧山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为16.46%。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分离株中甲硝唑的耐药率为71.55%;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16.74%,且该种抗生素近两年有上升趋势;左氧氟沙星为5.02%;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率分别为0.0%和0.84%。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模式没有显著变化,15.06%比例的分离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呈现双重抗性。萧山地区青少年不同性别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对相关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萧山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非常高,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中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及呋喃唑酮低度耐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策略中,应重视青少年抗生素耐药情况,提倡个体化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引起神经症状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6, CA16)VP1基因特征。方法采集表现神经症状的病例临床标本及信息,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原,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培养阳性标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VP1序列并测序。利用DNAStar 5.0和Mega 5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及亲缘进化分析。同时收集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采用SP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激动型抗小鼠CD40单链抗体(scFv),并体内外验证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肿瘤的作用。方法亲和层析技术获得高纯度的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蛋白。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体外激活DC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表达水平,反应CD40 scFv对DC的激活能力。将激活的DC细胞与小鼠NK细胞共培养后,将NK细胞与小鼠成纤维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成熟过程中脱落的无核细胞碎片,其通过黏附、活化、释放、聚集等一系列功能活动,在止血和血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石。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止血功能外,血小板同时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进而参与脓毒症、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临床研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在抗栓同时表现出抗炎抗肿瘤
目的本研究拟对体外诱导的Helios+调节性T细胞(induced Helios+ regulatory T cell,Helios+ iTreg)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其与正常人外周血固有Helios+ Treg(natural Helios+ Treg, Helios+ nTreg)的差异。方法采集并分选正常人外周CD4+CD25-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体外
目的通过小鼠腹腔注射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 EdU)标记骨髓中处于增殖状态的粒细胞,以期了解炎症状态下小鼠骨髓中的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生成的变化。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热灭活的大肠杆菌(HI E.coli)建立急性腹腔炎症模型,采用EdU掺入法,随后24、48、72、96 h将小鼠处死并取小鼠全骨髓细胞,应用流式抗体lineage、CD34、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感染对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采用问号钩体赖株体外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运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细胞ICAM-1和VCAM-1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组织镀银染色法检测问号钩体感染C3H/HeJ小鼠后肺、肝、肾组织内钩体侵袭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
目的对老年人单独及联合接种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进行安全性评价,提高老年人对接种流感疫苗和PPV23的安全性认识。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9月对符合接种条件≥60岁的老年人单独及联合接种流感疫苗、PPV23,观察接种后1个月内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所有观察对象、单独接种流感组、单独接种国产PPV23组、单独接种进口PPV23组、联合接种组Ⅰ(流感与国
目的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的基础上以高糖高脂刺激,检测巨噬细胞与鼻疽诺卡菌作用后的免疫指标,探讨高糖高脂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实验组分为4组:高糖组以50 mmol/L葡萄糖培养,高脂1组以10 mg/L溶血卵磷脂培养,高脂2组以25 mg/L溶血卵磷脂培养,高脂高糖组以50 mmol/L葡萄糖+25 mg/L溶血卵
目的制备人4型腺病毒(Ad4)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载体。方法以我们前期制备的Ad4-GZ01株全基因组载体pBRAd4为基础,用常规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基因组E3区缺失并插入EGFP表达框,转染AD293细胞拯救得到重组病毒,测序、电泳和ELISA等方法鉴定,纯化病毒免疫小鼠,ELISA和细胞微量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获得携带EGFP报告基因的重组人4型腺病毒rAd4EGFP,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顺铂(PP)或多西他赛+顺铂(DP)同期胸部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2011年—2016年1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EGFR突变未知或野生型的Ⅳ期肺腺癌随机分为PP组(50例)和DP组(51例)。2组患者均接受同期胸部IMRT,处方剂量60~70 Gy。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生存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结果PP组和DP组的总有效率(CR+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