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实验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17-01
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经常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如有的实验耗时而缓慢,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有的因场景太大或常有危险性而无法进行等,这些均制约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开展,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操作过程,有悖于现代环保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 运用网络技术支持的虚拟实验室,能起到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性的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室,多怕学生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所以许多实验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这些都暴露出传统实验的弊端。网络虚拟实验的创建,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如在讲述人体废物的排出时,我利用三维动画,虚拟出人体泌尿系统及肾单位的三维图形,立体、直观、生动的演示尿液的生成过程。并且清晰的显示体液在人体泌尿系统及肾单位内流动时,其成分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使学生对尿液的生成过程一目了然,深刻理解了原尿和尿的区别。轻松地突破了课堂中的难点,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大大地加强了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去丰富实验课的内容
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整理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现代摄影工具资源,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借此去丰富生物实验课的内容。例如,在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时,我让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去观察、拍摄三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及相关的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资料展示和交流。每组所展示的动物种类有所不同,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这种实验教学的尝试,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内容更丰富多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3 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抽象、难懂的实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实验的融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应用多媒体技术使生物实验现象和过程清晰呈现于大屏幕,这样缩短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信心。例如,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始终是无法在实验课堂中操作或演示的一个重要实验。以往一直处于抽象的理论讲解和平面图示解读阶段。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实验发生的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可以分步演示模拟实验过程的各个阶段,再配以清晰的讲解,使课堂实验教学环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逼真的声、光、动画效果,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直观感觉。也让抽象的、难以观察的实验过程浅显化,很好的突破了教材中的难点。也创造出了一种学习实验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向爱学、乐学转变。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实验过程生动、形象、快捷,大大缩短了实验的时间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传统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而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登堂入室后,给实验教学注人了无限的生机。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大大的缩短实验的时间,节约上课有限的时间,又能清晰的呈现实验过程。进而弥补了传统的实验中有些实验过程太长,学生探究兴趣锐减,而教师也很难管理实验课堂的缺点。例如,探究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使用動画模拟实验,让学生灵活拖动鼠标在网络虚拟实验创建的三维物件环境中进行虚拟实验。轻轻点击鼠标便把骨放在火上煅烧或放入10%稀盐酸中浸泡。很快,生动的呈现出变为“灰”和“打结”的形象画面,大大的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巧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现代教育媒体有丰富的表现力,巧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另外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虽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但绝不能让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取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实验的融合,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和创新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只要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摆正学生—— 教师—— 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合理使用多媒体,就会在教学中相得益彰,既能拓宽实验教学渠道,给生物实验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又能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高建中.生物多媒体课堂互动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9(4).
[2] 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
[3] 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Z].2000(1).
[4] 陆天池.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实验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17-01
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经常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如有的实验耗时而缓慢,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有的因场景太大或常有危险性而无法进行等,这些均制约了中学生物实验的开展,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操作过程,有悖于现代环保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 运用网络技术支持的虚拟实验室,能起到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性的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室,多怕学生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所以许多实验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这些都暴露出传统实验的弊端。网络虚拟实验的创建,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如在讲述人体废物的排出时,我利用三维动画,虚拟出人体泌尿系统及肾单位的三维图形,立体、直观、生动的演示尿液的生成过程。并且清晰的显示体液在人体泌尿系统及肾单位内流动时,其成分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使学生对尿液的生成过程一目了然,深刻理解了原尿和尿的区别。轻松地突破了课堂中的难点,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大大地加强了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去丰富实验课的内容
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整理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现代摄影工具资源,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借此去丰富生物实验课的内容。例如,在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时,我让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去观察、拍摄三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及相关的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资料展示和交流。每组所展示的动物种类有所不同,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这种实验教学的尝试,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内容更丰富多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3 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抽象、难懂的实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实验的融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应用多媒体技术使生物实验现象和过程清晰呈现于大屏幕,这样缩短生物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信心。例如,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始终是无法在实验课堂中操作或演示的一个重要实验。以往一直处于抽象的理论讲解和平面图示解读阶段。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实验发生的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可以分步演示模拟实验过程的各个阶段,再配以清晰的讲解,使课堂实验教学环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逼真的声、光、动画效果,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直观感觉。也让抽象的、难以观察的实验过程浅显化,很好的突破了教材中的难点。也创造出了一种学习实验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向爱学、乐学转变。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实验过程生动、形象、快捷,大大缩短了实验的时间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传统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而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登堂入室后,给实验教学注人了无限的生机。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大大的缩短实验的时间,节约上课有限的时间,又能清晰的呈现实验过程。进而弥补了传统的实验中有些实验过程太长,学生探究兴趣锐减,而教师也很难管理实验课堂的缺点。例如,探究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使用動画模拟实验,让学生灵活拖动鼠标在网络虚拟实验创建的三维物件环境中进行虚拟实验。轻轻点击鼠标便把骨放在火上煅烧或放入10%稀盐酸中浸泡。很快,生动的呈现出变为“灰”和“打结”的形象画面,大大的缩短了实验的时间。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巧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现代教育媒体有丰富的表现力,巧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另外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虽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但绝不能让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取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实验的融合,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和创新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只要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摆正学生—— 教师—— 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合理使用多媒体,就会在教学中相得益彰,既能拓宽实验教学渠道,给生物实验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又能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高建中.生物多媒体课堂互动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9(4).
[2] 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
[3] 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Z].2000(1).
[4] 陆天池.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