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有理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位在证券公司做投行的朋友紧张兮兮地发来一条微信,说传统投行模式有可能被互联网彻底颠覆,想着要不要赶快转行,另谋出路。传统投行的业务模式是保荐加承销。承销环节在传统业务模式下,成本高不说,对投资者的门槛要求也很高。依靠互联网技术诞生的股权众筹平台,能够绕过证券公司,凭借极其低廉的成本,使新股推介直接变成买方市场。保荐人作为标的寻找、价值发现重要一环也有可能被互联网强大的“群众智慧”所取代。也许,未来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保荐人,只要其价值发现能力能被“大数据”所证明。
  互联网技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把无数的“小”变成一个“大”,这个“大”可以与居高临下的权威对抗;互联网平台可以把分散力量集结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集体智慧,这种集体智慧有别于专家笔下的经验之谈,是真正能推动市场和社会前进的正能量。如此,互联网才具有了巨大的颠覆性,能够撼动难以撼动的领域,彻底改变已经被制度高度固化的思想。这无异于掀起了一场从产业到思想各个层面的非暴力革命。
  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司而言,除了资本市场,内部公司治理也可以发生颠覆性改变。想象一下,如果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思考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独立董事和公司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双向匹配,平台设置相应的资格认证、信誉评价和董事免责保险体系,一切公开、透明,独立董事还能安于做花瓶吗?
  又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分散世界各个角落的小股东可以用“众投”模式选出自己认为的最有责任心的股东代表,进入董事会,起到监督和决策参考的作用。此举不但可以解决小股东利益无人代言、长期受漠视的问题,而且能够大大减少整个市场的投机氛围,有助于引导市场向真正的价值投资方向发展。
  无论是一千四百多年前老子的时代,还是在几百年前亚当斯密的年代,古代圣贤早已经论述过自下而上的“市场化”的巨大力量,只不过当时没有技术手段和制度环境能够释放这种能量而已。互联网技术把市场化的思想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恐怕是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也没有想到的。信息充分、无进入壁垒、零交易成本,价格变动是灵活的,可以随时根据供需关系调整……这些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描述,一直都是存在于教科书的模型里,离现实太远,因而只能作为理论上的参照系。互联网技术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自由市场波澜壮阔的美好——每个人都能获得话语权,垄断者被迫把坐享其成的利润交回民众手里,被社会道德唾弃的行为越来越无处遁形,每个人尽其所长、各得其所。
  当然,一切都还在行进中,现实中只能看到这些美好场景的零星片段。不过,哪怕是片段也让人燃起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其他文献
进入创业2.0时代的中关村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这片沃土必将成为极客梦想实现的地方。  那么,何谓“极客”?“极客”是“geek”的音译,原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爱社交的学者或知识分子,后来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如今“极客”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概言之,“极客”就是将某种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无论国际国内,极客的身影都随处可见,极客的事迹都令人赞叹。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