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药物研究新进展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是尿酸在体内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引发的疾病,也是痛风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日益增加的患者使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临床治疗药物虽能控制部分病情但仍有各种不足.在研药物的热点是人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但老药新用及其他靶点的药物也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缓解LDMOS中比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了一种具有2层堆叠结构的LDMOS器件。该结构由2个独立的LDMOS器件堆叠形成,因而在此器件导通时,2个LDMOS的漂移区形成了2条电流路径,且由于上层LDMOS的衬底能够将2条电流路径隔离,从而使得2条路径上的电流独立工作而不互相干扰,进而提高器件的导通电流。另外,上层LDMOS的漂移区能够同时被其衬底以及内部的P埋层和P浮空层耗尽,下层LDMOS的漂移区也能同时被上下两层LDMOS的衬底耗尽,于是上下两层LDMOS的漂移区浓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生命健康受到重大威胁,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格局也迎来新的变化。美国FDA的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CDER)在2020年批准了53款创新药,其中40个为全球范围内首次批准。欧洲EMA全年批准了34款创新药,其中6个为全球首次批准。日本医药品和医疗器械局(PMDA)全年批准了38款创新药,其中有13个为全球首次批准的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批准了48款新药,其中9个产品为本土企业研发且在全球首次获批。这些新药的上市,将为多种疾病提供全新的疗法或更多的治疗选择
为了降低IGBT的关断时间与导通压降,并且折衷关断损耗与导通压降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阳极NPN结构的Si/SiC异质结IGBT器件。该器件在SiC-IGBT的基础上,阳极处引入Si材料,并进行NPN掺杂。Si与NBuffer结合成N-Si/N-SiC异质结,形成阳极NPN三级管结构。相比于SiC的价带,Si/SiC异质结处拥有较高的价带能级,利用异质结价带差,当器件关断时,阳极端可以快速抽取异质结附近的空穴,降低关断时间。此外NPN三级管结构在关断时开启,抽取载流子。在2种抽取载
目的:制备B群脑膜炎球菌H因子结合蛋白A(fHBP A)和H因子结合蛋白B(fHBP B)亚家族的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fHBP抗原含量的ELISA方法。方法:重组表达并纯化fHBP A(His)和fHBP B(His)标签蛋白免疫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3株稳定分泌抗fHBP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A,B和AB。以抗AB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A、抗B为二抗,分别建立检测fHBP A和fHBP B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3种单抗效价均在4.4×1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