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开5分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晚,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我在路灯下看了看表,23时30分。那一刻,我十分懊恼。因为,209路公交的末班车刚走。这里是城市的远郊,几乎没有出租车经过。
  寒风中,我呼着热气,一脸沮丧地朝前走。我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仿佛是生命的尽头。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天哪,209路车还停在站牌下!”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欣喜若狂地冲了上去。上车后,司机礼貌地问我:“先生,你要去哪里?”我敷衍地说:“终点站。”
  然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环顾四周,车子里只有几个乘客,显得空荡荡的。23时35分的时候,司机发动了车子。
  我想,幸亏那司机的手表慢了5分钟。不然,此刻我还在冰天雪地里茫然地行走。那瞬间,我突然有些哽咽。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在此之前,我从来不会被一个陌生人感动。
  此刻,空调车里温暖如春,我忍不住仔细打量起那个司机来:这是一个40岁出头的男子,身体健壮,显得很精神。我注意到,他在驾驶座前摆了个憨态可掬的不倒翁。一路摇摇晃晃,让人忍俊不禁。
  路灯下,车子开得很稳。每到一个地方,司机总会小声地叫醒一个乘客。乘客们醒后,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他竟然记得每一个乘客的站点,一路下来,没有一个乘客坐过站。我这才明白,他为什么问我去哪里?原来,他是怕我睡过头。
  后来,我又坐过两次这趟车。奇怪的是,每次司机都是23时35分才发车。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问道:“师傅,你的手表是不是慢了5分钟啊?”司机摇摇头:“没有呀?”我诧异极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你每次都要迟开5分钟呢?”
  司机笑了,给我讲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10年前,一个穷小子背着一个破包,从山里出来打工。可是,在火车站小偷光顾了他。最后,他只剩下裤兜里的两块钱,还有腰间的一把匕首。当时,已经是深夜。他暗暗发誓,倘若前面还有一辆公交车,他就会坚持下去。倘若没有,他就拿着匕首去抢劫。结果,他很幸运地搭上了209路的末班车。
  他以为,这一切都是天意。所以,他遵守诺言在这个城市艰难地打拼。为此,他擦过皮鞋,送过牛奶,甚至扛过沙包。终于,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老司机退休那天,他接过了209路末班车的担子。那时,他才知道,原来,当年老司机是故意迟开了5分钟。他诧异地问,这是为什么?老司机笑着说,因为,也许会有一个漂泊的异乡人,正满怀期待地朝这里赶来……
  此刻,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是的,我就是当年那个穷小子。从那天起,我就决定像老司机一样,每天多等5分钟。因为,这也许会改变某个人的一生……”
  很多时候,关怀别人只是举手之劳,予人方便,只是多等5分钟。
  (编辑 一昕)
其他文献
大约只有极少数批评家信奉马拉美的这句话:“诗不是用思想而是用词句写成的。”但当作家经过了苦思冥想面对空洞的电脑屏幕,思想和词句的战争不可避免。批评家对故事生成的叙事话语也会有莫名的兴奋点,但也许只有作家成为叙事者游走于文本之间的时候,我何以为“我”,这样的疑问才会构成某种意义上的类生理反应。虽然有这种纠结,作家又不得不面对康拉德所述的那个目的论困境:“我的任务是使你观看。”在谈论思想铸就的作品已经
题记:我看见有人在谛听远处无名的足音,我听见他们说,新的时间该开始了。一  2008年1月4日,旧版的“虾米音乐”网上,网友“船长”在汪峰专辑《怒放的生命》下面留了一个极简短的评论,标题叫“听到”,就一句话,我至今记得:“大学时,隔壁的女孩一直在那吼一句:我想要怒放的生命。”①站在这二十三个字之间的,是一个被“听到”的当代青年的形象,其中,又有着某种幽微的视觉效果——要是把“在那吼一句”换成“在吼
摘要:作者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比较认可网络学习,但是教师的网络学习目的多是出于个人兴趣,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契合度不够。为了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建议在网络学习中加强专业发展意识,通过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参与网络教研、践行新型教学模式等实践,助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
他出生在湖北农村,是喝着碎米糊糊长大的。母亲对他说:“如果你长大了能够当老师,就天天有白米饭吃了。”为了吃饱饭,年幼的他早早就立下志向:我长大了要教书。后来,他考进了一所大学。到第二个学期,他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回家养殖美国青蛙。那时的他并没有放弃走出去的信念,决定通过努力挣钱再去学习。果然,一年下来,养殖让他终于掘到了闯天下的第一桶金。那时,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在国内热映。看完电影,他激动得一宿
落满西风的古道,踽踽独行着一位诗人。忽然,他驻足不前,一处风景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风景可能是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株草,也可能是一只动物,一个人或是一段情。诗人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诗。诗很快传遍了村野市井,妇孺皆知。从此,这处风景像是被人贴上了标签,名花有主。这处风景便成了诗人的风景。  比如,清明雨。清明雨自唐朝起,便归属了诗人杜牧,归属了他的《清明》诗。清明,首先是个节气,交节会变天,下
一    有意的等待,无意的错过。  那年我与家人去黄山度假,听说那里的云变幻无穷,神奇美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我甚是好奇,想不到云竟有如此大的魅力,便决定舍弃我最爱的懒觉,无论如何也要起个大早,一探究竟。  次日清晨,我满脸睡意地登山上路了,尽管毫不情愿,可耐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一路上,朦胧的山雾似幕布,若隐若现的山腰上碧水浅浅,清澈透明,我驻足聆听流水潺潺。痴醉于山水之间,也感受着大自然赋于
小国儿  我怕谁呀,啊,我怕谁呀!小国儿大腿拍得啪啪响,眼直勾勾地,你说说,我怕谁?大家哄地笑了。一般人都知道,小国儿灌上半斤老猫尿,就手舞足蹈,找不着北了。小国儿好酒,一天不喝,能把手指头嘬破了。老少爷们说,整个村后,一个人能把自己灌趴下的,除了小国儿这个驴屎蛋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小国儿大名叫李彦雷,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小,打小就被惯得没边儿。他爹外号赤脚大仙,行二,得了病,找个巫婆掐了掐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综合性课程,笔者认为其课程理念与STEM教育、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理念相契合,因而将STEM教育理念和翻转课堂模式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其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下面,笔者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做个小开关”一课为例,探索STEM视域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  ● STEM视域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可行性  1.紧跟新课改步伐,符合课程培养目标  STE
在日月星辰、风云雨露和山水景色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朗的夜晚天挂银轮,遥对星空,翘首望月。望月,让人遥想千年往事,古今风流;让人感叹宇宙浩渺,自身卑微。更重要的是,膜拜着皎洁的明月,沐浴着似水清辉,心灵,似乎在瞬间变得纯净;灵魂,似乎在沐浴中重生。月华流进心田,滋润着干涸的灵魂,涤荡着满身秽气,驱除邪恶的心魔,浣洗着无知和愚昧。在这似水的月华下漫步,任谁,也会心灵宁静;任谁,也会柔情似水;任谁,也会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十二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意见,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升教学水平,并具体要求各高校要在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让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逐渐达到15%以上。  人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听觉和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感觉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