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学习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九年级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将这部分习题的类型和解题思路给同学们作归纳和分析.
一、解电学问题的一般步骤
1.识别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直通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1)所谓“直通法”即把电流类比成水流,从电源正极流回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即为串联,如果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即为并联.
(2)识别电路时如何排除电表的干扰:电流表“当导线”即其电阻为零;电压表“看不见”即当作断路.
2.看电表测何处电流、电压;滑动变阻器用的是哪一部分;开关控制哪个部分.
3.运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及电功、电功率知识分析、求解.
二、电学典型例题分类及解法
(一)简单的串联、并联问题
1.简单的串联
例1 如图1所示,R1=1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2的示数U2=2.4V,电流表A的示数I=0.4A.求:(1)电压表V1的示数;(2)电阻R2的阻值;(3)1minR1产生的热量;(4)电路的总功率.
解析 首先识别电路: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V2分别测R1、R2两端的电压.(1)U1=IR1=0.4×10=4(V);(2)R2=U2/I=2.4/0.4=6(Ω);(3)Q=I2R1t=0.42
×10×60=96(J);(4)U=U1+U2=4+2.4=6.4(V),P=UI=6.4×0.4=2.56(W).
2.简单的并联
例2 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1的阻值;(3)电路的总功率.
解析 R1、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的电流.
(1)U=I2R2=0.3×20=6(V);
(2)I1=I-I2=0.5-0.3=0.2(A),
R1=U/I1=6/0.2=30(Ω);
(3)P=UI=6×0.5=3(W).
(二)可化为串联、并联问题
例3 如图3所示,R1=10Ω,R2=15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电源电压;(2)R3的阻值;(3)电路的最小功率.
解析 开关状态的变化会引起电路连接情况的变化(1)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U=IR1=0.4×10=4(V);
(2)当S1、S2均闭合时,R1、R3并联,I1
=0.4A不变,I3=I-I1=1.2-0.4=0.8(A),R3
=U/I3=4/0.8=5(Ω);
(3)当S1、S2均断开R1、R2串联时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P=U2/R串=42/25=0.64(W).
(三)电路动态分析
1.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由滑动变阻器引起
例4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由( ).
A.0.3A~0.1A B.0A~0.1A
C.0.1A~0.3A D.0.3A~0A
解析 思路:化“动”为“静”,抓住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将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P在A点时,只有R,IA=U/R=3/10=0.3(A);P在B点时,R、R′串联,IB=U/R总=3/30=0.1(A),故选A.
例5 如图5所示,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小
D.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解析 R、RP串联,电压表测RP两端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时,RP变大,R总变大,据I=U/R总,U不变,I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错.据UR=IR,R不变,I变小,UR变小,又UP=U-UR,所以UP变大,故B错.据P=U2/R总,U不变,R总变大得,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小,故选C.
(2)由开关引起
例6 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A.1∶3 B.3∶1 C.2∶3 D.3∶2
解析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源电压:U=0.2(R1+R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只有R1,此时电源电压:U=0.8R1,两式联立解得R1∶R2=1∶3.选A.
2.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由滑动变阻器引起
例7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两块表的示数都不变
B.两块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解析 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此示数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滑片向右移动时RP变大,IP变小,I1不变,所以干路电流变小.故选D. (2)由开关引起
例8 某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如图8所示,R1、R2是发热电阻丝,M是电动机.开关S1闭合后,S2接1、2时吹冷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S2接2、3时吹温风,R1的阻值为110Ω.S2接3、4时吹热风,电吹风的总功率为1100W.电源电压为220V.试求:(1)吹冷风时,电动机的功率是多少?(2)吹温风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3)吹热风时,R2的电阻是多少?
解析 (1)开关S1闭合后,S2接1、2时只有电动机M工作,吹冷风,
PM=UI=220×0.5=110(W).
(2)S2接2、3时M、R1并联,吹温风,
I1=U/R1=220/110=2(A).
(3)S2接3、4时M、R1、R2并联,吹热风,
P1=UI1=220×2=440(W),
P2=P-PM-P1=1100-110-440=550(W),
R2=U2/P2=2202/550=88(Ω).
(四)电路保护问题
例9 把标有“6V 6W”的L1灯和标有“9V 3W”的L2灯串联在电源上,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源电压最大是多少?并联在电源上,为保证电路安全干路电流最大是多少?(设灯泡电阻不变)
解析 方法点拨:串小流、并小压
L1、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分别是1A、1/3A,电阻分别是6Ω、27Ω.
串联时取小电流1/3A,U=I(R1+R2)
=1/3×(6+27)=11(V);
并联时取小压6V,I=I1+I2=U/R1+U/R2
=6/6+6/27=11/9(A).
例10 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2Ω B.0~8Ω
C.2Ω~8Ω D.8Ω~10Ω
解析 方法点拨:分别保护,综合判断.
保护电流表,电路中最大电流I=0.6A,
R总=U/I=6/0.6=10(Ω),RP=R总-R1=10-8
=2Ω,故RP:2Ω~10Ω;
保护电压表,其最大示数为3V,所以R1两端电压也是3V,根据串联分压可知RP最大为8Ω,故RP:0Ω~8Ω;综合判断RP:2Ω~8Ω.
(五)电路故障分析
方法点拨:1.如果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有(1)灯泡断路;(2)灯泡短路;(3)灯泡和电压表串联了.2.分析电路时如果遇到电表,该如何处理,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3.看是否造成电源短路.
例11 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近似等于电源电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丝断了 B.L1短路
C.L2短路 D.L2灯丝断了
解析 本题可用选项代入分析法.A.L1灯丝断了,电路为断路,电表示数都为零,故A错.B.L1短路,L2仍然工作,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故B错.C.L2短路,则电压表同时也被短路,其示数为零,故C错.D.L2灯丝断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所以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而L1电阻和电压表的内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D正确.
例12 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上买了一只廉价台灯,装上“220V 25W”的灯泡后,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时,其他用电器正常,在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 ).
A.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台灯的灯座内短路
D.台灯的插头内短路
解析 A、B选项只会造成断路,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若台灯的插头内短路,则,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时,就会造成火线、零线短路.故C正确.
(六)图像问题
例13 如图1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像如图12所示.根据图像的信息可知:(1)哪条线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2)电源电压为多少V?(3)电阻R1的阻值为多大?
解析 方法点拨:1.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2.从图像中找到相关信息作为已知条件.
(1)R1、RP串联,滑片向左移动时,RP减小,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因为UP=U-U1,所以UP减小,因此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即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
(2)在图12中,横坐标电流取某一值,如0.2A,甲图线对应的U1=2V,乙图线对应的UP=4V,所以电源电压为6V.(电流取其他点也可)
(3)在甲图中取一适当点,读出相应的电流、电压值,则R1=U1/I1=2/0.2=10(Ω).
(七)暗盒问题
例14 如图13所示的黑盒子中,由导线和几个阻值均为5Ω的电阻构成电路,盒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1、3接线柱间的电阻为5Ω,2、4接线柱间的电阻也为5Ω,1、2接线柱间的电阻为10Ω,而3、4接线柱间没有明显电阻.试画出盒内最简单的电路图.
解析 方法点拨:先猜想后检验.答案如图14所示.
(八)实验题
考查内容:(1)原理应用;(2)量程选择;(3)实验注意点;(4)连图能力;(5)电表读数;(6)数据处理;(7)故障分析;(8)实验再设计.
例15 在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约3V,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6Ω,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电流应该选择的合适量程是 .
(2)根据实验要求,将图15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你认为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某次测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电流表的示数是
A,此时测量的待测电阻R= Ω.
(5)若电压表(或电流表)损坏,不添加任何器材,也不得重新连接电路,如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1A”字样)
解析 (1)0~0.6A (2)图略 (3)A,R短路 (4)1.9,0.3,6.3 (5)若电压表损坏,如图17,实验步骤: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二、滑片调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由于电源电压恒定,所以I1(10+R)=I2R,因此R=10I1/(I2-I1).
一、解电学问题的一般步骤
1.识别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直通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1)所谓“直通法”即把电流类比成水流,从电源正极流回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即为串联,如果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即为并联.
(2)识别电路时如何排除电表的干扰:电流表“当导线”即其电阻为零;电压表“看不见”即当作断路.
2.看电表测何处电流、电压;滑动变阻器用的是哪一部分;开关控制哪个部分.
3.运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及电功、电功率知识分析、求解.
二、电学典型例题分类及解法
(一)简单的串联、并联问题
1.简单的串联
例1 如图1所示,R1=1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2的示数U2=2.4V,电流表A的示数I=0.4A.求:(1)电压表V1的示数;(2)电阻R2的阻值;(3)1minR1产生的热量;(4)电路的总功率.
解析 首先识别电路: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V2分别测R1、R2两端的电压.(1)U1=IR1=0.4×10=4(V);(2)R2=U2/I=2.4/0.4=6(Ω);(3)Q=I2R1t=0.42
×10×60=96(J);(4)U=U1+U2=4+2.4=6.4(V),P=UI=6.4×0.4=2.56(W).
2.简单的并联
例2 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1的阻值;(3)电路的总功率.
解析 R1、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的电流.
(1)U=I2R2=0.3×20=6(V);
(2)I1=I-I2=0.5-0.3=0.2(A),
R1=U/I1=6/0.2=30(Ω);
(3)P=UI=6×0.5=3(W).
(二)可化为串联、并联问题
例3 如图3所示,R1=10Ω,R2=15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电源电压;(2)R3的阻值;(3)电路的最小功率.
解析 开关状态的变化会引起电路连接情况的变化(1)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U=IR1=0.4×10=4(V);
(2)当S1、S2均闭合时,R1、R3并联,I1
=0.4A不变,I3=I-I1=1.2-0.4=0.8(A),R3
=U/I3=4/0.8=5(Ω);
(3)当S1、S2均断开R1、R2串联时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P=U2/R串=42/25=0.64(W).
(三)电路动态分析
1.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由滑动变阻器引起
例4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由( ).
A.0.3A~0.1A B.0A~0.1A
C.0.1A~0.3A D.0.3A~0A
解析 思路:化“动”为“静”,抓住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将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P在A点时,只有R,IA=U/R=3/10=0.3(A);P在B点时,R、R′串联,IB=U/R总=3/30=0.1(A),故选A.
例5 如图5所示,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小
D.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解析 R、RP串联,电压表测RP两端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时,RP变大,R总变大,据I=U/R总,U不变,I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错.据UR=IR,R不变,I变小,UR变小,又UP=U-UR,所以UP变大,故B错.据P=U2/R总,U不变,R总变大得,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小,故选C.
(2)由开关引起
例6 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A.1∶3 B.3∶1 C.2∶3 D.3∶2
解析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源电压:U=0.2(R1+R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只有R1,此时电源电压:U=0.8R1,两式联立解得R1∶R2=1∶3.选A.
2.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1)由滑动变阻器引起
例7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两块表的示数都不变
B.两块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解析 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此示数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滑片向右移动时RP变大,IP变小,I1不变,所以干路电流变小.故选D. (2)由开关引起
例8 某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如图8所示,R1、R2是发热电阻丝,M是电动机.开关S1闭合后,S2接1、2时吹冷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S2接2、3时吹温风,R1的阻值为110Ω.S2接3、4时吹热风,电吹风的总功率为1100W.电源电压为220V.试求:(1)吹冷风时,电动机的功率是多少?(2)吹温风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3)吹热风时,R2的电阻是多少?
解析 (1)开关S1闭合后,S2接1、2时只有电动机M工作,吹冷风,
PM=UI=220×0.5=110(W).
(2)S2接2、3时M、R1并联,吹温风,
I1=U/R1=220/110=2(A).
(3)S2接3、4时M、R1、R2并联,吹热风,
P1=UI1=220×2=440(W),
P2=P-PM-P1=1100-110-440=550(W),
R2=U2/P2=2202/550=88(Ω).
(四)电路保护问题
例9 把标有“6V 6W”的L1灯和标有“9V 3W”的L2灯串联在电源上,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源电压最大是多少?并联在电源上,为保证电路安全干路电流最大是多少?(设灯泡电阻不变)
解析 方法点拨:串小流、并小压
L1、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分别是1A、1/3A,电阻分别是6Ω、27Ω.
串联时取小电流1/3A,U=I(R1+R2)
=1/3×(6+27)=11(V);
并联时取小压6V,I=I1+I2=U/R1+U/R2
=6/6+6/27=11/9(A).
例10 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2Ω B.0~8Ω
C.2Ω~8Ω D.8Ω~10Ω
解析 方法点拨:分别保护,综合判断.
保护电流表,电路中最大电流I=0.6A,
R总=U/I=6/0.6=10(Ω),RP=R总-R1=10-8
=2Ω,故RP:2Ω~10Ω;
保护电压表,其最大示数为3V,所以R1两端电压也是3V,根据串联分压可知RP最大为8Ω,故RP:0Ω~8Ω;综合判断RP:2Ω~8Ω.
(五)电路故障分析
方法点拨:1.如果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有(1)灯泡断路;(2)灯泡短路;(3)灯泡和电压表串联了.2.分析电路时如果遇到电表,该如何处理,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3.看是否造成电源短路.
例11 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近似等于电源电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丝断了 B.L1短路
C.L2短路 D.L2灯丝断了
解析 本题可用选项代入分析法.A.L1灯丝断了,电路为断路,电表示数都为零,故A错.B.L1短路,L2仍然工作,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故B错.C.L2短路,则电压表同时也被短路,其示数为零,故C错.D.L2灯丝断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所以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而L1电阻和电压表的内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D正确.
例12 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上买了一只廉价台灯,装上“220V 25W”的灯泡后,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时,其他用电器正常,在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 ).
A.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台灯的灯座内短路
D.台灯的插头内短路
解析 A、B选项只会造成断路,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若台灯的插头内短路,则,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时,就会造成火线、零线短路.故C正确.
(六)图像问题
例13 如图1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像如图12所示.根据图像的信息可知:(1)哪条线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2)电源电压为多少V?(3)电阻R1的阻值为多大?
解析 方法点拨:1.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2.从图像中找到相关信息作为已知条件.
(1)R1、RP串联,滑片向左移动时,RP减小,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因为UP=U-U1,所以UP减小,因此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即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
(2)在图12中,横坐标电流取某一值,如0.2A,甲图线对应的U1=2V,乙图线对应的UP=4V,所以电源电压为6V.(电流取其他点也可)
(3)在甲图中取一适当点,读出相应的电流、电压值,则R1=U1/I1=2/0.2=10(Ω).
(七)暗盒问题
例14 如图13所示的黑盒子中,由导线和几个阻值均为5Ω的电阻构成电路,盒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1、3接线柱间的电阻为5Ω,2、4接线柱间的电阻也为5Ω,1、2接线柱间的电阻为10Ω,而3、4接线柱间没有明显电阻.试画出盒内最简单的电路图.
解析 方法点拨:先猜想后检验.答案如图14所示.
(八)实验题
考查内容:(1)原理应用;(2)量程选择;(3)实验注意点;(4)连图能力;(5)电表读数;(6)数据处理;(7)故障分析;(8)实验再设计.
例15 在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约3V,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6Ω,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电流应该选择的合适量程是 .
(2)根据实验要求,将图15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你认为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某次测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电流表的示数是
A,此时测量的待测电阻R= Ω.
(5)若电压表(或电流表)损坏,不添加任何器材,也不得重新连接电路,如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1A”字样)
解析 (1)0~0.6A (2)图略 (3)A,R短路 (4)1.9,0.3,6.3 (5)若电压表损坏,如图17,实验步骤: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二、滑片调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由于电源电压恒定,所以I1(10+R)=I2R,因此R=10I1/(I2-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