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味高中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可借助语言文字,品读出诗歌中蕴含情感、意境、效力、体现语言风格,从而获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美的感知,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激趣 诵读 锤炼 审美 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翻开崭新的语文教材必修1,跳入眼底的依旧是现代诗歌单元位居目录之首,收录的是最经典的四首现代诗: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和徐自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面对教材,心中难免升起种种疑问:现代诗歌并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为什么却把它们放在初高中衔接的第一步呢?这几首诗歌的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何作用?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又有何重要意义?
  纵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阅读与鉴赏”是语文的主体内容,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不管是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品味与鉴赏,还是对思辩性较强的伦理文章的思考和领悟,还是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目的就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现代诗歌单元的语言不就是最好的语言学习的范本吗?所以,笔者就试图从如何引导学生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这个角度,探究诗歌教学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文字入手,品读出诗歌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展示的意境、表达的效果、体现的语言风格。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现代诗歌,情感丰富直白,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以唤起他们阅读鉴赏的兴趣。如教学《雨巷》这首诗歌前,先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或《雨巷》改编的歌曲,在缠绵忧伤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营造出的忧郁恬静的氛围,教师再深情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边读边品味,学生就可以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初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及“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内涵。
  2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心灵
  诗如其人。品味语言,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从创作背景出发,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搜集作家的基本资料、个人遭际、创作背景等,在课上交流。“言为心声”,了解作者的“心”才能更好品味他们的“言”。如教授《再别康桥》时,笔者让学生查找关于徐自摩的资料,有的学生找到徐自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的婚恋故事的一段资料,认为他是一个感情极不专一不负责任的人,继而对他写的诗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些学生则查阅资料找到了徐自摩思想性格、爱情追求与他的政治理想的密切关系及成因。像“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思潮对徐自摩产生深远影响,他对“爱、美、自由”政治理想的追求等如何表现在诗歌创作和爱情寻觅中。有的学生甚至了解到是康桥蕴育了徐志摩的美好政治理想,理解了他追求林微因,陆小曼的美其实蕴育了徐志摩终生不忘的理想爱情。母校、理想、爱情,就是徐志摩人生追求中“爱、美、自由”的化身。但回国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使他的和平自由政治理想破灭。了解了徐自摩这么多,自然就能理解《再别康桥》,能理解诗中徐志摩不仅是在告别母校,也是怀着无奈和心痛告别理想和爱情。
  3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感情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诵读的作用之大。现代诗歌教学,也应这样反复诵读,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例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内容是现代的,形式却是传统的,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极强。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这首诗语言的音乐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别康桥》和《雨巷》,这两首诗作为音乐美,语言美的典范之作,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诵读《雨巷》时可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诵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片,在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在反复的诵读中,诗意不言自明,语言的内涵也能理解。
  4 锤字炼句,探究语言魅力
  诗歌的语言不仅要反复诵读,更要仔细品味,推敲锤炼。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咀嚼、揣摩,通过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方式,领会其耐人寻味之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歌中对意象的描摹极其生动传神,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一个“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一个“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一个“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一个“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又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两个动词“击”和“翔”的使用,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换字来体会它的妙处。
  5 联想想象,学会审美表达
  品味语言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段人生悲欢。 如见了“丁香”二字,就能自然感受到它的孤高、美丽、忧愁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意味,这才是品味之妙。戴望舒在《雨巷》中为什么用“丁香”来比喻姑娘呢,“丁香一样的姑娘”,联系丁香花特点及古代诗人对这个意象所赋予的意蕴,让学生想象,不难体会到诗人用丁香来象征心中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安慰,却留下永久怀念和无限的惆怅。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画面美感,从用词,表达方式、效果上去品味其中语言美,就能发现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轻轻”、“悄悄”等叠词,写出了康桥景物的神韵,创造出了优美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康桥无尽爱恋和不舍之情。
  总之,品味语言是阅读鉴赏中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与鉴赏,获得对作者情感与内容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阅读鉴赏审美能力。当然,仅仅课本上那点作品、课堂教学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延展对课外众多作品自读理解,并且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得出自己审美感受。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鼓励学生多动笔,提高自己写作能力。这就是品味文学作品语言意义之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车辆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解决了运输难题,但技术落后、品质差易引起交通拥堵、事故和环境恶化等灾难;提高车辆技术品质不仅需要先进的专业教育、设计思想,还要有新标准、材料和法规,以及优秀的科研人才、实验室、试验场、管理和制造方法等缺一不可,同时要求技术员对车辆理论、结构了如指掌,有创新思想,员工明白各总成和系统的功能,有技改能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集团化经营,实施新技术、产品召回和废旧车辆的回
摘 要 近年来,在高中的教育教学阶段更加关注和重视音乐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学目标和重要教育教学内容和重要的途径。实践证明,更加重视高中音乐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中在校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高中教学 创新教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
目的:  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是—种调节心脏功能的胞内第二信使,通过细胞膜上的cGMP门控离子通道、cGMP依赖性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
摘 要:为了使水利工程一直保有良好的实用性,应认识到水利项目当中渗漏问题造成的危害,并能结合不同渗漏问题的成因,制定相应的渗漏处理方案。本文就水利项目当中混凝土建筑结构渗漏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渗漏处理;混凝土;水利工程;建筑物  目前各地均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水利项,这些水利工程承担着对水资源进行空间调度或者是利用水力势能发电的作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支柱。但在水利项目规模扩大、结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IL-6、CRP及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
摘 要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代数部分的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中学数学老师在进行代数教学时,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本文主要对中学数学中代数部分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学数学 代数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想提高中学代数教学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