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基于供应链溢出效应的视角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现有文献主要考察了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却忽略了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外部溢出效应.本文基于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可以缓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约束的视角,采用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客户数据,考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可能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可以缓解其主要供应商、客户的融资约束,且当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依赖关系越强、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融资能力越弱时,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该结论在替换主要变量指标和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分别通过提高对主要供应商的付款能力、减少主要客户的抵押贷款比率两种不同的机制缓解其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融资约束;供应链溢出效应提高了主要供应商、客户的投资效率和创新水平.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具有正向溢出作用.这一结论对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强化供应链稳定、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思路的形成过程,评述了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涵、政策取向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需要调整和拓展,主要思路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要导向重构制造业产业链,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布局促进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际循环水平.调整拓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依据是:体
应充分发挥现有投融资合作平台对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支持作用,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通用标准建设,促进“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中国向零排放绿色能源转型的节奏将会加快,而构建“氢能社会”不仅将在绿色能源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对中国强化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氢能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是涉及运输、建筑、工业、制造、电力以及全社会普遍能源利用的一次巨大的产业革命.氢能社会带来的能源转型不仅仅是能源领域的转型,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还意味着新的产业体系的构建.总体而言,中国应该把“氢能社会”作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进而使中国能够根本性地摆脱能源安全“焦虑”和地缘政治因素牵绊.同时,构建和发展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