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最近有3项研究称,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会使大脑提前老化。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阿尔茨海默病年度学术研讨会上,有一系列的研究指出,睡觉时间长短、睡眠质量对心智能力的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3项研究称,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会使大脑提前老化。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阿尔茨海默病年度学术研讨会上,有一系列的研究指出,睡觉时间长短、睡眠质量对心智能力的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报道,近日,全国高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灾难医学》编委会在上海召开,编委均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学术委员。本书将在明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灾难医学分会主委、本书主编刘中民介绍说,相较去年同期灾难医学分会主编的11万字全国高校本科生规划教材,2013版研究生《灾难医学》教材增加到40万字,更加注重宏观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学科前沿的探索,而非仅仅关注于某一项求援技术。
由于癌症致病原因不清楚,过去不少人把“癌症”和“绝症”划了等号。但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许多癌症是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是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的。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22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实验室培养皿中,诱导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成体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大脑内最常见的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新研究对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肠道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的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每组n=5),观察多形螺旋线虫感染7d后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3、5、7d小鼠肠系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近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交流电致颤法,对6只比格犬诱导心脏骤停(CA),选取4个时间点:CA前(基础时),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4(第1天),ROSC 28(第2天)和ROSC 52(第3天),分别行脑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并记录和比较诱发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平均右颈总动脉流量(MQ)、颅内微循环灌注量(HEAD).结果 4个时间点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广泛开展了半个世纪,疗效也被广泛认可[1].但是,近40%的桥血管会在8年内发生闭塞[2],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整个再狭窄的病理过程已经明确[3]:术后1年内,吻合口处的内膜层出现平滑肌细胞、炎性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形成内膜增生,且多位于脚跟、脚尖以及血管床,见图1;随后5年内,内膜增生会发展成粥样斑块,最
瑞士医学专家日前表示,他们研发出一种可植人人体皮肤组织下的微型芯片。该芯片可随时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有望在4年内面世。研究人员将这种芯片称为“微型血液实验室”,该“实验室”只有14mm长。虽然体积很小,但功能齐全,内部装有5个传感器、1个无线电传送设备以及1个电力交换系统,它在人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后会借助手机信号通知医生。据介绍,该设备之所以能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其内部每个传感器的表面都覆盖
英国研究人员5月27日宣布,他们开展的首个干细胞治疗脑梗死试验取得初步成果,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目前正准备申请Ⅱ期临床试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有9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参与了此次试验,他们接受干细胞治疗时已患脑梗死半年至5年,而脑梗死超过半年的患者通常被认为很难康复。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将神经干细胞注射到患者脑损伤部位,希望这、些干细胞能有助于健康组织的形成或启动人体自我修复机
近日《自然一医学》杂志报道了一种恢复纤毛发育和嗅觉反应的基因疗法,这从原理上论证了基因疗法或可在特定遗传病中使用以恢复纤毛发育和修复感知功能。
目的 研究野生型低氧诱导因子1a(HIF.1et)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L)增殖、迁移、成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物理低氧组及野生型HIF.1a基因组,分别用MTS法、划痕法、成管法检测前述3组HMVEC.L增殖、迁移、成管的能力,并用Westem印迹测定HIF-1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S法结果显示,野生型HIF—1a基因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