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实施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探索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对运动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山大学篮球公共选项课进行运动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运动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整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促进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上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体育 课程运动 教育模式 篮球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61-02
  学校体育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使学生掌握受益终生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能适应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些优秀品质。体育竞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提出了一种以游戏理论为基础、以教师指导和学生分组学习为组织形式、以竞赛季为特征,创设真实的运动体验,以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运动教养和运动热情的“运动家”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在增长学生的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促进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上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运动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目前在亚太地区应用最为广泛。而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还很少,本文旨在探求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公共选项课中实施的效果,以丰富体育教学模式,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山大学东校区2016级6个篮球选项班的男生共184人,其中3实验班90人,3个对照班94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4学时为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战术测评,其余为体育实践课。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比较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实验班按照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对所测数据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设计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目的是试图在真实的情景中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比赛的战术意识,理解和尊重竞赛规则和礼仪,弘扬体育竞赛精神。具体到篮球运动项目,就是要发展篮球专项运动技能与体能;能较为熟练地运用篮球战术;有能力参与篮球竞赛;在篮球比赛中能胜任不同的角色,且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能发现和解决篮球运动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篮球裁判知识;形成课余自觉参与篮球运动的良好习惯。为此本研究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特点和篮球教学具体内容,按图1所示进行教学设计。
  2.2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体现有氧耐力的1000m跑和代表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的三角移动成绩有明显差异,这是由于参与篮球比赛是一个有氧运动过程,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篮球技术水平还有利于增强有氧耐力能力和身体移动能力。
  2.3 学生掌握篮球技术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篮球基本技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一学期的篮球教学之后,实验班和实验班的篮球基本技术测评分数均较学期前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成绩提高显著(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班,其原因是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动作的讲解示范占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自主练习时间较少。而运动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学生对技术的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性练习时间相对多于常规教学模式[3]。
  2.4 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篮球战术意识提高显著,对照班则无明显变化。篮球战术意识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技战术的有效应用执行、对规则的理解、对对手特点的了解等。运动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首先是因为学生是在真实在比赛情景中,其身体和心理要接受双重压力的考验,运用技战术时要受对方直接的干扰、限制和抵抗,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有更深的认知与了解,并在运动经验上得到了提高。其次,运动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在相对较多的比赛情境中接触、违反规则,通过裁判角色的主动体验和被罚者的亲身感受又重新温习了规则的内容和含义,亲身体会加深了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战术能力的提高[4]。
  2.5 对团队精神与运动参与兴趣的影响
  在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兴趣、社交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篮球课后,82.3%的同学更加喜爱篮球运动了,65%的同学认为提高了社交能力,90%的认为更具团队精神;而对照班级的同学更喜爱篮球的为66.5%,社交能力提高认可度为43.2%,团队精神为76%,普遍低于实验班的同学,这说明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的激发作用不大。而运动教育模式以其独特的“赛季”特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真实的篮球竞赛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篮球课的喜爱程度。运动教育模式中的不同角色扮演和庆祝活动也使得那些技术不怎么好的学生也可以不同的形式为团队贡献力量,提高了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
  3 结语
  在篮球选项课中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可以忽略学生运动基础的差异,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其注重的是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而获得篮球运动体验和技战术的提高,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提高身体素质尤其是與专项相关的移动素质、技战术水平、篮球意识以及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和篮球欣赏水平等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当然,在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时要充分理解项目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了解模式特征,创设好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运动教育模式也有其局限性,如对技术细节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航.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 2005(6):79-84.
  [2]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82-85.
  [3] 王思文.高校公体篮球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4] 杨志俊,代海霞.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运动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6-11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则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出发点。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新问题则是如何在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以彭阳四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现场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篮球课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分析数据的同时探讨有关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际。通过实践发现分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塔里木大学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揭示影响学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存在一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使篮球选项课教学更为完善,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篮球选项课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间体育项目种类丰富,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各地区不同的文化。近年来,将我国民间体育项目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也是一大热点话题。高校体育教学课程适当引入各地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给高校体育课程注入新鲜的血液,使高校体育课程趋于多样化,丰富校园文化。本文以土家摆手舞为例,探讨这一项目在湖北地区高校开展后的意义,更进一步的引起人们对于民间体育项目进高校
摘 要:气功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环境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一种特殊身心运动的形式。它深受医、儒、道、释、武术、哲学等方面的影响,集保健、养生、祛病等功能为一体,以呼吸运动、身体姿势或动作和意识调节为手段,其中意识调节包括调息、调形与调心。本文将对气功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简单归纳,以《行气玉佩铭》为例,着重论述调息方法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并试提出正确调息的方法,以期能推进气功在国内外的普及,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摘 要: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之一,受到了家长和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立定跳远动作技术水平是初中体育教学重要任务和目标。本文对所在学校的立定跳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和课堂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动作技术的四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剖析,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六个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 立定跳远 现状 目
摘 要:本文以体育院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1个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目前学生社团在自身组织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活动组织方式、社团干部产生方式、指导教师配备情况、新媒体使用情况等多方面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社团需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社团管理,紧抓章程落实情况;加强品牌活动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社团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社团的实践能力;开拓资金
摘 要: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包河区大圩乡是合肥市重点打造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本文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为研究区域,采取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大圩乡内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合肥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内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可行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态休闲 体育场馆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部分小学武术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小学在武术发展中存在武术教师缺少培训机会,武术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以及缺少专业武术场地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武术教师培训,将武术内容以年级分组练习,加大对武术队训练的投入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 武术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
摘 要:健美操是以健身美体为主要特点的有氧运动,具有锻炼身体、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塑造形体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现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通过对丰城三中体育课现状、开展健美操态度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和以及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态度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研究开展健美操课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健美操 丰城三中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
摘 要: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需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优化改革。本文首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以玉溪师院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该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发展现状;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应用型人才视域下,田径教学活动改革措施,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田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