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势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把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引进课堂,使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15-1
一、摒弃传统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数学评价以分数为标准,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的高低定好坏,一张考卷定人才。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确切性、标准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主要问题表现在:1.评价功能单纯,过于强调选拔功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评价主体单向,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3.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4.评价方式单调,过于注重书面评价,忽视其他评价方式的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较高的智力素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出发点。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尤其要注重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尽量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提倡评价多样化
低年级学段的儿童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我们对儿童的评价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在评价时,要注意做到四结合:1.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2.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3.等级评价与鼓励性评语相结合;4.全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突出考试方式多样化,改革单一的笔试为口试、笔试、面试、动手操作及问题解决等形式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的评价要伴随着每一节课。我在每一节课的小结之后,总会让学生评出这节课中他们认为最棒的同学,他们有的认为某一同学回答问题积极,有的认为是声音洪亮,有的认为是能积极参加合作交流,还有的认为是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他们说得并不完善,但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自己的成绩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能在同学们中有这么大的威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体现成绩评价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四、坚持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扮演成功者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克服对学生学习“对与错”、“是与不是”的简单化评价,要积极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体验“人人都能学好”的大众化教学理念。首先,要以正面激励和期望激励的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以诱发学生情感,建立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以开放、包容的姿势去评价学生,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再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并让学生在成功表现中获得积极的评价。
这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的一道小题目:3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刚学习了乘法,应该用3×8=24来计算,有的认为应该8 8×8=24来列式。虽然提倡用乘法,但是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个接受的过程可能会长一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让学生“扮演成功者的角色”,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我们的评价也就达到了目的。
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在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非智力因素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开展这方面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天性爱表扬,几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评价,会形成无形的力量,例如,对优生要用“优秀”、“很好”、“棒极了”,对骄傲的优生可以针对某一方面这样评价“你很聪明,但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以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对待学习一般的学生要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和进步,可用“你有进步了,再加把劲,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后进生则用“你有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相信你能纠正错误”等评语。这种灵活性的评价使学生看到了光明,有了进步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另外,评价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方位的体验的重要性,最好不要统一出考卷。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内容,设计题目,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15-1
一、摒弃传统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数学评价以分数为标准,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的高低定好坏,一张考卷定人才。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确切性、标准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主要问题表现在:1.评价功能单纯,过于强调选拔功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评价主体单向,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3.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4.评价方式单调,过于注重书面评价,忽视其他评价方式的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较高的智力素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出发点。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尤其要注重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尽量地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提倡评价多样化
低年级学段的儿童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我们对儿童的评价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在评价时,要注意做到四结合:1.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2.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3.等级评价与鼓励性评语相结合;4.全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突出考试方式多样化,改革单一的笔试为口试、笔试、面试、动手操作及问题解决等形式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的评价要伴随着每一节课。我在每一节课的小结之后,总会让学生评出这节课中他们认为最棒的同学,他们有的认为某一同学回答问题积极,有的认为是声音洪亮,有的认为是能积极参加合作交流,还有的认为是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他们说得并不完善,但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自己的成绩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能在同学们中有这么大的威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体现成绩评价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四、坚持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扮演成功者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克服对学生学习“对与错”、“是与不是”的简单化评价,要积极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体验“人人都能学好”的大众化教学理念。首先,要以正面激励和期望激励的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以诱发学生情感,建立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以开放、包容的姿势去评价学生,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再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并让学生在成功表现中获得积极的评价。
这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的一道小题目:3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刚学习了乘法,应该用3×8=24来计算,有的认为应该8 8×8=24来列式。虽然提倡用乘法,但是对于一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个接受的过程可能会长一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让学生“扮演成功者的角色”,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我们的评价也就达到了目的。
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在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非智力因素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开展这方面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天性爱表扬,几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评价,会形成无形的力量,例如,对优生要用“优秀”、“很好”、“棒极了”,对骄傲的优生可以针对某一方面这样评价“你很聪明,但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以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对待学习一般的学生要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和进步,可用“你有进步了,再加把劲,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对后进生则用“你有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相信你能纠正错误”等评语。这种灵活性的评价使学生看到了光明,有了进步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另外,评价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方位的体验的重要性,最好不要统一出考卷。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内容,设计题目,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