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OH)2维生素D3及维生素D受体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5(OH)2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活性形式,它通过细胞内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1,25(OH)2维生素D3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能够保护足细胞,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调节系膜细胞凋亡,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抑制炎症细胞,减少炎症因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慢性肾脏病起到保护肾功能作用。该文就近年1,25(OH)2维生素D3及维生素D受体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小早产儿(胎龄<32周)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及探讨早期干预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出院的小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共70例进行随访,根据出生体重分为两组,体重<1 500 g 38例,体重≥1 500 g 32例,随访时间为出院后7~10 d及矫正胎龄40周,达矫正月龄1个月后每月1次至1岁。随访时进行体格测量(身长、体重、头围)、20项神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调节失衡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免疫耐受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该文总结了近来细胞毒T细胞相关抗原-4、程序性凋亡分子-1、调节性T细胞和凋亡细胞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医疗费用已引起全球关注,脓毒症成为儿科重症医学的临床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与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组织器官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该文就脓毒症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1在气道变应性疾病(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人黏附分子CD4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6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急性发作期、非发作期及3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miRNA-31与CD4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iRNA-31在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期及正常对照儿童;其表达水平与
目的比较两种细胞株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检测细胞膜DNA(cell membrane DNA,cmDNA)抗体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uveni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LE)中的检测效果。评价cmDNA抗体单独及与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维持肠屏障功能的作用元件发育不成熟,极易受损,不能有效形成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无法早期形成正常肠道蠕动以及分泌型IgA的减少,因此各种致病因素极易诱发肠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菌群移位和败血症,造成严重的肠道损害甚至并发症。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非常普遍,在孕妇、器官移植受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艾滋病)可引起致命性后果。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自然杀伤细胞在抗HCM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主要由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的平衡所调节。HCMV感染中,对自然杀伤细胞受体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利于HCMV感染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该文就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期刊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儿科常见的肾脏疾病,但该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免疫机制介导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足细胞参与的免疫三方面探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期更好地认识该病,并指导该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一种替代传统外科手术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影响预后,甚至致死。该文就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