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王桂芝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王桂芝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部队子弟学校初一(1)班教室,“王桂芝”这三个字从班主任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乐成了一片。
  你能想象吗?一个长得比我们班里任何一个男生都高、皮肤比我们学校任何一个男生都黑的男孩居然起了一个女孩的名字,有谁能不笑呢?
  王桂芝是我们所在的部队大院锅炉房锅炉工王老勤的儿子,以前在农村上学。在他留了两次级,好不容易考上初中以后,王老勤找到了我们校长,希望能让他的儿子到我们学校借读。要知道,我们学校可是有名的重点学校。
  王老勤在大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个年头,平时老实巴交的,对部队是有贡献的,再说借读生又不会影响升学率,校长就答应了下来。于是王桂芝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班。从他成为我们同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能感觉到大家对他的轻视。
  部队子弟学校的学生都是从小一起长大,我们的父母是从全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研究的是高精尖的技术。而王桂芝的父亲王老勤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当然这仅仅是我们不喜欢王桂芝的原因之一。
  我们最讨厌王桂芝的是他不讲卫生。有很多次,正上着课,突然他一擤鼻子,“啪”一口痰便脱口而出,吐在了地上。为此,他来我们班仅仅一个星期就换了三个同桌。最后,班主任不得不让班长坐在他的身边,并多次提醒王桂芝,要他注意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仅是在教室,在其他公共场所也不行。然而从小养成的习惯哪是说改就改得了的?有几次正上着课,我们又是突然听到他一擤鼻子,再看他头一低,正要吐,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最后,竟把痰给咽了下去。看到他这样子,我们每个人都好像自己也咽下了一口痰,心里格外恶心。每逢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午饭或是晚饭就会吃得格外少。而且正是由于王桂芝吐在地上的痰渍很难清洗掉,让我们班丢掉了已经保持了一个月的卫生流动红旗。
  王桂芝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他说的方言土得掉渣。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问大家一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王桂芝突然红着脸举起了手。于是,老师就让他到黑板前解题。这可是王桂芝来到我们班半年后第一次举手发言。在他书写完毕后,说出了一句谁都听不懂的话:“老师,俺这么解题沾不沾?”数学老师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口音,一下子怔住了,其实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河北的方言,“沾不沾”就是“对不对”“行不行”的意思,可就在老师疑惑地看着王桂芝的时候,大东竟模仿着王桂芝的口音,说:“老师,俺的鼻涕沾不沾?”大东夸张的脸部表情和准确的模仿口音,把同学们逗得哄堂大笑。在哄笑声中,王桂芝尴尬地走下了讲台。这道数学题王桂芝解得很正确,老师也对他进行了鼓励,但是,我能看出王桂芝还是受到了打击。从此,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举手发言了。
  王桂芝尽管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依然很差。自从王桂芝来到我们班以后,每次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都不及格,这也严重影响了我们班的总成绩,使我们总是落后于二班。班主任尽管不说,但是我们都能看出她的不满。要知道,我们班在初中入学考试时的总成绩是要高于二班的。而且自从一入学,我们两个班就较上了劲儿:考试要比,歌咏比赛要比,体育比赛要比,教室卫生也要比。校长和班主任说这是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将来考高中考大学乃至走上社会,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竞争意识要从小就培养。
  可就是这个王桂芝,让我们班在与二班的竞争中全方位落后。每年一届的“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由于王桂芝五音不全,唱歌跑调,站在他旁边的同学经常会被他带偏,所以,班主任就让他只张嘴,不出声。然而就是这样他也做不好,滥竽充数的他根本瞒不住台下评委和观众的眼睛,每次我们班在台上唱,台下都会有观众笑出声来,因为王桂芝只张嘴不出声,口型和我们无法保持一致。台下一笑,台上的我们就慌了神,越唱越乱,最后我们的合唱在全校同学们的笑声中仓皇结束,下台后许多女生都哭了。
  这一切,都怪王桂芝。
  
  二
  
  王桂芝当然知道自己的缺点,他很在意同学们对他的看法。
  虽然班主任对他非常关心,不时地给他鼓励,还在课后请各科老师给他补课,但王桂芝的基础太差,某位老师曾经在私底下说,王桂芝的脑袋里好像装的是糨糊。班主任也鼓励王桂芝要多和同学们交流,向同学们学普通话。
  平常课间的时候,我们男生都会围成一圈踢毽子,而女生则在一起跳绳。只有王桂芝孤零零的一个人,落寞地或坐在教室里或站在教室门口看着我们玩耍。一天上午课间休息,我们男生又在操场上围成一圈踢毽子,突然王桂芝走了过来,黑黑的脸庞泛着红晕,很明显他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他结结巴巴地表示想和我们一起踢毽子。“王桂芝是女生的名字,你去和女生跳绳吧。”大东的一句话引得大家哄笑起来。在我们的嘲笑声中,王桂芝红着脸尴尬地站在我们的身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直到上课铃响起。
  为了融入我们,王桂芝想了很多办法,他先是终于改掉了随地吐痰的坏毛病,后来又承担了每天下午的卫生值日。尽管刚开始的时候,是同组的大东他们使坏。每次值日,大东都会对王桂芝说,你总是随地吐痰,现在是你将功补过的时候了,说完就自顾自背着书包走了。其他同学一看,也走了,这样总是留下王桂芝一个人做值日。后来王桂芝习惯了,每天放学以后都会留下来做值日。其他小组的同学刚开始还不习惯,慢慢地竟也心安理得了。卫生流动红旗终于又回到了我们班。
  王桂芝想了很多办法学普通话,早上上学,我经常看到他手持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里面的播音员说一句,他也跟着说一句。尽管学得不像,但也还算有所进步。看到我在注意他,他就憨憨一笑说:“俺在学普通话,哦,不是俺,是我,我在学普通话。”
  对于各门功课我也能感觉到他的进步,他的英语是所有功课里最差的,以前考试都只得30多分,但渐渐地他已经能考到50分了。
  其实王桂芝有许多优点。
  初一那年冬天,因为下雪路滑,毛三骑车摔倒后右腿骨折,出院后每天都是他父亲推着轮椅来接送他。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放学时,他父亲没有来接,打扫完教室的王桂芝看到毛三坐在轮椅上焦急的样子,就推着轮椅将毛三送回了家。从此,每天上下学,王桂芝都会接送毛三,直到三个月后,毛三能够重新站起来走路。毛三也就成了王桂芝在我们班的第一个朋友。
  渐渐地,大家开始接纳王桂芝了。
  
  三
  
  初二那年,二班提出要和我们比赛篮球。其实,我们两个班水平差不多,谁赢就靠临场发挥了。为了进一步融进我们当中,王桂芝每天放学打扫完教室后,都会第一个来到篮球场练习投篮,虽然他以前在农村没有接触过这项运动,但是由于比我们大两岁的原因,他的个头明显比我们高出一截儿,尽管他的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非常粗糙,但是他完全可以凭借身高优势,在篮下为我们冲抢篮板球。他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打败二班。可是作为队长的大东只让他当替补队员。
  比赛那天我们和二班都是超水平发挥,双方拼得很凶,犯规也很多,因此,当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双方打成了平局。大东因为六次犯规被罚下,王桂芝终于被派上了场。也就在这最后关头,对方发前场球,当对方将球传给他们在篮下的队员时,被身高臂长的王桂芝给断了下来。没想到这个时候二班的拉拉队居然向他喊:“投篮呀,投啊!”也许王桂芝太紧张了,他竟转身投篮,球应声落网,这时,终场的锣声响了起来,二班的队员和同学们发出庆祝胜利的欢呼声。甚至有个别二班的同学冲到场上夸张地热烈拥抱王桂芝。
  我们班所有人都呆住了,谁也没有想到,王桂芝居然将球投入了自家篮圈。在二班的欢呼声中,我们班所有人都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离开了球场,包括毛三在内,谁都没去理会同样呆住了的王桂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