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麻辣烫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人和女人结婚十三年,终于走到了离婚这一步。这天,两人来到民政局办手续,谁知工作人员临时有事外出,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从民政局楼里出来时,男人燃起一根香烟,眯着眼睛看天。此刻,他的心中翻江倒海,十三年,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啊?弹指一挥间,当年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竟然土崩瓦解。男人扭头看了一眼,女人端坐在草坪内侧的石凳上,呆呆的,看不出任何表情。
  过了一会儿,女人朝男人走过来说:“与其在这儿等,不如我们再去吃一次麻辣烫吧。”女人又强调了一句:“吃完再办手续,咱谁也不许反悔。”
  男人笑了笑,没说话,掐灭烟随女人往外走去。
  不远处那条长长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大多是奔着这家麻辣烫老店而来。两人刚认识时,男人请女人吃的第一顿饭,便是在这里。十三年了,说不清是男人陪女人,还是女人陪男人,两人每月总要来这儿吃一回麻辣烫,糖醋、微辣,花钱不多,吃得满头大汗,痛快淋漓。
  老店,老口味。如今物是人非,男人心里不由感慨不已。麻辣烫端上来了,两个人谁也没动。女人叹了口气说:“你是好人,离婚这事怪我。这是咱们最后一次一起吃麻辣烫了,我想跟你说几句实话。”
  男人憨憨地笑了,笑得很勉强:“说啥呢?不说也罢。我知道你有很多事都瞒着我,要不咱俩也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你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女人喃喃地问:“还记得咱俩第一次来这儿吃饭吗?”
  怎么会忘记呢?那是男人第一次请女人吃饭。当年,男人高中毕业,只身来到这座城市打拼,除了长得帅外,几乎一无所有。每日风里来雨里去,填饱肚子便所剩无几。
  女人接着说:“你第一次请我吃饭,我选择来这儿吃麻辣烫,是怕你没钱请我吃大餐,顾及你的面子,你知道吗?其实我不大喜欢吃麻辣烫的。”
  男人心中不由一震。十三年了,每月都陪她来吃的麻辣烫,她竟然不大喜欢吃?“你怎么不早说呢?”
  女人似笑非笑道:“我只是来怀念当年幸福的感觉啊。那时候,你一贫如洗,却舍得送我一束玫瑰,那是多么美好的爱情啊!”
  男人在心里暗暗责骂自己。这些年,自己奔波忙碌,苦苦打拼,現在房子有了,车子有了,但当年纯美的爱情却消失殆尽,这算成功还是失败?他终于开口问道:“那个男人有多好,让你魂不守舍,要离我而去?”
  女人苦笑道:“他有时间陪我,他不计较我的任性和刁蛮,只要我喜欢,他宁可委屈自己……我觉得他比你爱我。”
  “就这些?”男人不解。
  “这就够了。”女人抬起头,却不看男人,眼光直射窗外。
  男人突然起身结账:“走吧,工作人员该回来了!”
  男人踏上民政局的台阶时,突然扭头对女人说:“咱夫妻一场,我也跟你说句实话吧。”
  女人点点头。
  男人淡淡地说:“其实,我也不喜欢吃麻辣烫,每吃一次,我都会拉肚子。每月挤时间陪你去吃,那是因为我以为你喜欢……看来咱俩都错了。我说完了,进去吧。”
  女人突然怔在那儿,眼泪汹涌而出。
  (推荐者:芸角)
  (发稿编辑:朱虹)
  (题图:孙小片)
其他文献
小袁是个社区工作者,调解群众纠纷是他的拿手好戏。这天,他看到前面的人行道上有两个老年人,正你拉我拽地往前走着。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小袁知道老两口是在闹别扭呢,这么大年纪了,马路上多危险呀。小袁赶紧追上前去,等他跑到大爷大妈面前一看,两人的脑门上都挂着汗珠,大爷在前面走,大妈在他的侧后方拽,两人都是铆足了劲,气喘吁吁的。小袁忙上去挡住他们的去路说:“大爷大妈,你们有什么烦心的事和我说说,我来帮你们解
二愣是个老实人,有什么说什么。但他如果发现了某人的秘密,不让他说,他打死也不会说的。这天,他看见村里的王大贵从柱子家墙根的水洞里钻了出来,显然刚和柱子媳妇偷完情!二愣想,得赶紧告诉柱子,刚准备偷偷溜走,却弄出了响动,引起了王大贵的注意。王大貴大吃一惊,见是老实巴交的二愣,才松了口气,叮嘱说:“不许告诉任何人,尤其是柱子!”打那以后,二愣守口如瓶,但总觉得对不住柱子。一天,他见柱子家的水洞口前有只黄
王琦  前阵子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引发了网友们对于“原生家庭”的激烈讨论。有人说“原生家庭”太重要,能影响人一生;也有人说,人有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失败一味怪到“原生家庭”上,是一种逃避。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想要和读者们分享的,是一则触动我的小故事。  女孩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很辛苦。这天她很晚才到家,第二天又要早起赶车去出差。临睡前,她定好了明早五点半的闹铃,想了想,觉
北方有个城市是戏曲文化古城,每年都有很多戏迷去看剧团演出。他们总是一面微微摇晃着脑壳,一面按着板眼,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扣打着大腿,还会冷不防地睁开双目,运足丹田之气大喝一声:“好!”这种动作被内行称为“掐板槽”。“光头林”在戏迷中是公认的掐板槽高手,这人特懂戏,尤其是鑼鼓经记得烂熟,不管多大名气的剧团,但凡他在板眼里“掐”出一丝纰漏来,定会毫不客气地叫上一句“倒好”。时间一久,远近大小的专业剧团都晓
王伟是个工人。这天上班,他来到车间,穿上工作鞋没走几步,突然发觉一只脚紧一只脚松,急忙弯腰脱下鞋一看,居然是一只37码,一只39码。他顿时明白,是别人穿错鞋了。原来,公司给员工定做了车间专用鞋,鞋头特别厚重,可以保护员工的脚趾。大家下班时就把鞋统一放在车间门口,虽然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但因为样式颜色都一样,稍一马虎,就容易穿到别人的鞋。王伟每次换鞋时都很小心,没想到这次有人搞错了。“谁穿错我的鞋了?
萧铭是名驴友,他听说有个景区正在搞优惠,购买一张套票不仅能参观所有景点,且在景区内吃饭住店都打折,每离开一个景点时,工作人员还会在票上盖个章,集满十个章就能兑换奖品。萧铭说走就走,很快玩好了十个景点。这天,萧铭想去溶洞景点玩,打算坐船,不仅省力,凭票还能免费。萧铭找了条船,把票递给船夫,可刚要上船,船夫脸色一变说:“你上岸吧,我要休息了!”萧铭一愣,问为什么,船夫很不耐烦地说:“拉肚子了,干不动。
在沂蒙山区,木匠师傅给主家打好嫁妆,都会做几个“响器”,是手指粗细的精致玩意儿,晃一晃就响,跟嫁妆一起陪送闺女,以后还能当孩子的玩具。做响器用的是木材的下脚料,木匠师傅做好了响器,就拿在手里晃,以此告诉主家活做完了,该付工钱了。  沂源县有个木匠师傅叫叶富贵,年纪轻轻就出了徒,自己单干。话说这天,叶富贵被毛家湾的毛家请去做嫁妆,毛家闺女毛如意定在半年后出嫁,要陪送一套家具。  叶富贵第一次看见毛如
这事儿发生在多年前。松山县林业局有一位副局长叫游江久,他做事只讲究形式,不重视内容,常常把“这事有讲究”挂在嘴边,于是,人们送他一个外号:有讲究。这一天,游副局长坐上一辆小车,准备下乡转转。忽然,他见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小林抱着一只猫头鹰,从单位宿舍楼走出,便大声喝道:“站住!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要抱到哪儿去?”小林停下脚步,上前解释说:“准备抱去放生呢!”原来,小林在一次巡
李成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不久前离了婚。这天,李成有个紧急谈判,要坐飞机去外地,他准备把五岁的儿子晓明托付给保姆刘大姐。眼看司机就快到小区来接他了,可李成早就下了单的外卖却迟迟送不来。偏巧刘大姐又说临时有事,还要过一会儿才能来。李成恼火地抓起手机,刚要给送餐平台打投诉电话,门铃响了。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淋淋的中年男人,身后还有个怯生生的小男孩。还没等李成开口,中年男人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的雨水,问道:“您好
沈欢是个外企白领,眼看端午小长假快到了,他想回一趟老家,可抢不到高铁票,他只好买了一张慢车站票。  到了放假那天,沈欢轻装上阵,只拿了一个小皮包,挤上了回家的火车。车厢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沈欢好不容易在过道处找到一个位置。这时,有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挤了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脏兮兮的塑料桶。沈欢不禁皱了皱眉,厌恶地转过了头,开始刷微信打发时间。  突然,农民工一屁股坐在了塑料桶上。沈欢瞟了一眼,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