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开启了新的教学大幕,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在深受其益的同时,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经受着巨大的挑战。学生进入高段后,教材中出现的阅读理解的内容,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烫手山芋”。如何让这“山芋”不烫手,多年来,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小小心得。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快七个年头了,看着自己的学生从稚嫩的小童长成了翩翩的少年,我的心中还颇有几分自豪。可是随着学生升入高段,阅读理解成为很大一部分学生头疼的问题。一堂阅读课,靠我推一步走一步,一让学生们自己阅读和练习,错误率往往就高起来,再要是碰到阅读理解的练习,一些学生一看就傻眼了。难道阅读理解真的是学生们英语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吗?
为此,我请教过很多同事,也在实践中尝试摸索。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它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等,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除了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技巧和方法,首先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我发现,小学生对于故事还是兴味十足的,于是课余,我给学生们带来很多中英文双语的小故事书。但是起先,学生们只是看图片,慢慢的,我引导学生们去看英文,先从一些人物的名称开始,接着是一些简单的对话。渐渐的,学生们能独立的阅读了,对阅读的恐惧感减弱了,面对长长的文章,也能耐着性子读下去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基础,接下来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一开始,很多学生一碰到没学过的单词就驻足不前了,所以我告诉学生们,可以先不理会它,直接跳过去,没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你还能找出它的意思。在五下Unit 1B部分的“Read and write”中出现了一句“The weather report says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Zoom和Zip如何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动,学生们看到这句话时就不懂了,因为“weather report”是新词,没学过。有些学生想起了我的办法,跳过去读下句,“I can’t play football in the rain.”对了,大概就是说天气会下雨吧。整篇文章的阅读并没有因为这一句话而停止,相反学生在这种方法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在平时的英语课上,除了教授教材里的词汇,我时常做些拓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些新的词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前上阅读课,很多学生总是情不自禁的大声朗读起来,这时候我总会告诉他们,要学会独立安静的阅读。回家阅读,我也要求他们在尽可能安静的情况下潜心阅读。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们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基本上每周我都会上一节阅读课,我还给他们布置阅读作业,从一开始的每天十五分钟到现在的每天半个小时,学生们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好一节阅读课,需要精心的准备。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入,为我的阅读课增色不少。阅读之前,我会上网搜集相关图片和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給学生,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而文字的阅读时常让学生们觉得枯燥,可是将阅读材料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效果就大大不同。而在学生阅读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口头表达等后续活动,如讨论、角色表演、复述或总结等,以进一步拓展课文,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成果。我发现学生的依赖心理很强,老师没上过的文章就不会自己去读,没学过的单词就不去找它的意思。于是,我就经常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文章中找答案,学生们有了积极性,自然会去把文章好好的读一读。而且,从这样的练习中,他们发现了做阅读理解的窍门,学生们在回答问题中感受到了阅读的成果。在这样的阅读课上,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课改中“先学后讲”“先练再学”的精神。除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还鼓励学生们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学生们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享受着阅读的成果,这比任何教学手段都有效。
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快七个年头了,看着自己的学生从稚嫩的小童长成了翩翩的少年,我的心中还颇有几分自豪。可是随着学生升入高段,阅读理解成为很大一部分学生头疼的问题。一堂阅读课,靠我推一步走一步,一让学生们自己阅读和练习,错误率往往就高起来,再要是碰到阅读理解的练习,一些学生一看就傻眼了。难道阅读理解真的是学生们英语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吗?
为此,我请教过很多同事,也在实践中尝试摸索。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它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等,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除了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技巧和方法,首先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我发现,小学生对于故事还是兴味十足的,于是课余,我给学生们带来很多中英文双语的小故事书。但是起先,学生们只是看图片,慢慢的,我引导学生们去看英文,先从一些人物的名称开始,接着是一些简单的对话。渐渐的,学生们能独立的阅读了,对阅读的恐惧感减弱了,面对长长的文章,也能耐着性子读下去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基础,接下来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一开始,很多学生一碰到没学过的单词就驻足不前了,所以我告诉学生们,可以先不理会它,直接跳过去,没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你还能找出它的意思。在五下Unit 1B部分的“Read and write”中出现了一句“The weather report says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Zoom和Zip如何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动,学生们看到这句话时就不懂了,因为“weather report”是新词,没学过。有些学生想起了我的办法,跳过去读下句,“I can’t play football in the rain.”对了,大概就是说天气会下雨吧。整篇文章的阅读并没有因为这一句话而停止,相反学生在这种方法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在平时的英语课上,除了教授教材里的词汇,我时常做些拓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些新的词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前上阅读课,很多学生总是情不自禁的大声朗读起来,这时候我总会告诉他们,要学会独立安静的阅读。回家阅读,我也要求他们在尽可能安静的情况下潜心阅读。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们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基本上每周我都会上一节阅读课,我还给他们布置阅读作业,从一开始的每天十五分钟到现在的每天半个小时,学生们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好一节阅读课,需要精心的准备。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入,为我的阅读课增色不少。阅读之前,我会上网搜集相关图片和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給学生,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而文字的阅读时常让学生们觉得枯燥,可是将阅读材料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效果就大大不同。而在学生阅读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口头表达等后续活动,如讨论、角色表演、复述或总结等,以进一步拓展课文,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成果。我发现学生的依赖心理很强,老师没上过的文章就不会自己去读,没学过的单词就不去找它的意思。于是,我就经常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文章中找答案,学生们有了积极性,自然会去把文章好好的读一读。而且,从这样的练习中,他们发现了做阅读理解的窍门,学生们在回答问题中感受到了阅读的成果。在这样的阅读课上,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课改中“先学后讲”“先练再学”的精神。除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我还鼓励学生们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学生们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享受着阅读的成果,这比任何教学手段都有效。
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着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