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整体的现状是一批新式的住宅取代了老式传统的住宅,村里的住房多是砖瓦铁皮建造的,而镇里建造的多是楼层不高的楼房,屋子里的装饰也是极其讲究的,物品齐全,应有尽有,这样的住房充分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村镇住宅建设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现本文就对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对策,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村镇住宅; 现状;问题;对策
  在国家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以及不断深入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的住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会进入一段快速的发展时期,因此要把村民住宅建设作为一重点项目。它的有效建设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村民住宅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
  一、我国村镇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建设的情况是需要建设的地点比较多、工作量也也较大、所需建设的方面也的多层次的,并且住改建设过程中还占用了许多的耕地。村镇的住宅主要是独立的小面积的住所,在村子里并排的分列着,住宅与住宅之间都是一墙之隔,距离都较近。但是在村镇建设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于村镇的建设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任由其自由的发展,造成住宅建设过程中出现林林总总的问题,影响的居住环境。村民通过购买住房地点之后,就可以随意的建设自己喜欢的住宅形式,从不考虑与其他房屋样式的统一,这样会影响一个村镇的整体房屋面貌,造成住宅的千差万别,影响美观;而住宅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都是有限的,对于住宅的整体建设缺乏科学的掌控,造成房屋的隔热防潮性能差,使居住的舒适度指数下降。与西方国家比,我国住宅在节能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建筑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不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
  二、我国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宅基地浪费严重。在农村,每家每户的宅基地面积是200平方米左右,但是除了宅基地的面积之外,房前屋后没有用的杂地往往比宅基地的面积还有大,房屋的大小混在一起,造成许多的地方是无法使用的,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规划落后无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居民就会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把平房改建成自己喜欢的楼房等,但是毕竟富起来的居民是少数的,这样一来,在规划落后无序的情况下,就造成了住宅建设的格局混乱,这儿一家,那儿一家的,分布是无秩序的,使住宅的整体布局是不规则的。
  3、住宅建设缺乏技术。由于经济水平有限,有些住宅的使用寿命是比较短的,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就会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在住宅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是有限的,为了节省开支,选用不合格的砖块,水泥钢筋的配比不能够符合标准,造成了住宅在居住几年后就变成了危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几乎为零。村镇的住宅建筑往往只注重住宅的选址,认为哪里好就建造那里,造成了住宅分布格局不合理,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建造技术水平低。长期以来,农村房屋沿袭自主建设模式,建房随意性大;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设计图纸,房屋平面布局和造型大多照搬或模仿,导致千村一面的建筑风格,不讲究房屋的功能,平面布局单一,房间穿套,使用不便。房屋施工大多沿用传统做法,自行组织临时施工队,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泥瓦匠操作,技术工艺落后。这样,导致房屋功能和质量低下,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
  三、村镇住宅建设的对策措施
  1、提供住宅建设技术支持。要提高村镇住宅的使用寿命,就要提高建设的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居住的质量。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住宅的技术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各大高校的建设专业人员进村镇住宅的建设,要加大财政支出,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才的加入;要根据村民的实际生活习惯制定住宅设计图,因地制宜的建设住宅,并且在住宅建设中要遵循环保、节能的理念。
  2、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1)加强对农村施工队伍的管理。政府部门应从适应农村施工的需要对农村施工队伍从各工种人员配置,机器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施工队伍发给农村建房资质证书,记录在案,统一管理,根据施工单位资质证书限定施工范围。(2)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应利用当地农闲时间,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操作证。这样能使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各项施工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的发生。
  3、村镇住宅建设的技术措施
  要组织力量加强农村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研究,包括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通用化配套各方面。筛选适合农村的实用技术,健全农村住宅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重视由政府主导对农村住宅建设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如政府免费为农村提供旧房改造图纸,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与住宅的一体化设计等。尽快出台“村庄整治技术标准”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要点”,要开展新农村住宅建设试点示范,在有条件的村镇要优先发展以下技术:(1)可再生能源利用成套技术。结合当地实际,建设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小型发电设施,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加快太阳能热水、光伏发电技术、风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2)节能省地型住宅配套技术。包括保温隔热墙体、门窗技术、屋面技术、塑料产品技术、室内热湿环境控制技术、厨卫技术、地热供暖技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等,在农村重点推广性价比较高的实用技术和工业化住宅部品。(3)新型成套建筑体系、结构体系、部品体系和相关技术。重点进行木结构、轻钢结构在农村住宅和小城镇四层以下集合住宅中的应用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标准化、配套化和通用化的木结构、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4、住宅建设管理措施。改善传统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方式,把农村住宅建设管理统一纳入城镇住宅质量管理的范围。长期以来,受管理权限和人、财、物的限制,对广大农村地区建房管理十分薄弱。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村民自治机构有关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宣传推广施工质最管理方法等基本常识。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资任主体,在地基开挖、墙体砌筑、预制楼板安装、混凝土拌制、防水层施工、模板安装拆卸、脚手架搭拆等重要环节上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全面提高村镇住宅质量管理。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城镇住宅现状的分析,了解到住宅存在使用寿命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居住舒适度指数不高等问题,这样的话,就要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提高建筑水平、提高住宅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村镇住宅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它的有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悦,王晓鸣,程硕.传承与创新——我国村镇住宅建设发展之路[J]. 2009(09)
  [2] 王建廷,肖忠钰.村镇住宅建设技术适宜度评价与集成创新研究[J]. 城市. 2008(05)
  [3] 李俊,孙圭心.加快推进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工作,高村镇住宅建设水平[J]. 2007(06)
  [4] 尹建中.我国村鎮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企业经济. 2006(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勘查技术予以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加快工程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广泛运用了勘查技术,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不仅在岩土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在海港、水利以及诸多的工程建设中都有所应用,可以说这一技术的运用为我国的地质勘探事业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因此应该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得以广泛的采纳。随着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
摘 要:日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养老机构越来越多,特别是社会化的养老机构越办越多,很多是旧有老建筑改建而成,所以存在很多的监督难点和盲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日前养老机构消防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养老机构消防监督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加剧,养老机构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床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近年来养老机构发生的火灾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特别是
供电网络方案选择是电网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阐述供电网络设计中应注意的原则及对层次分析法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电网络方案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控技术在数控加工的应用也存在于操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因此,提升了生产环节的工作效率。本文将针对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应用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 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加工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中,尤其是在我国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机械设备加工技术也是明显有所进步。在机械设备加工和运行过程中,数字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