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迹象都表明,资本对劳工的全面胜利正在成为现实,而这次法国交通部门的大罢工被视为“工人的最后一次抗争”。如果罢工失败的话,法国工人的罢工权利,将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巴黎市政府倡导并实施的“自行车自由骑”计划,因法国交通部门职工长达9天的大罢工而倍受青睐。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自行车穿梭于堵得水泄不通的汽车群中,再配上蹬着滑板或旱冰鞋的“勇士们”,当然更多的是步行者,11月上旬的巴黎颇像一幕“回到过去”的荒诞剧。
大罢工几乎使巴黎和法国全面瘫痪。在近10天里,记者基本上靠步行在巴黎来回,赴约、采访或购物。最多的一天大约走了20公里左右的路程。
随着上周三(21日)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会谈的开始,这场罢工暂时宣告“中止”。从上周末开始,法国铁路和地铁运输逐渐恢复正常。但首轮谈判刚开始即已宣告破裂。各大工会早已宣布,一旦谈判失败,将再度发起大罢工。目前谈判将在萨科齐总统访华回国后继续。
如果谈判再度失败或陷入僵局的话,可以预料将会爆发一场“无限期大罢工”。法国专家们对未来几周法国社会是否会再度陷入动荡,普遍持悲观态度。1995年冬季的那场罢工一直持续了整整三个星期。看来,法国的“多事之秋”仅仅演完了序幕。大戏还在后面呢!
而关键在于,这场罢工到底说明了什么?
罢工的起因
先从细节来看。应该说,罢工的导火索,是法国特殊退休金体制所引起的巨额赤字。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是工会来说,这场罢工酝酿已久。甚至连被实际上“挟为人质”的公共交通使用者,也都对这一幕的到来心中有数。只是,人们知道进入隧道的入口,而不清楚出路究竟在哪里。
这次罢工的起因,从表面上看主要涉及交通部门等职工退休金制度的改革。铁路和地铁职工属于法国“特殊行业”,即其工作艰苦程度或特殊性(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超过其他工种,因此享有某种“特权”。这项改革涉及法国160万人,其中50万人仍在工作并交纳退休保险金。另外110万是退休职工,其中铁路职工36万,地铁和水电部门职工50万。此外还有大约15种特殊退休制度,如渔民、神职人员、公证人员、巴黎工商会人员、参众两院议员、波尔多自治港职工、巴黎国家歌剧院职工和法兰西戏剧院职工。这些人员在历史上也因出于各种原因而享有各种类型的特殊退休制度。只不过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小,所以一般人们并不关心。
这些规定一般来说都是在很久以前做出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变化。如法国国家歌剧院职工享有的退休体制还是1698年国王路易十四本人亲自做出的决定。铁路退休制度则是在1855年做出的规定。这些体制一直到1945年战后重新制定退休规定时曾一度准备进行修改。但最终还是由享有这些特权的人,根据他们的利益自由选择。大多数旧体制对职工更有利,因此这些特殊体制大多都保留至今。
这些规定简单来说,就是铁路与地铁职工因工作艰辛,有权缩短交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一般工作应交纳40年左右的退休保险金,而铁路与地铁等特殊体制下的职工则只需要交纳37.5年的退休保险金。由于交纳保险金年限的缩短,使得这部分职工能够在50-55岁时就退休。而其他普通职工都要做到65岁才能退休。
但问题在于,随着人口的老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工作并交纳退休保险金的人数在下降,而享有退休金的人数却在增加。如铁路职工在职人员为17.8万,退休人数是19万。在职人员交纳的钱,根本不够支出。因此国家已经为这19万人填补了30亿欧元的亏空。类似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工种。如地铁职工在职与退休比例是4.4万人比2.8万人,国家补贴4亿欧元。渔民是7.5万对4万,国家补贴8亿欧元。矿工那里的亏空更大。因为法国煤矿大多已经关闭。目前仅1.3万人在职,他们要为高达35万人支付退休及转业金等各种支出。国家为此补贴高达18亿欧元。更何况,当年做出这些特殊规定时,工作条件确实不好,造成这些工作的特殊艰辛。但今天科技的进步已经使这一“艰辛”不再存在,如从蒸汽机车到今天只需要按按电钮的全部电力驱动的高速列车或郊区列车,工作强度已大大降低。因此,面对已无存在理由的这个越来越大的“黑洞”,萨科齐早在竞选期间就已经放出豪言:要改革这一特殊退休体制。从原则上来说,这为左右翼政党都共同接受。
谁将没有退路
然而关键在于如何改革。工会要求获得补偿。但对于政府来说,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政府需要的是取消特殊退休制度,将所有人支付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一律提高至40年。工会则坚决拒绝。双方很快就面临尖锐冲突。由此而引发了11月以来长达9天的大罢工。工会很清楚,中断铁路和地铁交通,将造成社会运转的极大困难。来自社会的怨言将会形成对政府的巨大压力,最终使政府退缩。过去几十年来,法国各类罢工大多最终都能达到目的。
对退休体制进行改革,今天也不是第一次。1995年朱佩政府曾通过法律,修改特殊退休制度,结果引发交通大罢工,造成社会激烈动荡,最终以政府放弃改革而告终。但这一次,萨科齐已经宣布“绝不让步”。
对于萨科齐来说,政府已经没有退路。一方面,要想刺激法国经济恢复强劲增长,必须大幅减少赤字;而目前法国国债已经达到天文数字!要使法国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经济竞争,提高法国企业竞争力已经不容等待。而法国人工费用太高是竞争力最沉重的负担。萨科齐除了特殊退休制度的改革外,还有一系列改革准备实施。对于萨科齐来说,如果第一步迈出去就不顺利的话,则下面的改革将无疑会泡汤。因此萨科齐没有退路。
而对于160万职工来说,他们也并不准备就此轻易放弃他们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激烈斗争以后才获得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他们的“特权”,而是对他们工作特殊艰苦的一个特殊补贴。他们认为,如果说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的话,其他方面,如开夜车、危险性等特殊性仍然存在。到目前为止,法国主要6大工会,从左翼的“总工会”(CGT),到右翼的“工人力量”(FO),包括中间派的“民主总工会”(CFDT)等都已经宣布,谈判可以,但如果政府要强行实施的话,那么就“大街上见”!法国工会力量很强大,而且过去从总体上一直得到法国社会的支持。因为每次工会为劳工通过斗争获得某种利益,从长远来看,私营职工也很快能够从中得到好处。比如,全面支持这次罢工的政党“法国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团”领袖奥利维
巴黎市政府倡导并实施的“自行车自由骑”计划,因法国交通部门职工长达9天的大罢工而倍受青睐。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自行车穿梭于堵得水泄不通的汽车群中,再配上蹬着滑板或旱冰鞋的“勇士们”,当然更多的是步行者,11月上旬的巴黎颇像一幕“回到过去”的荒诞剧。
大罢工几乎使巴黎和法国全面瘫痪。在近10天里,记者基本上靠步行在巴黎来回,赴约、采访或购物。最多的一天大约走了20公里左右的路程。
随着上周三(21日)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会谈的开始,这场罢工暂时宣告“中止”。从上周末开始,法国铁路和地铁运输逐渐恢复正常。但首轮谈判刚开始即已宣告破裂。各大工会早已宣布,一旦谈判失败,将再度发起大罢工。目前谈判将在萨科齐总统访华回国后继续。
如果谈判再度失败或陷入僵局的话,可以预料将会爆发一场“无限期大罢工”。法国专家们对未来几周法国社会是否会再度陷入动荡,普遍持悲观态度。1995年冬季的那场罢工一直持续了整整三个星期。看来,法国的“多事之秋”仅仅演完了序幕。大戏还在后面呢!
而关键在于,这场罢工到底说明了什么?
罢工的起因
先从细节来看。应该说,罢工的导火索,是法国特殊退休金体制所引起的巨额赤字。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是工会来说,这场罢工酝酿已久。甚至连被实际上“挟为人质”的公共交通使用者,也都对这一幕的到来心中有数。只是,人们知道进入隧道的入口,而不清楚出路究竟在哪里。
这次罢工的起因,从表面上看主要涉及交通部门等职工退休金制度的改革。铁路和地铁职工属于法国“特殊行业”,即其工作艰苦程度或特殊性(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超过其他工种,因此享有某种“特权”。这项改革涉及法国160万人,其中50万人仍在工作并交纳退休保险金。另外110万是退休职工,其中铁路职工36万,地铁和水电部门职工50万。此外还有大约15种特殊退休制度,如渔民、神职人员、公证人员、巴黎工商会人员、参众两院议员、波尔多自治港职工、巴黎国家歌剧院职工和法兰西戏剧院职工。这些人员在历史上也因出于各种原因而享有各种类型的特殊退休制度。只不过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小,所以一般人们并不关心。
这些规定一般来说都是在很久以前做出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变化。如法国国家歌剧院职工享有的退休体制还是1698年国王路易十四本人亲自做出的决定。铁路退休制度则是在1855年做出的规定。这些体制一直到1945年战后重新制定退休规定时曾一度准备进行修改。但最终还是由享有这些特权的人,根据他们的利益自由选择。大多数旧体制对职工更有利,因此这些特殊体制大多都保留至今。
这些规定简单来说,就是铁路与地铁职工因工作艰辛,有权缩短交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一般工作应交纳40年左右的退休保险金,而铁路与地铁等特殊体制下的职工则只需要交纳37.5年的退休保险金。由于交纳保险金年限的缩短,使得这部分职工能够在50-55岁时就退休。而其他普通职工都要做到65岁才能退休。
但问题在于,随着人口的老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工作并交纳退休保险金的人数在下降,而享有退休金的人数却在增加。如铁路职工在职人员为17.8万,退休人数是19万。在职人员交纳的钱,根本不够支出。因此国家已经为这19万人填补了30亿欧元的亏空。类似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工种。如地铁职工在职与退休比例是4.4万人比2.8万人,国家补贴4亿欧元。渔民是7.5万对4万,国家补贴8亿欧元。矿工那里的亏空更大。因为法国煤矿大多已经关闭。目前仅1.3万人在职,他们要为高达35万人支付退休及转业金等各种支出。国家为此补贴高达18亿欧元。更何况,当年做出这些特殊规定时,工作条件确实不好,造成这些工作的特殊艰辛。但今天科技的进步已经使这一“艰辛”不再存在,如从蒸汽机车到今天只需要按按电钮的全部电力驱动的高速列车或郊区列车,工作强度已大大降低。因此,面对已无存在理由的这个越来越大的“黑洞”,萨科齐早在竞选期间就已经放出豪言:要改革这一特殊退休体制。从原则上来说,这为左右翼政党都共同接受。
谁将没有退路
然而关键在于如何改革。工会要求获得补偿。但对于政府来说,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政府需要的是取消特殊退休制度,将所有人支付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一律提高至40年。工会则坚决拒绝。双方很快就面临尖锐冲突。由此而引发了11月以来长达9天的大罢工。工会很清楚,中断铁路和地铁交通,将造成社会运转的极大困难。来自社会的怨言将会形成对政府的巨大压力,最终使政府退缩。过去几十年来,法国各类罢工大多最终都能达到目的。
对退休体制进行改革,今天也不是第一次。1995年朱佩政府曾通过法律,修改特殊退休制度,结果引发交通大罢工,造成社会激烈动荡,最终以政府放弃改革而告终。但这一次,萨科齐已经宣布“绝不让步”。
对于萨科齐来说,政府已经没有退路。一方面,要想刺激法国经济恢复强劲增长,必须大幅减少赤字;而目前法国国债已经达到天文数字!要使法国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经济竞争,提高法国企业竞争力已经不容等待。而法国人工费用太高是竞争力最沉重的负担。萨科齐除了特殊退休制度的改革外,还有一系列改革准备实施。对于萨科齐来说,如果第一步迈出去就不顺利的话,则下面的改革将无疑会泡汤。因此萨科齐没有退路。
而对于160万职工来说,他们也并不准备就此轻易放弃他们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激烈斗争以后才获得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他们的“特权”,而是对他们工作特殊艰苦的一个特殊补贴。他们认为,如果说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的话,其他方面,如开夜车、危险性等特殊性仍然存在。到目前为止,法国主要6大工会,从左翼的“总工会”(CGT),到右翼的“工人力量”(FO),包括中间派的“民主总工会”(CFDT)等都已经宣布,谈判可以,但如果政府要强行实施的话,那么就“大街上见”!法国工会力量很强大,而且过去从总体上一直得到法国社会的支持。因为每次工会为劳工通过斗争获得某种利益,从长远来看,私营职工也很快能够从中得到好处。比如,全面支持这次罢工的政党“法国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团”领袖奥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