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来源 :眼视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8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与对侧眼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h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VEP)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采用美国EDI公司生产的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0例正常人双眼分别进行图形mVEP检测,以潜伏期和振幅为分析指标,进行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三组mVEP的对比研究。结果在六个离心度上。弱视眼反应振幅密度较其对侧眼和正常眼均显著降低.潜伏期延长(P〈O.01)。在六个离心度上弱视眼mVE
其他文献
文章总结了中南大学作为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在大学物理“光学”课程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通过优选教学内容、精心编写教材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针对数字串在信息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字串加密算法.将此算法应用于磁卡加密,由此证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目的比较不同抗青光眼滴眼剂在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后对高眼压的控制效果。方法将年龄在18—65岁、术前基线眼压为(16.62±3.40)mmHg、术后基线眼压为(30.76±7.47)mmHg
目的观察1.4mm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8例(56眼),年龄55~75岁,晶状体混浊分级
目的 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 D.计55眼:Ⅱ组-6.00~-8.75 D,计40眼:Ⅲ组≥-9.00 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
目的 通过点扩散函数分析系统,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表达特征.方法 按入选标准将健康人83例(103只健康眼)纳入到本实验中.研究对象年龄为18~87岁,平均(49.1±21.3)岁,等效球镜范围+0.75~2.25D,散光范围为0.25~1.00 D,裸眼或矫正视力均≥4.9.按年龄分成3组:40岁以下组29例(43眼),41~65岁组26例(27眼),66岁以上组28例(33眼
目的比较三种瞳孔测量方法的不同,并分析不同测量状态对瞳孔大小的影响。方法对年龄为21~32岁的40例最佳矫正视力≥5.0的近视和正视志愿者分别采用照相机拍摄法、Pupillometer瞳
论述知识及知识的内涵,知识的价值与人的创造力的辩证关系,培养创造型人才,实现知识创新的途径.
目的 观察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巩膜基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oproteinase 2.TIMP-2)和转化生长因子p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所致的干眼症雄免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腺局部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