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参考书》中提出:“虽然科技在不断地创新,输入法五花八门,但键盘输入依然是最主要的打字输入工具。”如今科技发展迅猛,现在写作业和工作的方式都逐渐从以往的纸上作业越来越多地变成了电子作业方式,夯实打字基础,逐渐形成快且准的打字能力,学生将一生受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键盘指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层出不穷,新奇又好玩。虽然现在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鼠标和键盘上玩游戏常用的几个键位。键盘指法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更是全册课本的重点知识。
然而,经过观察,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刚接手学校的五六年级,我第一节上课就想给学生摸摸底,让他们输入一段文章。我发现学生打字的时候手指乱放,更不用提基本键位了。学生的手指“龙飞凤舞”,有的学生甚至用一个手指在键盘上戳键盘,需要输入问号、顿号、双引号等符号的时候,都纷纷问:“老师,这些符号怎么打出来?”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惊讶,三年级的打字知识几乎全丢了。与当地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交流了一番,发现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普遍存在。这引发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怎么才能把打字教学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都掌握良好的打字技能。当然,我更希望孩子们都能做到“‘键’步如飞”。
一、学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上足课,上好课
国家教育部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把中学信息技术课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上指出,小学必须保证每班每周开设2节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脱离学校的支持,无法保证课时,即使教师有心也是无力。
学校真正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师一定会更加认真努力地抓好打字教学,研讨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信息技术教学就如同纸上谈兵。
二、教师要抓好打字训练,实行多样化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是打字教学的主要场所,可是在如今的打字教学中,由于学生太早接触电脑,有先入为主因素,错误地认为我能打字就行了。上课教师要让学生重新改掉坏习惯,是现阶段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传统的讲授法
虽然在现代教学中,主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讲授法的仍然不会过时。由于它在传播知识时具有集中、短时和高效的特点,只要运用得当是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技能,并能为进一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打好基础。所以讲授法无论是过去、现今还是放眼将来,都是不可替代的。在键盘指法的教学中,用讲授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知道到键盘的基本键有8个,分别是:“ASDFJKL”,学生少走弯路。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当下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多番尝试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选取代表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学生提问要积极,以更好地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在进行打字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小组布置任务。如,一分钟内在保持指法正确的前提,速度达到50kp/s,然后组内成员互检,达标人数最多的小组可以适当表扬与奖励。
(三)小组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几人一小组为单位,围绕给出的问题,各抒所见,然后通过讨论或辩论,对观点进行再加工——-整合——总结。其优点在于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既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方法普遍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討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在讨论前老师要明确讨论题及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拟好发言提纲。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讨论要围绕中心,从实际出发,让人人都有发言机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3.结束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简述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吸收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键盘指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层出不穷,新奇又好玩。虽然现在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鼠标和键盘上玩游戏常用的几个键位。键盘指法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更是全册课本的重点知识。
然而,经过观察,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刚接手学校的五六年级,我第一节上课就想给学生摸摸底,让他们输入一段文章。我发现学生打字的时候手指乱放,更不用提基本键位了。学生的手指“龙飞凤舞”,有的学生甚至用一个手指在键盘上戳键盘,需要输入问号、顿号、双引号等符号的时候,都纷纷问:“老师,这些符号怎么打出来?”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惊讶,三年级的打字知识几乎全丢了。与当地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交流了一番,发现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普遍存在。这引发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怎么才能把打字教学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都掌握良好的打字技能。当然,我更希望孩子们都能做到“‘键’步如飞”。
一、学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上足课,上好课
国家教育部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把中学信息技术课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上指出,小学必须保证每班每周开设2节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脱离学校的支持,无法保证课时,即使教师有心也是无力。
学校真正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师一定会更加认真努力地抓好打字教学,研讨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信息技术教学就如同纸上谈兵。
二、教师要抓好打字训练,实行多样化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是打字教学的主要场所,可是在如今的打字教学中,由于学生太早接触电脑,有先入为主因素,错误地认为我能打字就行了。上课教师要让学生重新改掉坏习惯,是现阶段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传统的讲授法
虽然在现代教学中,主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讲授法的仍然不会过时。由于它在传播知识时具有集中、短时和高效的特点,只要运用得当是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技能,并能为进一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打好基础。所以讲授法无论是过去、现今还是放眼将来,都是不可替代的。在键盘指法的教学中,用讲授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知道到键盘的基本键有8个,分别是:“ASDFJKL”,学生少走弯路。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当下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多番尝试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选取代表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学生提问要积极,以更好地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在进行打字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小组布置任务。如,一分钟内在保持指法正确的前提,速度达到50kp/s,然后组内成员互检,达标人数最多的小组可以适当表扬与奖励。
(三)小组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几人一小组为单位,围绕给出的问题,各抒所见,然后通过讨论或辩论,对观点进行再加工——-整合——总结。其优点在于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既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方法普遍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討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在讨论前老师要明确讨论题及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拟好发言提纲。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讨论要围绕中心,从实际出发,让人人都有发言机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3.结束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简述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吸收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