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11-01
关于班级管理,许多优秀班主任有过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办法。笔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体会。我认为接手一个新班级,能否在短期内尽快理顺关系,成功带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摸清班情、对症下药;管理中宽严适度、刚柔相济以及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一、摸清班情、对症下药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新接一个班级,从何抓起?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然我们这里说的“胜”,并不是把学生作为对手,而是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我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的整体班风差、缺乏班集体的凝聚力、大部分学生厌学、迟到现象严重、上课纪律散乱、学生不服从管理,甚至出现顶撞教师……对于这样一个班,我反复琢磨,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欲速则不达。要在一、两周内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这是很难办到的。但我在思考,要不要在短期内采取措施立刻见效,解决某些不良表象呢?考虑再三,我没有采用高压措施以换取短期的守纪假象,因为采用高压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班级的现状,我把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学生的谈心上。尤其是几个比较活跃的学生,跟他们反复交谈、正面引导、分析利弊、以理服人,消除了学生与班主任的对抗情绪。慢慢地很多改变在消然发生:男生的床被叠了,讲台上的学生座位表不再有人“描绘”了,教室里听不到翻盖课桌的“乒乒乓乓”的声响了。这一切,都不是在教师或学生的监督下改变的。班会课上我有意不谈条条框框的纪律制度,只是对他们说:十年多的在校生活相信大家都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关于“自律”的含义和意义,我则用了很多的时间讲解。
二、宽严适度、刚柔相济
古今许多教育家认为,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能认为是严厉、严酷,缺乏人情。教师不同于法官,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不能像法官那样依法办事、铁面无私,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通过一个违纪事件,唤醒和挽救了一个学生,我们也不能单纯地认为这个事件是坏事。我常跟学生讲:人无完人,谁无过错,我不怕你们犯错误,关键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对待错误的态度,不能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过严的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胆小怕事、处事能力差,或者逆反心理,导制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在实际工作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我常常先听听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让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以及产生的根源。大多数学生往往在教师教育之前,已经认识了错误,也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去严厉指责,反而会把事情搞僵。很多学生在犯错误之后,对教师的慈爱和宽厚的态度,会比采取任何办法更有教育效果。
当然学生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不可能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做到宽严适度、刚柔相济。
三、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当前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不知让多少教师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权威,对老师的说教毫不感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让人头疼。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类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与柔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由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讲义气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我记得去年六月份,临近期末,我常感到很疲惫,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次下课,我坐在椅子上喘着气,假装很累,对下面正在玩闹的孩子们说“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借你的肩膀靠一会,我很累。”话音刚落,几个平时最淘气的男孩都纷纷跑到我跟前,伸着脖子,把肩膀凑到我的跟前,我也没客气,顺势把头靠在班级中“一号淘气包”的肩膀上,他则一动不动地站在我身边,乖极了。我看时机到了,假装有气无力地说:“孩子,你们长大了,老师以后全靠你们了,以后少给老师惹祸,少让老师操心,老师没力气管你们了。行吗?”这个学生还真听话,连连点头。上课后,他一改常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起来,后来,这个学生仿佛真的长大了,什么事只要商量就能解决。其他学生也都争着抢着为班级做事,我可以歇歇了。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四、“懒惰”的老师、勤快的学生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好,在家都是“太上皇”什么都不会干,在学校更是老师服务于学生,让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差了。针对当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风,只要学生能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的劳动任务,坚决让学生动手自己去干,哪怕慢些,老师需要返工也无所谓,让他们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许再大些,他们就能很熟练了。因为以往我总是把事抢在学生前面做,剥夺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许多家长也是怕浪费时间而不让学生动手,这实际上是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学生干脆不想动手,更不能形成动手能力,所以在班级中,所有的劳动都要让学生参与体验,最后达到人人会干,即所谓懒惰的教师才能带出勤快的学生。
五、自我管理、自我总结
在班干部培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要使班集体朝着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的原则,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我只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明确之后,其他的监督权给全班学生,每周的班会由班长来总结本周的工作,每天由体委来总结站队情况,由劳委总结值日情况,并实施奖惩制度,学习委员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在案,每个干部手中都有一份名单,期末家长会,我会让小干部们自己总结工作,公布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名单,颁发奖状和奖品。我在幕后监督检查,更多的时候是全班同学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
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我最大的愿望,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用不了多久,我的班级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人人都是主人,人人自我管理。总之,要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抓一段时间,松一段时间,要时时抓,日日抓,不放过任何一段时间,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持之以恒,定会有很大收获,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将不断跃上新台阶。
关于班级管理,许多优秀班主任有过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办法。笔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体会。我认为接手一个新班级,能否在短期内尽快理顺关系,成功带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摸清班情、对症下药;管理中宽严适度、刚柔相济以及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一、摸清班情、对症下药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新接一个班级,从何抓起?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然我们这里说的“胜”,并不是把学生作为对手,而是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我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的整体班风差、缺乏班集体的凝聚力、大部分学生厌学、迟到现象严重、上课纪律散乱、学生不服从管理,甚至出现顶撞教师……对于这样一个班,我反复琢磨,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欲速则不达。要在一、两周内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这是很难办到的。但我在思考,要不要在短期内采取措施立刻见效,解决某些不良表象呢?考虑再三,我没有采用高压措施以换取短期的守纪假象,因为采用高压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班级的现状,我把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学生的谈心上。尤其是几个比较活跃的学生,跟他们反复交谈、正面引导、分析利弊、以理服人,消除了学生与班主任的对抗情绪。慢慢地很多改变在消然发生:男生的床被叠了,讲台上的学生座位表不再有人“描绘”了,教室里听不到翻盖课桌的“乒乒乓乓”的声响了。这一切,都不是在教师或学生的监督下改变的。班会课上我有意不谈条条框框的纪律制度,只是对他们说:十年多的在校生活相信大家都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关于“自律”的含义和意义,我则用了很多的时间讲解。
二、宽严适度、刚柔相济
古今许多教育家认为,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能认为是严厉、严酷,缺乏人情。教师不同于法官,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不能像法官那样依法办事、铁面无私,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通过一个违纪事件,唤醒和挽救了一个学生,我们也不能单纯地认为这个事件是坏事。我常跟学生讲:人无完人,谁无过错,我不怕你们犯错误,关键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对待错误的态度,不能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
过严的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胆小怕事、处事能力差,或者逆反心理,导制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在实际工作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我常常先听听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让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以及产生的根源。大多数学生往往在教师教育之前,已经认识了错误,也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去严厉指责,反而会把事情搞僵。很多学生在犯错误之后,对教师的慈爱和宽厚的态度,会比采取任何办法更有教育效果。
当然学生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不可能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做到宽严适度、刚柔相济。
三、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
当前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不知让多少教师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权威,对老师的说教毫不感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让人头疼。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类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与柔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由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讲义气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我记得去年六月份,临近期末,我常感到很疲惫,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次下课,我坐在椅子上喘着气,假装很累,对下面正在玩闹的孩子们说“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借你的肩膀靠一会,我很累。”话音刚落,几个平时最淘气的男孩都纷纷跑到我跟前,伸着脖子,把肩膀凑到我的跟前,我也没客气,顺势把头靠在班级中“一号淘气包”的肩膀上,他则一动不动地站在我身边,乖极了。我看时机到了,假装有气无力地说:“孩子,你们长大了,老师以后全靠你们了,以后少给老师惹祸,少让老师操心,老师没力气管你们了。行吗?”这个学生还真听话,连连点头。上课后,他一改常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起来,后来,这个学生仿佛真的长大了,什么事只要商量就能解决。其他学生也都争着抢着为班级做事,我可以歇歇了。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四、“懒惰”的老师、勤快的学生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都好,在家都是“太上皇”什么都不会干,在学校更是老师服务于学生,让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差了。针对当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风,只要学生能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的劳动任务,坚决让学生动手自己去干,哪怕慢些,老师需要返工也无所谓,让他们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许再大些,他们就能很熟练了。因为以往我总是把事抢在学生前面做,剥夺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许多家长也是怕浪费时间而不让学生动手,这实际上是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学生干脆不想动手,更不能形成动手能力,所以在班级中,所有的劳动都要让学生参与体验,最后达到人人会干,即所谓懒惰的教师才能带出勤快的学生。
五、自我管理、自我总结
在班干部培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要使班集体朝着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的原则,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我只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明确之后,其他的监督权给全班学生,每周的班会由班长来总结本周的工作,每天由体委来总结站队情况,由劳委总结值日情况,并实施奖惩制度,学习委员检查预习情况记录在案,每个干部手中都有一份名单,期末家长会,我会让小干部们自己总结工作,公布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名单,颁发奖状和奖品。我在幕后监督检查,更多的时候是全班同学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
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我最大的愿望,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用不了多久,我的班级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人人都是主人,人人自我管理。总之,要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抓一段时间,松一段时间,要时时抓,日日抓,不放过任何一段时间,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持之以恒,定会有很大收获,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将不断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