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会计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更好地降低经营和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会计管理层面展开研究,对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会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研究
导语: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根据《会计法》的立意,充分表明会计工作具有促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这对于那些以经营性收益为主的企业、事业、团体等,这方面的作用更是明显。
一、充分认识会计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更是那些以经营性收益为主的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等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伴随企业发展一直如影随形。但是,更多企业对于会计的认知仍然还大多停留在会计核算、计算成本、记账对账、会计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层面,缺乏会计工作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有效引导。所以,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认知程度,应对会计与企业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探讨。
多少年来,很多企业一直将会计工作作为成本核算、申报纳税等基础性工作岗位,缺乏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意识。对此,本人的认识是:会计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会计是一种工具,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会计有着较强的成本管理能力,企业可借助会计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同时,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们提供良好的财务信息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对未来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从会计所处于的经济环境便能够发现,往往经济效益较高的企业,其会计体系的完善程度更高。所以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于会计本身的促进能力无需置疑。由此也可发现,两者存在着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缺分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另一方均无法独立进行工作。换句话说,如果会计工作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这样的会计工作必将失去立足之地。
二、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所阐述内容,结合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我国企业在会计管理中所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以加强会计工作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具体方式。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充分发挥会计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共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技术创新、财务分析。
(一)在人力资源方面,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从现状来看,在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促进就业的需求下,促使我国存在着大量会计从业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从业者的基数,难以代表人才的数量。以会计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基于人才而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第一,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保证在校大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以应对企业各类财务管理需求;第二,改善高校与企业的交流方式,以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会计职业定向培养的达成;第三,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能力提升塑造创造发展空间;第四,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新进员工能够更有效适应企业发展体系;第五,以企业为中心,建立健全人才道德培养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人员形势教育和政治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综合性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以崭新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会计体系。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一再强调制度对于员工管理的促进性。所以,在会计管理层面上,也应该对会计体系有所关注。会计体系建设、会计管理制度的确定,除了要符合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准则,还要贴紧企业实际。因此,本人认为:建立会计体系、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和包含下述内容:第一,严格遵守国法律法规,杜绝任何违法、违规的规则出现;第二,严格遵守会计从业标准,规范会计工作道德底线,保障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第三,结合企业工作需求制定规则,避免额外无用劳动行为出现,以减少会计对企业经营的消极情绪;第四,有效将财务管理规则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确保企业在会计工作的推动下提升经济效益;第五,建立公开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三)在技术创新方面,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实时管理。所谓先进科学技术,主要是指实现会计工作技术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软件的完善性也不断提升。对比以往的会计模式,工作人员必须以手工操作填写会计信息,这样不仅在计算中容易出现错漏,还有可能因保管不利而丢失企业的原始财务数据。所以,现代会计工作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实现,广泛引入计算机辅助设施,引入会计核算软件,引入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及时实现“甩账”,使决策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取财务信息,进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实现对企业的深度管理。与此同时,借助科学技术管理的会计工作,还有着高效率的优势,可以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实现。
(四)在财务分析方面,在搞好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保障,也是企业进行战略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依据的会计工作,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所以在做好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的基础上开展财务分析,将是会计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描述,从中着重分析企业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及效益情况。通过分析资金的使用,以企业发展为考量,合理控制经营和生产成本,有效促进资金流向,进而在资金运作中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加强会计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早已不容置疑。健全的会计体系、科学的会计制度、创新的会计技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都是企业发展中的永恒話题。希望能够借助本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会计管理;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研究
导语: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根据《会计法》的立意,充分表明会计工作具有促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这对于那些以经营性收益为主的企业、事业、团体等,这方面的作用更是明显。
一、充分认识会计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更是那些以经营性收益为主的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等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伴随企业发展一直如影随形。但是,更多企业对于会计的认知仍然还大多停留在会计核算、计算成本、记账对账、会计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层面,缺乏会计工作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有效引导。所以,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认知程度,应对会计与企业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探讨。
多少年来,很多企业一直将会计工作作为成本核算、申报纳税等基础性工作岗位,缺乏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意识。对此,本人的认识是:会计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会计是一种工具,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保障。会计有着较强的成本管理能力,企业可借助会计而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同时,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们提供良好的财务信息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对未来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从会计所处于的经济环境便能够发现,往往经济效益较高的企业,其会计体系的完善程度更高。所以企业的经济收益,对于会计本身的促进能力无需置疑。由此也可发现,两者存在着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缺分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另一方均无法独立进行工作。换句话说,如果会计工作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这样的会计工作必将失去立足之地。
二、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所阐述内容,结合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我国企业在会计管理中所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以加强会计工作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具体方式。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充分发挥会计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共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技术创新、财务分析。
(一)在人力资源方面,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从现状来看,在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促进就业的需求下,促使我国存在着大量会计从业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从业者的基数,难以代表人才的数量。以会计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基于人才而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第一,提升高校教学水平,保证在校大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以应对企业各类财务管理需求;第二,改善高校与企业的交流方式,以深度校企合作,促进会计职业定向培养的达成;第三,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能力提升塑造创造发展空间;第四,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新进员工能够更有效适应企业发展体系;第五,以企业为中心,建立健全人才道德培养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人员形势教育和政治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综合性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以崭新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会计体系。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一再强调制度对于员工管理的促进性。所以,在会计管理层面上,也应该对会计体系有所关注。会计体系建设、会计管理制度的确定,除了要符合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准则,还要贴紧企业实际。因此,本人认为:建立会计体系、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和包含下述内容:第一,严格遵守国法律法规,杜绝任何违法、违规的规则出现;第二,严格遵守会计从业标准,规范会计工作道德底线,保障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第三,结合企业工作需求制定规则,避免额外无用劳动行为出现,以减少会计对企业经营的消极情绪;第四,有效将财务管理规则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确保企业在会计工作的推动下提升经济效益;第五,建立公开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三)在技术创新方面,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实时管理。所谓先进科学技术,主要是指实现会计工作技术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软件的完善性也不断提升。对比以往的会计模式,工作人员必须以手工操作填写会计信息,这样不仅在计算中容易出现错漏,还有可能因保管不利而丢失企业的原始财务数据。所以,现代会计工作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实现,广泛引入计算机辅助设施,引入会计核算软件,引入网络平台管理机制,及时实现“甩账”,使决策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取财务信息,进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实现对企业的深度管理。与此同时,借助科学技术管理的会计工作,还有着高效率的优势,可以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实现。
(四)在财务分析方面,在搞好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保障,也是企业进行战略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依据的会计工作,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基础。所以在做好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的基础上开展财务分析,将是会计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描述,从中着重分析企业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及效益情况。通过分析资金的使用,以企业发展为考量,合理控制经营和生产成本,有效促进资金流向,进而在资金运作中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加强会计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早已不容置疑。健全的会计体系、科学的会计制度、创新的会计技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都是企业发展中的永恒話题。希望能够借助本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