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保证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容与语言融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黄幼玲,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言性学科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所以,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将内容与语言充分融合起来,利用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其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技能为主。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英语教学当中,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略了语言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却难以理解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其二,教师目标设计存在问题。教学目标设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设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时,没有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导致目标脱离了教学要求。同时,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也过于广泛,主体不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与提升。其三,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开口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略了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大多以了解文章意义的为主,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和训练。
所谓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就是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将内容与语言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内容与语言融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沟通、内容、认知、文化四个方面,通过将语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与信息技能经过大脑加工,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语言感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了解语言文化知识。
1.搭建“支架”,促进阅读前内容与语言融合。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英语内容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引导学生将英语语言作为学习的工具,更好地掌握相关文化与知识内涵,从而构建出高效课堂,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在阅读之前,为学生搭建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支架”,基于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学生搭建支架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妨碍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所以应该慎重的选择语言呈现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抽象性的内容以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手工活动、实物等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A brave young man”相关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火灾突发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火灾突发情况下,逃生方式的了解程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卷调查的题目作为引导,类似“Do you know the danger of fire?”“How can we escape from a fire?”通过这種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文章产生好奇感和探究欲望,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不过,教师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问题难度和阅读难度适中,不要让学生产生完全看不懂的感觉,影响学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2.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做好语言输入。除了课前预习之外,课堂教学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想要将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充分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运用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将教材内容、历史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教学背景更加真实、丰富、生动,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输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教师在创设语言情境时,需要注重英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可以采取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情景,从而更好地完成语言输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引入一些著名景点,然后利用景点进行情节导入。教师可以设计两位同学到某一个景点旅游,给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类似“When you come to the
【关键词】内容与语言融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黄幼玲,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言性学科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所以,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将内容与语言充分融合起来,利用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技能为主。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英语教学当中,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略了语言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却难以理解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其二,教师目标设计存在问题。教学目标设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设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时,没有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导致目标脱离了教学要求。同时,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也过于广泛,主体不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与提升。其三,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开口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忽略了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大多以了解文章意义的为主,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和训练。
二、内容与语言融合概述
所谓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就是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将内容与语言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内容与语言融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沟通、内容、认知、文化四个方面,通过将语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与信息技能经过大脑加工,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语言感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了解语言文化知识。
三、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搭建“支架”,促进阅读前内容与语言融合。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英语内容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引导学生将英语语言作为学习的工具,更好地掌握相关文化与知识内涵,从而构建出高效课堂,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在阅读之前,为学生搭建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支架”,基于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学生搭建支架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妨碍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所以应该慎重的选择语言呈现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抽象性的内容以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手工活动、实物等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A brave young man”相关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火灾突发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火灾突发情况下,逃生方式的了解程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卷调查的题目作为引导,类似“Do you know the danger of fire?”“How can we escape from a fire?”通过这種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文章产生好奇感和探究欲望,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不过,教师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问题难度和阅读难度适中,不要让学生产生完全看不懂的感觉,影响学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2.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做好语言输入。除了课前预习之外,课堂教学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想要将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法充分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运用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将教材内容、历史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教学背景更加真实、丰富、生动,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输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教师在创设语言情境时,需要注重英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可以采取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情景,从而更好地完成语言输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引入一些著名景点,然后利用景点进行情节导入。教师可以设计两位同学到某一个景点旅游,给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类似“When you come 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