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检察监督制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检察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采取“提出纠正意见”或“通知纠正”的形式,监督不能引发程序性法律后果,导致刑事检察监督的弹性化,使其监督的实效性大受损害。这对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刑事诉讼人权的保障以及检察监督权威的树立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对我国刑事检察监督进行刚性化改造,在遵循宪法原则、立足国情和顺应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规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行使方式,使检察机关采用规范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书形式行使监督权。(2)为了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实效性,还应当增设监督的程序性法律后果,包括纠正期限、改变案件管辖等。(3)增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能力,包括健全检察机关的知情机制、赋予检察机关阅卷权、恢复检察机关的机动侦查权等。(4)赋予检察机关对与违法诉讼活动相关的责任人员的处罚建议权,以增强检察监督的约束力。即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员,由检察机关向其所属机关提出处罚建议。若处罚建议没有被采纳,检察机关可以报地方人大常委会,由其作出最后处理决定。而对于已经构成犯罪的责任人员当然应当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摘自《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魔法师爷爷,您教我魔法,好吗?
一起来跑马拉松
期刊
《关于有害环境活动所造成损害之责任、应对行动和赔偿的国内法的编制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1992年《里约宣言》要求和2001年《21世纪第一个十年蒙得维的亚环境法发展和定期审查方案》而制定的关于环境损害的责任和赔偿的问题的准则,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制定关于环境损害的责任和赔偿的国内法律和程序。《准则》为有害环境活动产生的损害提供了责任、应对和赔偿框架。全文分为1
《行政强制法》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强制制度的法治化框架得到确立,有助于根治行政强制的“散”、“乱”、“软”三大突出问题。符合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法治化的发展趋势。该法调整的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总则”规定了行政强制法定原则、行政强制适当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行政强制禁止谋利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等五个基本原则。该法从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行政强制事前听证与事后评
每到冬天,气温下降,南方人裹着被子羡慕北方人的暖气,北方人在寒冷的室外玩着泼水成冰的游戏。似乎每到寒冷的季节,南北方哪里更冷的讨论就开始了,但你知道世界上最冷的首都城市是哪里吗?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加拿大的首都或是俄罗斯的首都。真的如此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Capital cities are usually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in their respect
不可能,没有任何小老鼠可以一口吞下五根胡萝卜!
在讲故事的时候,说故事和听故事的人都能获得满足。你想成为故事大师,对身边人精彩地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吗?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心中也就有点儿谱了吧?  参考译文  无论是对于家庭聚会,还是夜间和朋友的随意出行,讲故事似乎都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既能消磨时间,又能打动你的听众。  作为一个说故事的人,向别人倾诉你的问题或许会让你感觉不错。我们常常通过说故事来平复我们的伤痛、失望,又或是犯错后的感受。  但是
你喜欢讲故事吗?平时会有人给你讲述不同的故事吗?有的时候,如果你在与别人沟通时遇到了瓶颈,不妨试着用故事的形式来阐述吧,相信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参考译文  故事是人类历史的起源。这些故事尤为重要,人们将其铭记于心并传诵了一代又一代。讲故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有力工具,整理、识记和传诵故事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值得称道的技艺。  事实上,故事传授要比课堂传授更好。叙述故事的过程让人受益匪浅,远比其
采访手记:时光荏苒,天津市检察官学院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批准成立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也近10年了。一步步走来,欢声笑语不断,抒写了检察教育培训人对检察教育培训事业的热爱和自信;酸甜苦辣相伴,烙印了几任院长和同事们奋斗的身影和汗水。这一切,奠定了国家检察官学院天津分院坚实的发展根基。今天,天津分院日新月异、巍然屹立渤海之滨。作为媒体人,我想还是用事实说话。为此,我专程走访了天津分院,采访了常杰院长,
在中国人的眼里,清官情结似乎挥之不去,人们总是希望出现一个好官,一个可以快意恩仇、侠骨豪情的好官。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在社会各种矛盾深化的时期,在现今贫富不均的时刻,这种情结更加的弥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由此而来的是希望———强烈的希望———司法的公正。这种需求毋庸置疑,司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人们心理的底线在此受到种种考验。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胜过十次犯罪,犯罪是无视国法,好比污染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