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回顾与反思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5-02
  
  适应范围: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的教学
  课时: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教学支撑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internet、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
  二、常规资源
  1、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2.5节。
  三、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中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则此课时的设计特色是尽量通过优秀实例来阐述,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四、教材分析:
  “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回顾与反思”是八年级模块二最后的内容,重点是“回顾”和“综合”,即以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个演示文稿为出发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例举实例,设置探究,包括通过Internet的强大信息搜索功能等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的搜索,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加工;同时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结合,及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则打算用1课时来完成。
  五、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一些获奖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掌握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基本方法;使学生能从所学技术方面学会规划自己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归纳而获取新的知识,及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生活中的价值,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发布等,激发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自己的演示文稿的兴趣。
  六、对象分析
  1、教材分析:该节是八年级信息技术(甘肃教育出版社)中第二模块演示文稿中的最后内容,它是对本模块所学知识的综合表示方式。需要一个课时以上,本案例是该内容教学的第1课时。
  2、学生分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在教会学生使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处理杂乱的信息。
  3、教师分析:虽然从教信息技术已经多年,不过还是经验不足,创意不够年轻教师。对教学仍然是摸索着前进,在不同的教学思路中积累经验。
  五、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
  从知识、能力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在过程中学会方法运用,通过作品欣赏,培养基本的演示文稿评价能力,学会自己独立整体规划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及流程
  【教师:】今天我让大家欣赏欣赏和同学们同龄的小作者的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希望大家都喜欢。
  【学生:】好(几乎没有同学回答其他)
  【教师:】请欣赏:《谁偷走了我的休闲时间》
  (出示几幅作品)
  【教师:】你们认为该作品做得好吗?
  好,请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又不好在哪里?
  【学生:】好,主题选得好,符合我们中学生的信息。
  【学生:】好,画面选的好看。
  【学生:】好,超级链接做得好。
  【学生:】不好,文字太多,图片太少,老让人阅读文字。
  【学生:】好,内容我喜欢,我们的时间总是让学习占领。
  【学生:】好,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学生:】不好,没有视频,动画。
  【学生:】我们也需要休闲时间。
  【教师:】大家说的多很好,现在我给大家一个表,这个表只是一个参考,你们看有没有须有更改的地方?
  【学生:】有,老师应该加入一项:要有时尚内容。(一位女生发言,得到部分学生响应)。
  【教师:】怎么表示?如何定义时尚?目前老师还不知道如何将这一项加入表中,我想这个问题等到大家能具体的在作品中展示时,我们再来评价好吗?
  【学生:】O(∩_∩)O好的(学生要求教师就这样写,她说这就是时尚)
  【教师:】大家继续发表意见。
  【学生:】老师,什么叫主题鲜明?
  【教师:】(我试图说的浅显一些)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好像我们写作文,开班会讨论一个问题,都需要主题,这样才会有的放矢,比较好的组织好各种类型的信息。
  【学生:】老师我可以做有关周杰伦的吗?
  【教师:】可以。谁还有好的想法说说?
  【学生:】能用演示文稿做个游戏吗?
  【教师:】你可以试一试,这方面我还没有尝试过。
  【教师:】现在让我们带上这张表去欣赏《放飞》
  (出示几幅作品)
  【教师:】大家用《电子报刊评价表》分析该作品。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第一小组:讨论主题: 思想性、科学性
  第二小组:讨论主题: 创造性
  第三小组:讨论主题: 艺术性
  第四小组:讨论主题: 技术性
  【学生总结:】(电子白板显示作品《放飞》,每组代表上来做本组总结)
  第一组代表:作者选择主题比较符合我们现实生活,文章优美,没有发现错别字。
  第二组代表:作者用很多的文章、实例、同学心声等材料,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发展中的很多情感问题。不过我们认为作者对主题还不够全面了解,应该再多一些方面的资料。
  第三组代表:该同学有比较好的艺术欣赏水平,从颜色、页面布局、图片选择到整体的色调,都很美。没有时尚的元素(老师帮助学生归纳补充词)。
  第四组代表:《放飞》的作者PowerPoint非常熟练,最让人羡慕的是超链接将作品做成“四通八达”。
  【教师:】听了大家的讨论,让我对大家有了重新的认识。
  【学生:】美滋滋、得意洋洋的笑着。
  【教师:】那么,我们就试一试自己独立完成一份电子刊物。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学生:】大部分愿意尝试。
  【教师:】主题自己寻找或选择,一个月的时间,在家完成,如果需要技术支持,可以来寻求帮助。
  【学生:】我家没有计算机,怎么办?
  【教师:】那就只能利用学校空暇时间到机房完成。
  【教师:】总结:我们这节课上完了,可是内容没有结束,只是需要过若干天再来欣赏大家的作品,我们拭目以待。
  【教师:】下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做到比较客观、准确还需要进一步练习。还有就是学会独立规划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用技术的能力,建立辨证的思维方式,对其今后都存在积极的影响。
  总之,教学设计实践中,努力营造多给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机会;多给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机会;多给学生研讨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发言的机会 。因为它们是沟通师生、生生知识交融的桥梁,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手段,更是展示学生能力的舞台。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2-01     设计思想】《奇妙的对联》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的“梳理与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设计本专题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样式。基于此,设计了本专题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等。2.学会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用具】多媒体  【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3-01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要力求贴近学生。”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