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4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及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方法于2014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17个区县中分别抽取1~3个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下属的社区块组,在其各自的社区及附近三甲医院内张贴海报招募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18~80岁女性;初次诊断或原发肿瘤为乳腺癌,并且已结束积极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无交流障碍;日常活动不受限制,无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最终纳入2 205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以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癌症应对方式量表共回收有效问卷1 968份。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在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调查对象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结果1 968例调查对象的年龄为(58.7±7.4)岁,BMI为(24.4±5.4)kg/m2;积极应对得分为2.04±0.41,消极应对得分为1.79±0.33;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83.40±12.18、90.80±15.92、80.72±16.29、84.67±15.19、80.99±20.91、65.27±21.21。积极应对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P=0.046)、0.593(P=0.045)和0.770(P<0.001);消极应对与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P=0.021)、-0.815(P=0.005)、-0.121(P<0.001)和-0.123(P<0.001)。
结论2014年上海市部分女性乳腺癌患者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且总体上积极应对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