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来讲,更是受到关注。而课外作业的布置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那么作为教师来讲,应该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课外作业,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以本人所教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查找大量资料,并从实际出发,探索课外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为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
一、 确定课外作业的目标
对于课外作业来讲,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课外作业设计如果目的明确,那么会使学生目标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过多的因为作业做不出,而去抄袭同学作业的现象,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外作业作为教师布置为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人认为布置的作业可以转变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对这些词句进行抄写或者课后进行抄写,抄写一次后,下一次的作业就变成了通过网络或书籍来寻找类似的词句和情境的语句,这样同样是抄写性的作业,但是内容完全的不同,而且搜集的过程可以是网络,也可以是数书籍,学生可以多样化的来完成,这样丰富了课后的实践过程,扩充了其知识储备,也养成了对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的能力,这些都是单纯的抄写作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作业的内容需要多变,即便的抄写性的内容,也可以做出不同的改变,培养不同的能力,这就需要看教师是否能清晰课外作业的目标,将其作为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途径。
二、课外作业的量
课外作业并非要求题海战术,应该是有针对性,有突出性。太多的抄写作业,学生往往疲于抄写,并不关注抄写的内容,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无法完成的时候,家长会代劳,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度,还会让这些作业变得毫无意义,课后作业应该是有代表性,不能够占据全部的课外时间。
还有就是课外作业的难易度问题,这个问题和量是同类型的。难度太大,会消耗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难度太小又无法起到作用,难度应该以现有的能力应付之内为宜,不要刻意的留难题,可以留一两个思索性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
学生的课外作业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布置,数量和难度都要符合弹性范围内,过度都会增加学生课外时间的消耗,增加反感度,也不符合现在教学的减负要求。
教师的作业布置,要做到准确、有针对性,应该是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或者是需要加深印象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且有必要对两级分化严重的学生进行分别布置作业,这样难易度有针对性,内容有针对性,学生实现起来难易度比较接近,还有就是基础一定要牢固,对基础的运用是作业的精髓。
三、 课外作业丰富多样
抄写、作文、组词、造句就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多的作业形式,重复性的做相同的事情,我们自己也明白是非常的枯燥和让人没有耐心去完成的,可是为什么又要强加于孩子身上呢,那是我们教师不善于思索,是我们自身的惰性,也就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的不负责。小学生的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在兴趣上,若是作业的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不是重复的完成机械动作,那么他们会逐渐的去适应和接受,建立起这种习惯和兴趣,因此我们不能够为了作业而作业,而是应该要布置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就如同国外的作业一样,西方国家的暑假作业大部分都是户外游玩,加深社会实践性的内容,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也可以借鉴。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
四、 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的老师为了便于批改,布置的作业就没有难度,只需抄抄写写,学生写时也不需动脑子,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语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难度过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对于那些连理解课文都成问题的学困生来说,这可能写好吗?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认。办公室里常有这样的老师,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情况下,立马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久而久之,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也有了一种恐惧感。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结论
语文课外作业是对课堂的延续,但是并非是限制于抄写词句或背诵文段的内容,这些过于机械化的作业,只会起到反作用,加深学生的厌恶情绪,不利于兴趣的培养,我们进行课外作业布置,应该是结合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提升趣味性,控制难易度,降低数量来让学生乐于接受,通过课外作业来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培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毕玉君,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与创新[J].学周刊,2012/30
[2]魏红侠,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2/20
[3]张秋棉,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2/2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
一、 确定课外作业的目标
对于课外作业来讲,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课外作业设计如果目的明确,那么会使学生目标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过多的因为作业做不出,而去抄袭同学作业的现象,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外作业作为教师布置为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人认为布置的作业可以转变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对这些词句进行抄写或者课后进行抄写,抄写一次后,下一次的作业就变成了通过网络或书籍来寻找类似的词句和情境的语句,这样同样是抄写性的作业,但是内容完全的不同,而且搜集的过程可以是网络,也可以是数书籍,学生可以多样化的来完成,这样丰富了课后的实践过程,扩充了其知识储备,也养成了对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的能力,这些都是单纯的抄写作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作业的内容需要多变,即便的抄写性的内容,也可以做出不同的改变,培养不同的能力,这就需要看教师是否能清晰课外作业的目标,将其作为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途径。
二、课外作业的量
课外作业并非要求题海战术,应该是有针对性,有突出性。太多的抄写作业,学生往往疲于抄写,并不关注抄写的内容,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无法完成的时候,家长会代劳,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度,还会让这些作业变得毫无意义,课后作业应该是有代表性,不能够占据全部的课外时间。
还有就是课外作业的难易度问题,这个问题和量是同类型的。难度太大,会消耗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难度太小又无法起到作用,难度应该以现有的能力应付之内为宜,不要刻意的留难题,可以留一两个思索性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
学生的课外作业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布置,数量和难度都要符合弹性范围内,过度都会增加学生课外时间的消耗,增加反感度,也不符合现在教学的减负要求。
教师的作业布置,要做到准确、有针对性,应该是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或者是需要加深印象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且有必要对两级分化严重的学生进行分别布置作业,这样难易度有针对性,内容有针对性,学生实现起来难易度比较接近,还有就是基础一定要牢固,对基础的运用是作业的精髓。
三、 课外作业丰富多样
抄写、作文、组词、造句就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多的作业形式,重复性的做相同的事情,我们自己也明白是非常的枯燥和让人没有耐心去完成的,可是为什么又要强加于孩子身上呢,那是我们教师不善于思索,是我们自身的惰性,也就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的不负责。小学生的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在兴趣上,若是作业的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不是重复的完成机械动作,那么他们会逐渐的去适应和接受,建立起这种习惯和兴趣,因此我们不能够为了作业而作业,而是应该要布置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就如同国外的作业一样,西方国家的暑假作业大部分都是户外游玩,加深社会实践性的内容,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也可以借鉴。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
四、 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的老师为了便于批改,布置的作业就没有难度,只需抄抄写写,学生写时也不需动脑子,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语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难度过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对于那些连理解课文都成问题的学困生来说,这可能写好吗?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认。办公室里常有这样的老师,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情况下,立马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久而久之,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也有了一种恐惧感。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结论
语文课外作业是对课堂的延续,但是并非是限制于抄写词句或背诵文段的内容,这些过于机械化的作业,只会起到反作用,加深学生的厌恶情绪,不利于兴趣的培养,我们进行课外作业布置,应该是结合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提升趣味性,控制难易度,降低数量来让学生乐于接受,通过课外作业来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培养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毕玉君,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与创新[J].学周刊,2012/30
[2]魏红侠,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2/20
[3]张秋棉,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