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民航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民航干扰行为出现时,其影响到了民航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若是情节严重还会影响到民航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民航干扰行为遏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予以参考。
关键词:民用航空;干扰;行为遏制;对策解析
民用航空运输是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民航运输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有效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其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表现的形态也更加的多样化。
1民用航空干扰行为的界定
在民用航空领域,形成了多种的认识形态。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民用航空的危害行为越来越多,全面影响着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一定的恐惧心理,这有效地破坏了国际民用航空的运行秩序,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公约条例中的规定,干扰民航行为,是指影响公民生命安全,破坏航空运行规则的社会行为。该文件中针对干扰民航的行为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还对民航安保工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并要求各国履行相关行为义务,此目的是保障民航航空的飞行安全,在飞行过程中不受干扰行为的影响,保障民航可以安全着陆。在此之后,也出现了相关类似的民航公约,针对民航过程中使用干扰行为的惩戒规定,但是针对干扰的行为没有做出详细的解释。为了保障公共航空旅客的生命安全,加强民航反恐主义工作,全面保障民用航空的有效秩序,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定,对于干扰行为的概念作出了全面的解释,并针对民航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来降低民航的安全事故发生[1]。
2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特点
从国内国外的相关民用航空法律规定中可以得出,干扰行为的危害后果相对严重,所以要加强法律的制约和约束。
2.1干扰行为是危害民航安全的行为
根据民用航空的自身属性,特别是飞机在高空飞行的过程当中,一旦形成干扰行为,无论表现形式怎样,都会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不是每一起干扰行为都会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其中大量干扰行为在形成初步期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一旦干扰行为形成,就会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行为人在开展干扰行为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动机相对不同,然而其主要目标是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威胁,这直接威胁着民用航空的安全。例如在2023年6月8号,浙江杭州的某航班,旅客李某将易燃易爆物带上飞机,在飞机飞行途中进行纵火,从而导致飞机失衡坠毁,造成飞机上的120名旅客遇难。对于干扰行为的规定,应该以造成民航安全威胁为参考。
2.2干扰行为是严重违法的行为
对于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具体行为表现。这种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民航秩序的扰乱,其形成的危害程度一般较重。例如打架斗殴;吸烟行为;使用易燃易爆物;强占别人座位;对顾客进行性骚扰;违规使用电子设备;擅自移动救生物品;传播淫秽物品等等。我国交通运输制定的相关规则指出,这些行为属于扰乱行为。只有那些严重危害民航运输安全的行为才被认定为干扰行为,这些行为会造成一定的犯罪,形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典型的干扰行为都是人为造成的,此行为直接对民航中的工作人员和乘客带来了生命的威胁,影响到了民航的正常运行。我国刑法对于民用安全安保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规定,并对干扰行为确定了相关的罪名,对于犯罪构成元素进行了全面规定。这些罪名主要包括了危险物品的投放。例如2019年10月10日,李某在乘坐某航班的过程当中,因为张某不小心踩了他的脚,李某就对张某大打出手,张某在无可忍受的情况下,用水果刀将李某刺伤,李某在四处躲避的过程中造成了客舱的混乱,飞机在失衡的情况下也造成了一定的摇晃,结果张某将李某刺死。据此,人民检察院对张某的行为做出了严重的处罚,他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这起暴力事件,全面影响了航班的飞行安全,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结果,属于非法干扰行为。
3民用航空干扰行为遏制对策
随着干扰行为的大量的出现,全面影响了我国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为了有效对干扰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相应策略,全面预防干扰行为的形成,有效的降低干扰行为的发生。
3.1严格安全检查,做到防范关口前置
安全检查工作是维护民航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安全检查工作,可以防止相关易燃易爆物品带上飞机,从而有效的制止了干扰行为的形成[2]。所以安全检查工作必须要严格落实,避免工作的形式主义和表面主义。近年以来,行为人对易燃易爆物的携带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各种易燃易爆物也长期出现,想躲避机场的安全检查。例如一女性,为了逃开机场的安全检查,为了把打火机带上飞机,将打火机藏在了牙膏的内部,连同洗发水一起藏在了背包的内部。在通过安检时,安检人员对乘客的背包进行了扫描,发展了背包中有一个疑似打火机的物品,让其打开背包进行检查,再打开背包之后取出了此物品,该男子若是没有按照安检人员要求来做的话就存在一定的干扰民航飞行,还会收到相应的惩戒。在当前民航安全时,需要安检人员严格的进行检查,并且需要在乘客上飞机之前做好安检窗口的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在乘客上飞机之后所出现的非法干扰民航飞行的情况发生,为民航正常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3.2严厉打击手段,震慑非法干扰行为
民航作为当代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在飞行过程中是在萬米的高空之前,和陆地的交通工具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正是因为民航是在高空飞行,所以其所带来的后续潜在威胁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了飞行事故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所有的民航人员和乘客出现生命威胁。因此,民航的飞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干扰民航行为出现之前,需要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严厉打击次犯罪行为的出现,在机场进行安检时需要全面认真的对乘客是否带有危险物品进行检查,这样做可以保障民航的稳定飞行,对干扰民航飞行的行为进行严厉的遏制,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3.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航安全意识
在民航干扰行为中,还需要相关单位加强人们乘坐飞机时的安全教育,并强化公众的安全意识,为保护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奠定基础。民航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为民航自身的特点让人们感觉非常的便利,不论是出差还是人们出行旅游都喜欢乘坐飞机。但是在人们乘坐飞机时,还是有个别的人员自身对于民航的飞行安全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人员自身的飞行安全问题不够清楚,从而导致了民航飞行时出现了过多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针对民航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民航飞行安全,保障飞行的稳定。
总结
总而言之,虽然民航是作为人们所喜爱的交通工具,但是其潜在危险性也是巨大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对民航航空的非法干扰行为进行遏制,并保障民航航空安全。在干扰行为出现之前需要进行源头的制止,这样可以为民航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诗淇.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法律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30):220-221.
[2]蒯晓晓.积极应对机场非法干扰行为维护民用航空安全——旅客冲击跑道事件的法律评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3):47-49.
[3]贺元骅.遏制航空运输非法干扰的法律对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03):76-79.
关键词:民用航空;干扰;行为遏制;对策解析
民用航空运输是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民航运输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有效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其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表现的形态也更加的多样化。
1民用航空干扰行为的界定
在民用航空领域,形成了多种的认识形态。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民用航空的危害行为越来越多,全面影响着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一定的恐惧心理,这有效地破坏了国际民用航空的运行秩序,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国民用航空公约条例中的规定,干扰民航行为,是指影响公民生命安全,破坏航空运行规则的社会行为。该文件中针对干扰民航的行为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还对民航安保工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并要求各国履行相关行为义务,此目的是保障民航航空的飞行安全,在飞行过程中不受干扰行为的影响,保障民航可以安全着陆。在此之后,也出现了相关类似的民航公约,针对民航过程中使用干扰行为的惩戒规定,但是针对干扰的行为没有做出详细的解释。为了保障公共航空旅客的生命安全,加强民航反恐主义工作,全面保障民用航空的有效秩序,2018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定,对于干扰行为的概念作出了全面的解释,并针对民航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来降低民航的安全事故发生[1]。
2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特点
从国内国外的相关民用航空法律规定中可以得出,干扰行为的危害后果相对严重,所以要加强法律的制约和约束。
2.1干扰行为是危害民航安全的行为
根据民用航空的自身属性,特别是飞机在高空飞行的过程当中,一旦形成干扰行为,无论表现形式怎样,都会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不是每一起干扰行为都会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其中大量干扰行为在形成初步期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一旦干扰行为形成,就会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行为人在开展干扰行为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动机相对不同,然而其主要目标是对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威胁,这直接威胁着民用航空的安全。例如在2023年6月8号,浙江杭州的某航班,旅客李某将易燃易爆物带上飞机,在飞机飞行途中进行纵火,从而导致飞机失衡坠毁,造成飞机上的120名旅客遇难。对于干扰行为的规定,应该以造成民航安全威胁为参考。
2.2干扰行为是严重违法的行为
对于民用航空造成一定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具体行为表现。这种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民航秩序的扰乱,其形成的危害程度一般较重。例如打架斗殴;吸烟行为;使用易燃易爆物;强占别人座位;对顾客进行性骚扰;违规使用电子设备;擅自移动救生物品;传播淫秽物品等等。我国交通运输制定的相关规则指出,这些行为属于扰乱行为。只有那些严重危害民航运输安全的行为才被认定为干扰行为,这些行为会造成一定的犯罪,形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典型的干扰行为都是人为造成的,此行为直接对民航中的工作人员和乘客带来了生命的威胁,影响到了民航的正常运行。我国刑法对于民用安全安保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规定,并对干扰行为确定了相关的罪名,对于犯罪构成元素进行了全面规定。这些罪名主要包括了危险物品的投放。例如2019年10月10日,李某在乘坐某航班的过程当中,因为张某不小心踩了他的脚,李某就对张某大打出手,张某在无可忍受的情况下,用水果刀将李某刺伤,李某在四处躲避的过程中造成了客舱的混乱,飞机在失衡的情况下也造成了一定的摇晃,结果张某将李某刺死。据此,人民检察院对张某的行为做出了严重的处罚,他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这起暴力事件,全面影响了航班的飞行安全,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结果,属于非法干扰行为。
3民用航空干扰行为遏制对策
随着干扰行为的大量的出现,全面影响了我国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为了有效对干扰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建议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相应策略,全面预防干扰行为的形成,有效的降低干扰行为的发生。
3.1严格安全检查,做到防范关口前置
安全检查工作是维护民航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安全检查工作,可以防止相关易燃易爆物品带上飞机,从而有效的制止了干扰行为的形成[2]。所以安全检查工作必须要严格落实,避免工作的形式主义和表面主义。近年以来,行为人对易燃易爆物的携带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各种易燃易爆物也长期出现,想躲避机场的安全检查。例如一女性,为了逃开机场的安全检查,为了把打火机带上飞机,将打火机藏在了牙膏的内部,连同洗发水一起藏在了背包的内部。在通过安检时,安检人员对乘客的背包进行了扫描,发展了背包中有一个疑似打火机的物品,让其打开背包进行检查,再打开背包之后取出了此物品,该男子若是没有按照安检人员要求来做的话就存在一定的干扰民航飞行,还会收到相应的惩戒。在当前民航安全时,需要安检人员严格的进行检查,并且需要在乘客上飞机之前做好安检窗口的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在乘客上飞机之后所出现的非法干扰民航飞行的情况发生,为民航正常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3.2严厉打击手段,震慑非法干扰行为
民航作为当代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在飞行过程中是在萬米的高空之前,和陆地的交通工具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正是因为民航是在高空飞行,所以其所带来的后续潜在威胁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了飞行事故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所有的民航人员和乘客出现生命威胁。因此,民航的飞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干扰民航行为出现之前,需要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严厉打击次犯罪行为的出现,在机场进行安检时需要全面认真的对乘客是否带有危险物品进行检查,这样做可以保障民航的稳定飞行,对干扰民航飞行的行为进行严厉的遏制,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3.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航安全意识
在民航干扰行为中,还需要相关单位加强人们乘坐飞机时的安全教育,并强化公众的安全意识,为保护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奠定基础。民航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为民航自身的特点让人们感觉非常的便利,不论是出差还是人们出行旅游都喜欢乘坐飞机。但是在人们乘坐飞机时,还是有个别的人员自身对于民航的飞行安全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人员自身的飞行安全问题不够清楚,从而导致了民航飞行时出现了过多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针对民航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民航飞行安全,保障飞行的稳定。
总结
总而言之,虽然民航是作为人们所喜爱的交通工具,但是其潜在危险性也是巨大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对民航航空的非法干扰行为进行遏制,并保障民航航空安全。在干扰行为出现之前需要进行源头的制止,这样可以为民航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诗淇.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法律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30):220-221.
[2]蒯晓晓.积极应对机场非法干扰行为维护民用航空安全——旅客冲击跑道事件的法律评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3):47-49.
[3]贺元骅.遏制航空运输非法干扰的法律对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0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