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工艺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在适当的垃圾粒径、固含率和C/N条件下,运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接种比例、pH值和温度对于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当温度为37℃,pH值为6,接种比例为4∶1时,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所产乙酸和VFA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7g/L和17.36g/L;COD去除量和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606mg/L和43.8%。[结论]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比例为4∶1、pH值为6、温度为37℃。
其他文献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
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培养是当前师范教育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由于班级管理教育的长期性和特殊性,致使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独立操作和体验班主任工作理论的价值意义。所以在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课堂教学中,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通过引导学生在班级组织和管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课堂为训练基地,把每一个学生所在班级作为教学案例,在班级活动中模拟实践班级的组织、学生行为的教育、评定,在活动中实现学生技能的培养。  师范生班